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证据推理

浅析证据推理

浅析证据推理
---解读安东尼杀女案
想要正确理解证据推理,必先明确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全部诉讼活动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的。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证据可分为七类,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证据推理,简称D-S推理,是运用证据推理案情的诉讼活动,重在获取案件的法律依据,还原事实真相,说服法官或者陪审团认定被告有罪或者无罪的法律事实。

首先,我们从一个与辛普森杀妻案极其类似的案例谈起。

2008年震惊美国的凯西·安东尼涉嫌杀害3岁女儿凯丽的案件以弗洛里达州奥兰多法院做出的判处安东尼四年徒刑而告终。

2008年6月16日,时年22岁的凯西·安东尼在与父母发生争执后带着2岁大的女儿凯丽离家出走。

此后一个月中,凯西的母亲辛迪曾多次打电话给女儿说要见外孙女,但都被凯西以各种理由拒绝。

之后,辛迪接到拖车场打来的要求其领取安东尼车辆的电话。

到停车场准备领取时,发现后备箱有一股浓重的尸臭味,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报警求助。

警方在侦查案情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证明安东尼杀害女儿凯丽的有力证据。

现将公诉方掌握的证据归纳如下:1、根据安东尼的供词,女儿凯丽被自己雇的一位名叫冈萨雷斯的保姆绑架了,但事后经警方查明,根本没有冈萨雷斯这个人的存在。

2、2008年12月11日,警方在凯西家中附近的树林中发现了用塑料袋包裹的凯丽的遗骸,其身体已经严重腐烂,面部还粘着一块胶布。

检方利用搜集到的毛发证据和气味分析测试,发现存在氯仿的成分。

3、凯丽在6月就已经失踪,其母亲安东尼并没有立即报警,反而搬去和男友同居,成天饮酒取乐,甚至在肩膀上用意大利语刻上“美好生活”四个字,直到一个月后才告诉家人孩子失踪了。

4、警犬曾在凯西车的行李箱里和她父母家的院子里嗅出过尸体的味道。

5、在安东尼的电脑里发现她曾经在网上搜索过三氯甲烷和失踪儿童的信息。

6、安东尼在凯丽失踪后两周后将车废弃。

7、凯丽床上丢失的维尼熊毛毯,也在案发现场被找到。

辩护方基于安东尼的陈述提供了如下的抗辩理由:1、凯丽是在游泳池溺毙而亡。

2、安东尼由于长期受到父亲和哥哥的性侵犯,所以只能隐忍沉默。

3、有证人证明安东尼与女儿凯丽关系甚好。

本案最终判处安东尼向警方提供虚假信息等四项轻罪,并不是没有道理可言。

尽管透过我们的直接判断和情感倾向,我们几乎可以百分之一百的断定安东尼就是杀害凯丽的真凶,但是在讲求证据的法庭来看,直观的推断难以立足。

在美国司法体系中,“无罪推论、程序正义、直接证据”是三个法庭审判的重要原则。

在美国,有一个重要的司法定律“一碗面里只能有一只臭虫”,即正常人吃饭,若吃到一只臭虫,肯定会扔下碗筷,与之理论,而不会在碗里去找第二只臭虫。

放在审判实践中,即无论你向法庭提供了多少足以证明被告有罪或是清白的证据,只要发现一个伪证,所有的证据都会视作无效。

著名的辛普森案件就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实证。

辩方通过质疑警方采集血迹样本的程序规范性、血手套与被告的手型不相符、证人福尔曼警官恶劣的种族歧视倾向造成其重要证言无法得到陪审团采信等等,这几只“致命”的臭虫让整碗检方精心酿制的看似天衣无缝的证据链功亏一篑。

然而,在安东尼杀女的案件中,尽管存在诸多关键的间接证据,但是这一系列的证据很难串联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我们先来看这起案件中欠缺的几个关键点,这几个致命的缺陷也是陪审团最终判定安东尼无罪的着力点。

1、案件中缺乏直接人证,即无人亲眼目睹或是间接看到安东尼杀害自己
的女儿。

这一关键、实质性证据的缺乏对于证明被告有罪十分困难。

2、案件的物证缺乏科学性、权威性。

从以上罗列的证据中可以发现,检方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安东尼数次欺骗警方,质疑被告的言语的真实性以及在在凯西的行李箱、院子、和私家车内嗅出尸臭等间接证据来控诉被告的罪行,然而这一些证据显然不足以确认被告的罪行。

在现代司法实践中,要想真正占据证据辩驳中的主动权,最好是掌握DNA、手印、血迹、指纹等等具有生物性的证据,足以直接确定一个特定的人。

3、在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过程中,检方并没有出示直接证据,而是通过“推断”的手法给陪审团模拟和设想凶杀案的情景。

检方这样描述:凯西使用氯仿迷晕凯莉,然后用胶带缠住鼻口令其窒息,在抛尸前曾将死者置于车内。

要知道,推断仅仅只是一种设想。

正如罗伯特•夏皮罗(曾任辛普森案被告团队成员)在《洛杉矶时报》的特稿中写道:“法庭的结果并不代表凯西是无辜的,但凯西之所以谋杀罪名不成立,是因为控方除了一个合理的怀疑,没能为他们的控诉提供详实的证据。

”4、辩方律师质疑检方提出的几项证据严重违反对于证据的几点规制和取得条件。

例如,发现孩子尸体的“犯罪现场”被人动过,按照美国法律,在“不是原状”(也就是被动过)的现场得到的“证据”无法得到法庭采信。

这也正是印证了“一碗面里只能有一只臭虫”的理论,一点点证据上的瑕疵都足以将所有“铁证”化为乌有。

接下来,我们试着串联一下检方所采集的证据,利用我们现有的浅薄的司法常识来找寻一下证据中一些疑点和缺陷。

检方发现凯丽头部紧裹的胶布来源于安东尼的家中,甚至发现安东尼的指纹,退一步而言,就算这卷胶带确实属于安东尼所有,但是我们无法确定最后一个接触胶带的人就是安东尼本人。

另外,安东尼在凯丽失踪两周后将充满尸臭的车抛弃并不能说明安东尼就有杀害凯丽的嫌疑,有可能是因为车辆已经严重老化或是曾经装过死猪肉等肉类产品而导致的尸臭。

根据检方提出的证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出具了一份检测说明,他们对凯西车内的空气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后,发现其中含有5种可能会在尸体腐烂时产生的气体成份。

但由于动物尸体也可以释放这些成分,所以庭审未予以采纳。

这份报告随是检方出具,但却帮了辩方一个大忙,这份证明正给予检方“被告车辆后备箱有尸臭味”的证据猛烈一击,可以说是自相矛盾,但是,由于这份证据本身的矛盾性,最终没有得到法庭的采纳。

我们可以质疑,这些尸臭一定就是凯丽遗体腐烂而放出的气体吗?
最后,引用缪四平老师在《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所说的一段话作为结尾: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故在间接证据构成的案件中,孤证不能定案,必须将间接证据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通过严密的法律逻辑推理,才可以对案件有一个彻底清醒的认识。

参考资料:
缪四平: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第五章第三节张凯:轰动全美杀女儿案为何判无罪——凯西案分析,2011年07月9日
张五柳:美国定律:一碗面里只能有一只臭虫,2008年4月2日
百度百科:辛普森案
《未完成的审判:震惊美国的凯西案》
果壳主题站:凯西不一定无辜,但一定无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