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可以优化工程项目管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并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效益;合理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在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方面通常采用的是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由各地的主管部门根据单价法统一编制工程的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然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再由造价人员依据主管部门编制的内容来确定工程造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控制方式已很难适应投资方的要求。
其局限性有:(一)工程预算定额与需求不同步;(二)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三)缺乏健全的行业法规;(四)造价咨询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如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工程竣工决算阶段。
在这各个阶段中,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但工程项目的真正投资主要发生在实施阶段,施工阶段在工程建设中
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也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投资决策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必要性技术论证,同时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比较,择出最优方案。
一个项目可不可行、能不能立项、项目的规模以及总的投资数量必须认真地给予明确,不能搞所谓的“三边工程”。
做好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搜集资料和市场调查研究,对项目进行分析
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首先要认真搜集有关的基础数据以便进行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同时要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包括了解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对该产业的现行政策以及调查类似项目的投资情况。
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分析市场潜力,并科学地对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不能带有主观方面的色彩。
2.优选方案
评价人员针对项目的特点以及对项目进行的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素先选取多种方案,对各设计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和论证后进行筛选,在确保一定投资的情况下,抓住方案的成本和规模两个因素,选取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安全上可行的方案。
3.编制项目的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编制要求和编制方法,在已经优选的建设项目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投资估算,起到真正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该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要高,不能留有很大的缺口,如果误差太大,就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项目的后阶段的造价控制造成麻烦。
(二)、设计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1.建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竞争机制,推行限额设计
建立完善设计方案的招标方法,采取设计方案竞争机制,建设单位应在委托前对设计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通过竞标筛选出投标报价低、资质优良、业绩突出的设计单位。
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公平竞争,使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功能符合使用要求的方案入选,并且中标方案作出的投资估算更能接近招标文件的投资范围,以更好地控制造价。
设计过程中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的投资估算控制项目的初步设计,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作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形成纵向控制。
限额设计能有效处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高设计的质量,避免投资失控的现象。
2.推行设计监理制度
在项目的监督方面,除了政府监管外,主管部门也要积极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批,积极引进监理人才并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严格的监理工作责任目标和收费标准,同时借助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推广力度,使设计监理市
场化、社会化。
3.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投资控制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是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投资控制并不是一味地减少投资,而是依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对设计方案进行平衡和调节。
鼓励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同时又防止投资超出。
选取的方案不一定是造价最低的方案,而是技术先进和功能完善,并且对投资者来说要有最优的性价比的方案。
4.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也是造价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减少设计方案变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严禁擅自更改建筑的规模以及设计标准,二是严格控制必要的设计变更,核算设计变更相关的工程造价,。
(三)、施工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科学地组织施工,正确地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关系,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
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目标就是承包的合同价,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严格控制支出,并拿实际的支出与造价的控制目标比较,据此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使造价控制目标实现。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控制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认真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要办理好各项开工的手续,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概预算,合理安
排和协调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
开工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在该阶段尽可能解决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
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用量和价格
工程材料费用在建筑工程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由于建筑材料市场的开放性,材料的价格浮动较大,而且材料真假难辨。
因此,要仔细比较多家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筛选出质优价廉的材料供应商,从而合理控制施工造价。
3.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工程实施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施工过程就是实现合同的过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利用其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并且及时提醒业主全面履约,从而避免索赔。
同时,在现场管理中,技术人员、材料管理员以及财务人员也应该熟悉合同,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4.工期优化
施工工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工期太长或太短,都会增加施工人员的投入,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因此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工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进度对比,将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计划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并进行工期优化。
(四)、竣工决算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措施
竣工决算书是反映项目造价的文件,工程的实际造价由合同价和索赔额组成,工程竣工决算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效益。
对于建设单位,要精打细算,但应坚持以合同办事,该算的要算上,不该算的决不算,严格把好审核这一关。
而对于施工单位,通常多报结算来增加经济效益。
因此,工程决算审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
三、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设周期的全过程,与每一个阶段都紧密相连。
工程造价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有效地控制资金投入,解决建设资金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使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勇春.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j].
工程与建设,2006(03).
[2]潘芳.浅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3]谷学良.建筑工程造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王善丽.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j].山西建筑,2007,(3).
[5]冯勇,侍克斌.规范建筑市场,严格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j].基建优化,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