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植物的生长是新细胞的分化与生长为基础,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植物细胞的分化而调控器官的发生与生长。本实验拟通过低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蓝莓离体繁育一步生根法的研究,阐明植物生长素调控蓝莓离体繁育一步生根的作用机理,为研究蓝莓根尖激素合成,极性运输途径奠定基础。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本实验的前期研究表明添加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蓝莓离体繁育生根,而添加低浓度的玉米素抑制蓝莓生根。本实验拟通过对蓝莓离体繁育一步生根法的系统研究,阐明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蓝莓离体生根的作用机理。
3.选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往培养基里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观察其对蓝莓生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顾姻,贺美安.蓝浆果与蔓越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李亚东.越桔(蓝莓)栽培与加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第2版.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2001.
[4]苑兆和.世界蓝莓生产历史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03(1):49-52.
[5]刘树英,张志东,吴林等.兔眼越桔芽增生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的筛选[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55-57.
[6]刘庆忠,赵红军.高灌蓝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3):253.
[7] GRAHAMJ, GREIGK, MCNICOLRJ. Transformation of blueberry with-out antibiotic selection [J].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1996, 128(3):557-564.
目前普遍认为,IAA是促进不定根形成的主要激素。它在不定根的起始和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孙书伟的研究证明,不同品种的蓝莓生根情况对不同种类激素浓度有不同的需求[15],综合说来,激素IBA比IAA效果更好,使用浓度为0.05~0.10mg/L。郑琪等研究发现改良的1/3MS附NAA0.5mg/L和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70%左右。茨韦特科夫·约旦,赵燕丽,王春等以从保加利亚引进的蓝莓品种B91和B92的未萌动枝条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试管苗生根与移栽等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2WPM+IBA 2.0mg/L+NAA0.5mg/L是生根的理想培养基。而张凤生等研究认为,MW+NAA0.05mg/L+IBA0.5mg/L为最佳启动培养基[16]。董朝莉采用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表明:蓝莓茎段的离体增殖率受到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调控,ZT1~2mg/L和2ip10~20mg/L的效果较好,初代增殖系数可达3~6倍。来文国,王淑珍,马华升等以兔眼蓝莓当年生枝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莓试管苗附加IBA0.2mg/L效果最佳,有效生根率达57.5%。
经多年的研究,蓝莓的再生和增殖体系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未建立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制约蓝莓组培快繁养技术关键之处在于瓶内生根。目前各国研究者在增殖继代的基础上建立了蓝莓的体外生根技术,韦吉梅等通过研究表明2.0mg/LIBA溶液处理兔眼蓝莓绿枝插条,然后扦插在菌根土+珍珠岩(1:1)基质上,生根率达84.17%以上。乌凤章,王贺新,陈英敏试验表明适合蓝莓嫩枝扦插的最佳基质是泥炭藓,这与李亚东的结论一致[11]。王连润等研究表明,蓝莓在改良的1/2WPM基本培养基添加0.3mg/LIBA的生根培养基上光照培养60d后生根率才达70%~90%[12]。试管内生根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因而蓝莓一般选择为试管外扦插生根[13],所选的生根率最高的基质为苔藓[14]。但体外生根的局限在于保湿难度大,嫩枝扦插需要保持95%以上的湿度2周以后,将湿度降低至85%,再经6周才能生根,此过程限制了利用组织培养对蓝莓进行大规模繁育。
CQWU/JL/JWB/ZY012-14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
系 别: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年 级:2009级
专业(班):生物科学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25日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选题目的和意义:
蓝莓(Blueberry)又称甸果、地果、笃斯,属杜鹃花科(Erica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原产于北美。通常在丘陵地带或海拔400~1400m的山地生长,常见于山地林内或灌丛中,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1-2]。全世界约有400多种蓝莓,我国约91个种28个变种,广泛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及东北地区。蓝莓果实深蓝色,富含甙,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名列所有果、蔬之首。对防止人体细胞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如心脏病、白内障、癌症、记忆力衰退具有特殊的功率,因而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5大健康食品之一[3]。
[8]郝瑞.长白山区笃实越桔资源调查[J].园艺学报,1979,6(2):87-93.
[9]李守萍,张德财.浅谈浆果类树种在辽宁省果业发展中的地位[J].辽宁农业科学,2003(3):37- 38.
[10]修英涛,常凤英,姜河等.我国蓝莓(越桔)栽培现状及发展措施[J].辽宁农业科学,2003(3):21- 23.
4.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技术路线: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
(2)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配制LMR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素IBA、NAA和细胞分裂素ZT、6BA,将丛生芽分成单株,切割2cm左右茎段新稍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基设计10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20瓶,每瓶接种6个小单株,接种完后首先暗处理两天,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记录不同处理的蓝莓生根数,计算平均生根率。
[14]程广有,刁淑清.笃斯越桔硬枝扦插技术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7,15(3):163-165.
[15]孙书伟.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4):786-788.
[16]张凤生,鹿娜,姜淼等.蓝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3-5.
6.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7.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年月日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学校和系(院)检查。
2、开题报告不需要在本手册上填写,应按照该格式另行装订成册。
[11]李亚东,王金丽,曲路平等.越桔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14(4):34 -37.
[12]王连润,马钧,胡忠荣等.蓝莓离体快速繁殖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09,7(5):16-18.
[13]刘庆忠,赵红军,郑亚芹等.高灌蓝莓微体繁殖技术研究初报[J].落叶果树,2001(5):1-3.
蓝莓适应性较强、耐贫瘠,病虫害少,探讨蓝莓苗木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满足商品基地建设的需要,成为蓝莓发展的重中之重[4]。目前,国内外对蓝莓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微繁阶段[5-7],对离体诱导不定芽再生植株仅有少量报道。孙阳,刘顺标等研究并优化了蓝莓叶片离体再生和生根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建立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奠定基础。关于蓝莓组织培养技术,国内在带芽茎段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国外在对叶片进行直接再生的研究占了较大的比例。我国对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最先对长白山地区的衍生笃斯越橘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8],1983年吉林农大李亚东教授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对蓝莓栽培技术、土壤改良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9-10]。
(3)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蓝莓离体生根的作用机理。
5.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
2012.05—2012.06查阅相关文献,设置试验方案
2012.07—2012.11植物组织培养,观察记录
2012.12—2013.02数据分析、发表论文撰写
2013.03—2013.04整理数据,完成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