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论文题目:论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及教训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授课教师:
院(系):
年级、班:
学号:
姓名:
论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及教训
内容摘要:一个拥有过数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一个拥有着数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历经过繁荣鼎盛的天朝盛世之后,为何会在近代沦为一个受尽欺辱的国家。
这巨大的落差使人不得不深思经济,政治与文化各方面落后于西方进步国家的原因,痛定思痛,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经济政治文化
一、经济
(一)、中国的状态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土地为封建主所占有,封建主将其租给或分给农民耕种,并通过收取地租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强制。
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并且对地主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根源,也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和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直到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该制度才被彻底废除。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自然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基本政策。
一方面,农业作为当时经济的主要部门,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从商人员社会地位极低,流动性大,不便于统治者的管理,自然备受压制。
而这种经济政策导致中国在数百年内工商业受到极大地压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中国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近代的中国遭受了重创,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在数年之中倒塌瓦解了。
(二)、中西对比
与此同时,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工业革命的兴起更是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在我们还拎着锄头耕地,踩着纺纱机纺纱,迈着力气划桨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已然开始解放双手,用机器代替。
当工业革命带领着西方国家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我们仍旧处于农业社会的状态。
中国对工商业的大力
压制构成了导致近代落后的一部分重要原因。
(三)、经验教训
在对经济原因的分析过后不难看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国家进步的关键要素之一,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满于现状才能不断有所进步。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才能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二、政治
(一)、中国的状态
自秦代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来,中国历代君主不断强化王权,专制制度已然成为传统。
长期以来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以三纲五常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族权与政权的绝对权威让人民的行为受到高度限制,自由与民主更无从谈起。
君王的意志就代表了人民,代表了法。
统治者高高在上,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常常固步自封,死守旧的体制。
这种政治背景再加上历朝历代被统治者进一步歪曲的儒家忠君思想长久且持续的影响了下至农民阶级,上至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唯君为大”“天地君亲师”,从思想上就扼杀了反抗君主的可能,即便有反抗力量,强大的中央政权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镇压来自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正如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逃不开君主专制,就算成功也不过又是一次改朝换代,更何况还有无数拥有“忠君”热忱如曾国藩和他的湘军者足以协助清政府镇压。
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国国内而言,很难有长期稳定存在的反抗势力。
明末,由于沿海地区经常受到海外的骚扰,统治者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带来的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国际贸易受到长期压制。
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失去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中西对比
当时的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分权制,例如鸦片战争前的英国也有封建制度,但是在欧洲,封建制就是庄园制,所以它意味着分权,意味着国王没有大一统的权力。
《大宪章》的签署也明确限定了国王的权力。
“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大宪章》的修改颁布超过40多次,积累起深厚的传统力量,将契约和法制的基本精神注入到英国人的思想根基。
而光荣革命则让英国正式确立了
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自由与民主在许多欧洲国家中普遍盛行。
相反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国家则大力支持对外探索,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经验教训
由此可见,传统的中国只有一个人是决策者,生杀大权集于一身,以人治代替法治。
自认为乃天朝天子的皇帝如果目光短浅,任性妄为便会害了整个民族。
而在风行民主与自由的法治国家中,一个人的力量远远抵不过集体的力量,集民智才能看的更清,走得更远。
中国决策者的闭关锁国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浪费了国家汲取重要知识,提高生产力的大好时机。
近代的中国应该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发展国际关系,学习并发展优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才能扭转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三、文化
(一)中国的状态
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与经济的集中体现,在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国家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巨著,但大多只是实用技术,而忽视了事物内部的联系。
鸦片战争前,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一直占统治地位。
虽然儒家学说也有很多优秀的精华,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特别是隋朝开始以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到最后发展到八股文的僵化模板,儒家思想从促进社会进步到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新的思想与理论无法在中国传播,从而阻碍了社会发展。
而当时的统治者们却愚昧的持有一种“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态度。
虽然近代的中国社会在战争爆发后终于意识到国力的差异,也曾提出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向西方学习的理论,但最终目的都是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
生产力的落后和人民长期被压制的思想如果没有发展,仍然不能与资本主义抗衡。
(二)、中西对比
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已经将欧洲人民从教皇的权威中解放出来,新教产生。
文艺复兴运动更是让人性之美充分展现,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被放大。
竞争进取的精神和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西方国家开明的观念和对发明创造的鼓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一位位著名的科学家也相继产生,其理论在当今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生产力大幅提高,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验教训
在文化方面,由于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愚民手段的通知扼杀了人民的创新思维。
闭关锁国的政策也使国家难以接触西方国家进步的科学技术,导致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巨大落差。
自此也不难看出,鼓励创新思维,保护知识产权。
虚心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扬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才能使一个国家充满生命力。
四、小结
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体现在各个方面,主要由早期封建集权的政治统治,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闭关锁国的政策和愚昧死板的思想造成。
落后就要挨打,想要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就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理念。
发展民主与自由,完善法治社会,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学习,开拓思维,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与时俱进,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不忘发展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反对侵略战争也是中要的教训之一,创造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才能使国家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