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电机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电机轴承发热原因及补脂、换脂经验
电机轴承温度过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润滑脂牌号不合适。

2、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变质。

3、轴承室内润滑脂过多或过少。

4、润滑脂内有杂物。

5、轴承跑外圈或内圈。

7、轴承型号不对或质量不好。

8、联轴器不对中。

9、皮带拉得太紧。

10、电机振动过大。

大多数电机轴承过度的原因是加脂过多或过少。

对于电机轴承加脂结合电机厂家说明书及实践情况,总结有几点经验: 1、
电机轴承用的润滑脂一般来说要求是3#锂基脂,按我厂一直以来的使
用情况,建议使用3#二硫化钼锂基脂。

普通3号锂基润滑脂的耐用温度一般为70℃,而二硫化钼润滑脂的耐用温度为100℃。

2、
电机轴承润滑脂不能混用。

油脂混用可能会产生油质硬化或结块,造
成电机轴承发热。

而电机轴承在出厂时已加润滑脂,润滑脂的基本上为普通3号锂基润滑脂,故要求新电机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轴承换油、补油处理。

而外委维修的电机目前已要求使用我厂提供的润滑脂。

3、
更换油脂时,应将陈脂清除,并将轴承及轴承盖洗净,然后加入新润
滑脂,所加的润滑脂量以加至轴承室空间的1/2--2/3为宜 (2极电机油脂量为空腔的1/2,4极、6极、8极电机轴承没脂量为空腔的2/3) 。

如润滑脂过多或过少,将会使轴承工作时发热,引起润滑脂的分解变质。

4、
使用中的电机应定期加油。

电机外壳铭牌上有时间要求的则按要求定
期加油,铭牌上没有时间要求的按电机说明书要求进行定期补油。

粗略统计了一下,电机轴承一般要求为运行2000~3000小时进行补油,补油量为20~50克。

设备高负荷运作,加油频率可以适当提高,设备长时间不用,加油量不需要那么多,只是少许补充即可。

根据我厂电机使用情况建议为
运行三个月补充一次润滑脂,补充量为30克左右。

5、
电机轴承补油要求在运行时进行,补油时要求先将加油嘴擦拭干净,
补油不能一次加太多,否则轴承容易发热,得不偿失了。

可以先加一点、观察轴承温度、声音等有无变化后再加,加油后轴承声音、振动都应该有所变化,要注意观察。

6、
对于高压电机和部分大功率低压电机,在轴承盖盖下方设有排油孔,
用来排出轴承内多余的油和使用后乳化变质后的废油,原则上需定期排放。

建议在电机补油前和补油后都应清理排油孔内的废油。

7、
使用环境是多灰尘或潮湿、高温环境时,应经常更换润滑脂。

更换时
应先将轴承用煤油、汽油清洗然后才能将润滑脂注入。

在轴承注入润滑油后,电机转子应很容易用手扳动。

我厂运焦皮带及四大车高温部位电机轴承油建议一年或更短时间内必须更换一次。

8、
电机轴承有使用寿命限制。

在正常补油、换油的情况下,电机轴承出
现发热、异响等情况时,应考虑电机轴承是否已到使用寿命。

建议我厂正常运行的电机三年更换一次轴承,对高负荷电机或粉尘容易进轴承的电机这个时间应该缩短,建议为一年一换轴承。

9、
对于没有加油孔的电机(一般为小功率电机)采用的轴承为封闭轴承,
其轴承在使用寿命期内不必更换润滑脂,可以按照电机更换轴承的时间进行轴承更换。

电机轴承补油、换油应根据现场使用情况来正确对待,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做到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使电机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电机运行时温度过高的原因很多,大致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电机本身故障引起的原因
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有短路故障,电流增大而发热。

个别线圈局部有故障可
以重新包扎绝缘,如果绕组整体绝缘老化发黑,必须重绕大修。

定子绕组有短路或并联绕组中某支路短线,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增大损耗造
成绕组过热。

将Δ形接成Y形,或Y形接成Δ形,在额定负载运行时,会使电机过热,
要改正过来。


笼型转子段条引起电流过大而发热,建议改为铜笼或补焊。


定、转子扫膛、相擦,引起电机发热,因扫膛或相擦等于增加点击负载。


决办法是检查轴承,
损坏的轴承要更新,
另外检查电机装配质量,
必要时要重新
进行装配。

电源方面引起的原因
电源电压高,超过电机额定电压的
10%
以上,引起电机铁损耗增加,使电
机发热。

电源电压过低,低于电机额定电压的
5%
以上,电机在额定负载运行时会发
热。

解决办法是调整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档次,把电源电压调整到正常的范围内。

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相间电压不平衡度超过
5%
,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而
使电机发热。


缺相运行。

负载方面

负载过大,应减轻负载或更换容量合适的电机。


启动过于频繁。


机械负载有故障。

通风散热不良方面

电机通风道堵塞,应及时清扫。


绕组表面有灰尘和油污,影响散热,应及时清理。


风机故障。


环境温度过高,应采取降温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