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康复 (新版)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康复 (新版)


27
❖根据角膜曲率选择合适的RGP试戴片戴入患儿右眼。
精选PPT
28
❖右眼荧光素钠试纸染色。
精选PPT
29
❖钴蓝光笔灯下观察镜片荧光染色。
精选PPT
30
❖戴镜后检影追加屈光度。
精选PPT
31
❖确定RGP曲率、屈光度、直径等参数后定制镜片。
精选PPT
酸钠眼液(海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兹养) ❖复查前三天必须每天戴镜、不用任何消炎药和眼表修复药物 ❖每三个月复查屈光度、角膜曲率
精选PPT
26
RGP验配实例
❖患儿TZJ,女,14个月,右眼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术后 一个月要求配戴RGP矫正高度远视。水醛镇静后测量角膜曲率。
精选PPT
生倾向于给<2岁的婴儿植入IOL。 ❖ 对于单眼白内障,我们1岁开始植入IOL,以利弱视康复;对于双
眼白内障,我们2岁植入IOL。 ❖ 预留合理的远视度数对于视功能康复非常重要,预留过少导致近
视漂移,预留过多不利于弱视康复或者造成较大屈光参差。
精选PPT
11
IOL预留度数
❖预留合理的远视度数是白内障术后视功能康复的重要基础 ❖但, ❖目前没有一个理想的计算公式 ❖眼球在不断发育,而且个体差异大
精选PPT
2
3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
❖白内障手术治疗 ❖屈光治疗 ❖弱视治疗 ❖斜视治疗 ❖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治疗。。。
精选PPT
4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矫正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训练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训练
精选PPT
5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矫正
精选PPT
6
屈光状态的构成与正视化
精选PPT
23
RGP配前沟通
❖告知框架眼镜的不便:镜片重量、行动不方便、镜片光学中心与视 轴不能很好吻合、视野缩小、棱镜效应、放大倍率高不利单眼配戴
❖告知RGP优点:良好的光学性能且能矫正散光,减轻眼球震颤、视 野开阔、翻身玩耍方便,不压耳朵和鼻梁
❖告知RGP缺点:镜片操作有一定困难需要培训,感冒发烧等情况下 禁戴,角膜结膜感染风险,需要一定经济实力。
❖国内外多中心研究,RGPCL与人工晶体比较,条栅视力和立体视检查 均无差异性。
❖国内亢晓丽等学者观察到使用RGPCL患儿眼球震颤减轻 ❖RGPCL高透氧,不易引起接触镜相关炎症,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抗沉
淀性,往往首选。 ❖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角膜磨损等并发症。 ❖国外常用方法,我国刚刚开始使用。 ❖家长的配合度与培训
❖角膜曲率、晶体屈光度及眼轴决定了眼球的屈光状态 ❖新生儿角膜曲率平均51.20D,12-18月平均45.56D,54月接近成人 ❖新生儿晶体屈光度由+34.4D,到成人的+18.80D ❖正常眼轴发育匹配角膜曲率和晶体屈光度的变化,完成正视化 ❖角膜曲率、晶体屈光度和眼轴的变化中,眼轴最有可变性和调整性
精选PPT
24
配前检查(水合氯醛灌肠后)
眼前节检查
(手持裂隙灯)
眼压眼位检查
(手持眼压计)
角膜曲率检查
(手持曲率计)
角膜直径测量
(直尺)
屈光度检查
(检影镜)
最大睑裂高度测量
(小角规)
精选PPT
25
RGP验配步骤
❖选取试戴片 ❖戴镜 ❖染色评估 ❖检影追加、计算最终屈光度 ❖视近下加度数:1.5岁以前+1.50D,1.5岁-2.5岁+1.00~+2.00D ❖建议一周AB液去蛋白一次,第一周给药:托百士或可乐必妥、玻璃
精选PPT
21
婴幼儿无晶体眼角膜接触镜选择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水凝胶与硅水凝胶,低透氧性 ❖硅胶弹性体角膜接触镜:高透氧性,我国尚未批准。亲水层易脱落,
3月更换一次,价格昂贵。 ❖硬性角膜接触镜:高透氧性。直径小于角膜。但是舒适度略差。婴幼
儿适应快。
亲水软镜
精选PPT
硬镜
22
RGPCL对婴幼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康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 江苏省儿童医学中心 南京市儿童医院 陈志钧 张燕 姚家奇
精选PPT
1
关注先天性白内障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患病率0.12‰ ❖独特的解剖生理,对心理、视觉发育的
影响重大 ❖手术技术要求高 ❖手术时机、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有特殊性 ❖术后弱视的治疗需要特别关注
精选PPT
18
病例2
双眼3岁6个月白内障术后,眼底照相清晰, 预留远视度数合理,术源性散光不高。
精选PPT
19
框架眼镜
❖术后1周配镜 ❖ 1岁以内:过矫2D,只配一副近用 ❖ 1~3岁:过矫1D,只配一副近用 ❖ 3岁以上:双光镜
精选PPT
20
❖对于2岁以下的无晶体眼,尤其是单眼白内障患者首选RGP。
精选PPT
9
无晶体眼的屈光矫正方法
❖ 人工晶体植入(IOL):最接近生理 ❖ 框架眼镜:超高度数正球镜。光学相差、畸变、视野缩窄,成像
质量差。 ❖ 角膜接触镜:减少畸变等光学相差,扩大视野改善外观,尤其对
于单眼无晶体眼,减少两像大小差异。目前欧美国家已经成为常 用方法。
精选PPT
10
IOL
❖ 对于>2岁的患儿,IOL植入已经是常规 ❖ 对于<2岁的婴儿是否应该植入IOL尚存在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医
精选PPT
12
推荐预留的度数1
精选PPT
13
推荐预留的度数2
精选PPT
14
推荐预留的度数(张红教授)
精选PPT
15
植入IOL后屈光度的变化(单眼和双眼)
精选PPT
16
植入IOL后屈光度的变化
精选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病例1
左眼7岁8个月白内障术后,瞳孔圆,人工晶体在位, 术源性散光不高,视力较术前提高。
带-晶状体调节过程,也刺激眼轴的生长。
精选PPT
8
先天障手术及屈光状态的特殊性
❖生后6-8周手术去除影响屈光系统透明的混浊晶体,但是术后反应大, 也没有合适大小人工晶体供植入。
❖2周岁眼轴和囊袋的发育,适合植入人工晶体 ❖术后到2周岁这段时间,无晶体状态,高度远视状态 ❖框架眼镜的局限性 ❖植入无调节作用的人工晶体后,2周岁到8周岁眼轴的生长不确定性 ❖如何完满地实现正视化?
精选PPT
7
白内障形成后眼轴变化
❖1岁以内先天障总体眼轴发育短于正常儿童 ❖1岁以后先天障眼轴长于正常儿童 ❖由于白内障的摘除,无晶体眼单靠角膜曲率无法对抗眼轴变化,近视
漂移现象明显; ❖植入了无调节功能的人工晶状体,近视漂移现象更明显 ❖可能的机制:过大的远视性离焦刺激眼轴的生长;失灵的睫状体-悬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