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

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

天津教育报/2007年/9月/7日/第005版教苑采风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和平区“十佳班主任”教育感言核心提示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市教委关于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推进“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深化,和平区结合师德风范校建设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各校推选出124名优秀班主任的基础上,经过区教育局班主任评优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及对学生、家长、教师的问卷调查,综合评定出“十佳班主任”10名,“标兵班主任”40名,“优秀班主任”74名。

本版特推出“十佳班主任”的教育感言。

用爱和赏识激励学生反思十几年的班主任历程,我的感受是,赏识和爱让我获得了学生的尊重。

我经常资助有困难的学生。

刘艳红同学获全国征文一等奖,因家庭经济困难不想去北京领奖。

为了让她永远记住这人生精彩的瞬间,我将自己的相机借给她,又买来胶卷,并资助她路费。

我只当过闫申同学一个月的班主任,但她生病的消息仍然牵动着我的心。

我为她捐款2007元,还到医院去看望她。

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老师总想教育他。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我常常注意观察犯错误学生的闪光点,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该对坏孩子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激励和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

想在班里树立什么样的风气,我就积极去发现班里有哪些同学具备该“素质”或“优点”,然后就在全班面前不断地多表场这些同学,去强化他们的优势,慢慢地其他同学就会竞相仿效,我就继续观察有哪些新同学又加入到了这一行列,然后继续去表扬强化这些同学的行为。

不知不觉中,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

帮学生树立报国大志我在中学任教已有15个年头。

曾荣获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我始终坚信,“以人为本,师生心灵相通”,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工作中,我不断充实自己,力求厚积薄发,使教育成为一潭活水。

高中三年,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承受来自学校、家庭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压力。

高中生追求个性、渴望朋友、期待肯定,他们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为此,我不但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注重营造互相扶助、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

我培养学生,不仅注重知识储备,更注重让他们成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青年。

2003年,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我引导学生上网下载有关西部地区的资料,召开题为“春风再度玉门关”的网络班会。

看到西部美丽的风光和贫困的现状,同学们第一次真正领会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意,认识到“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成功的舞台”。

2003年,我班的班会实录《将网络引入德育课堂》获中央教科所颁发的国家级成果一等奖。

让班级生活更多彩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已经18个年头,也当了18年的班主任。

多年来,我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接手一个班时,我会有意识地去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开学教育这个良好机会,请学生轮流上讲台自我介绍。

当然每次都是我开这个头,在我的引导鼓励和带动下,大家踊跃上台“推介自己”。

这让我获得了对班上每个同学综合了解最为重要的“第一印象”,为我日后选拔各方面人才,更好地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和长处奠定了基础。

为了能更深层地了解学生,每学期我都会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家庭。

在班级中,我组织创建了以“沟通”为主题的班级专刊,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利用专刊宣扬班内的正气,利用专刊教育犯错误的同学。

在班级中,我还帮助学生建起了文学社团(负责班刊的出版)、文艺社团(负责各种文娱活动的组织)、多媒体社团(负责班级网页的制作)、图书社团(负责图书借阅,成立班级读书会)等。

如今每个社团都结出了累累的果实。

用良好师德影响学生1995年,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教12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我,心中时刻不忘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01年我参加了天津市第三届青年优秀班主任研修班,通过学习,我对“要先学会做人,之后才能学会做学问”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做人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做好榜样。

正因如此,多年来,我很少休节假日,坚持每天早来晚走,风雨无阻,还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学生补习功课,同时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我用诚心、耐心、精心,唤起了师生心灵的共鸣,更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着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2年的教师生涯把我和学生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我总在想:如果忽然间自己身边没有了学生,那么我会找不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

拥有满园春色的回报、大树参天的慰藉,是我人生的需要!我也是班里的一员我在三尺讲台上已走过了八个春秋。

为了更好地当好班主任,我阅读了大量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专著。

我渐渐地认识到,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是使孩子们能够“亲师”,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生间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这个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

开学前,就如何设计好开场自我反复思量,最后我决定用两个词——“我们”、“咱们”,走近他们。

班会课上,在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我便在黑板上写下了“我们”、“咱们”两个词。

我解释道:“当我向你询问班里的情况时,你回答时应该用哪个词更合适?”孩子们一时答不上来,我就让他们用这两个词分别造句。

突然,一个孩子恍然大悟地喊道:“一个包括老师,一个不包括!”孩子们都会意了,我顺势说道:“自从第一步踏进教室起,我就成为班里的一员,你们不要再说34人,应该说是35人。

”听了这句话,孩子们笑了。

在那一刻,我知道这一次开场白设计的目的达到了,师生在数分钟前的陌生感消失了,孩子的眼中充满了对我的信任。

从孩子到“孩子王”六年来,从初一到初三,从高一到高三,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这过程中,虽走过弯路,流过眼泪,但回头看看,我欣喜地发现自己已经由一名需要父母呵护的孩子,变成一个能去呵护更多孩子的“孩子王”。

这份职业,不但让我有机会与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更重要的事在这条“蜕变”的路上,我渐渐明白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所担负的“特殊历史重任”,那就是用心中那份对学生的爱撑起教育的一片晴空。

从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为学生创建一个难忘的集体。

如今,让我欣慰的是那些“绞尽脑汁”想出的点子已经成为我与学生最珍贵的收藏。

从开学第一天,我就与学生坚持写“班级心情日记”,每天由一名同学记录下当天的“班级心情”,我再写上自己的感受,时至今日,我们的“心情”已经写满了整整四大本,、成为班中最抢手的“读物”。

每周五最后一节课,成为了我们班“法定”的“班级每周之星”推选时间,大家推举这一周表现优秀的同学,并说明理由,选出一名“每周之星”,每年的新年联欢会还由老师和班委为“每周之星”写颁奖词,进行颁奖。

这一活动一直持续到高三最后一周。

六年来,我的每一分成长都有爱相随。

这份与爱有关的工作已成为我永远不会割舍的“甜蜜负担”。

用真情叩开学生的心扉我至今已担任了10年的班主任工作。

我教育学生总是从“爱心”人手,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付出“爱”。

学生迟到,我不会批评,而是用早上的电话叫醒他;学生逃避值日,我不会惩罚,而是用集体的力量感染他;班里的公物坏了,我不会严厉责备,而是让学生们用爱心去“领养”它……我关注单亲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我认为这不但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更会有利于一个集体的健康发展。

2000级的那个因父母离异跟父亲生活的男生,一度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多次逃学,我用真情和耐心打开了他的心灵之门。

三年后,他考入了翔宇高中。

我认为,开好每一节主题班会、组织好每一次集体活动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

让集体的力量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力量,达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才是坚不可摧的法宝。

我组织过“给妈妈洗一次脚”、“六一退队备忘录”、“珍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等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十年的实践积累,十年的用心教育,换来的是孩子们绚烂的花季、健康的成长。

我想说:“我愿将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这神圣的事业,成就学生事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绚烂!”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感觉我担任班主任11年,成功地送走了5届初中毕业生。

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三好班集体,我个人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

像所有班主任一样,我已将教育工作看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感悟她、研究她、享受她,并逐步体会到其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尽之趣。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名学生。

我坚持不懈地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义务补课;我常常在晚自习后顾不上吃晚饭又接着去家访,回到家里等孩子熟睡后再备课到深夜;遇到学生家长住院,学生无人照料,我就把学生接到家中照顾……我校初中学生大多是学困生,他们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一时落后,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卑感。

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以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所长。

在我带的班里,有“劳动能手”,有“关心集体标兵”,有“乐于助人模范”……我将学生精美的奖状、满意的照片、得意的作品在班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肯定、被承认的自豪感。

学生的成功让家长无比喜悦,感谢信、表扬信纷至沓来。

作为教师,我因学生的成长而感到幸福。

为学生的成长而欣喜1987年,我怀着梦想走向三尺讲台,二十年来默默无闻地做着班主任工作,体会着做一名班主任特有的幸福。

在学校里,与学生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

在生活中,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在点滴的小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师爱的温暖。

学生的衣扣开了,我帮他系好;裤子破了,我帮他缝补;学生从家里带来的汤药凉了,我帮他烫热,递到手中;游园的路上,学生吐了,我忍着刺鼻的气味,帮学生把衣服上的秽物擦拭干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温暖着孩子的心。

我用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呵护他们的童心。

工作中,我总是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实践活动中。

我配合学校的德育主题,先后开展了“八荣八耻我知晓”、“雏鹰争章我能行”、“我是班级小主人”、“心中有他人”、“小志愿者环保绿色行”等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班的一名同学,用节省下的零用钱和压岁钱,主动捐助一名甘肃贫困孩子上学。

我班的小志愿者还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天津市领导的接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