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武夷山美丽风光解析
武夷山的地理气候
• 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境内群山重叠,海 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三十余座,形成 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挡或削弱北方冷空气 的入侵,具有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 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武夷山四季气 温较均匀、温和湿润,年均温17.6℃,平均 降水量1864毫米。一般说来,游武夷春夏 秋季都宜,但冬季山景萧条,武夷山的自 然风光会大打折扣,而夏季虽然气温偏高, 却是万物生长最为茂盛、武夷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 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总 面积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赣语、闽 北方言和国语。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 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 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 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 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 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江泽民为武夷山题字
武夷山传说
• 【天游峰传说】 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 舍讲学、著书立说。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 面一人对月饮酒。出现一个妙龄女子。于是对饮相伴。 日久天长,两人过起了恩爱生活。其实丽娘是狐狸修 炼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 提及自己的身世。后来有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的法 力。于是就乘丽娘外出时候,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 狸精,不相信的话,你晚上看她的鼻子。会有意外收 获的。 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 夜里 假寐,后来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两个晶莹剔透的水 晶条。 朱熹失声大叫。丽娘从梦中惊醒,水晶 条掉在地上,化为粉末。 丽娘掩面痛哭。说这是她 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没有了。 不得不离开。 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朱熹闻声而至,急忙 若慌而逃。朱熹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 于 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丽娘跑了。 朱熹非常后悔,在后面一直追着。 可是已经无法挽 回了。 在那座小庙里面, 看见丽娘安详的躺在百花 丛中。 再也不会回来了。
武夷民俗
• 茶区三角戏 • 采茶戏有两个发源地: 一是赣南九龙山茶区。二 是赣东铅山县武夷山茶区。 (而武夷山茶区实际上是 包括武夷山南坡的崇安、 光泽、建阳、建瓯等古代 著名产茶地)。江西省铅 山县河口镇是武夷茶北销 的重要集散地,采茶歌舞 十分活跃,所以说武夷山 茶区孕育着采茶戏的雏形。
• • 枫坡拔烛桥 武夷山枫坡村的“拔烛桥”是一个 很独特的民间习俗。这个习俗和禁赌有 关。相传清咸丰八年(1858年),京官邱美 金的“大大”(爹爹)见家乡赌博成风,土 地荒芜,心中十分焦急。于是,他心生 一计,从京城传话称:由于赌博的瘴气 遮住了家乡,麒麟看不见家乡的田,保 不住丰收与平安,村民务必在正月里赶 制百盏花灯、百个可插蜡烛的木架,在 十四至十六日三天绕村游行,然后把花 灯堆放燃烧,将赌具投入火中焚毁,清 除瘴气,以求麒麟保佑。乡民们遵此办 法焚烧了赌具,安心生产,来年果然风 调雨顺、人畜兴旺。此后,这种习俗流 传下来,逐渐演变成“拔烛桥”活动。
历史文化
• 武夷山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 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 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 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 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以及占地48万m2的汉代闽 越王城遗址。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首不可分割的联 系。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朱熹从14岁到 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 活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在武 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 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 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
•
【水金龟的传说】 有一年,御茶园里震 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 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这老龟原在青 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 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 没想到上了天 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 茶树浇水。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 了,却也闷得慌。 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 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 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九 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红烛高照, 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 膜拜。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 啧啧称赞。 一想到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 却无人问津,气就不打一处来。“罢了,罢 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 不也到人间去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 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栏坑。这里奇峰 突兀,千岩竞秀。
武夷山的重要价值
•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 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 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 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 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 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 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 融,以秀水、奇峰、幽谷、 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 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 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 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 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 重要区域。
节日习俗
• 婚丧之俗重礼仪 武夷 • 民间传统大盛会 蜡 山的旧婚嫁礼俗,一般有 烛会和柴头会是武夷山的 下列程序:说媒、相亲、 二大民间集会。 换贴(交换生辰八字)送聘、 过门、回门。其中“换帖” 很微妙,互换庚贴后,庚 贴要放置祖先香位前七天, 点燃香烛,不让停熄。如 • 闰月饭和喝茶俗 “闰月饭” 果烛尽香残或杯盘破损, 也叫“六亲饭”,那便是每逢 出生年月又有些抵触,这 闰年闰月,父母、兄弟必须把 起婚事就要告吹。若成, 女儿、姐妹请回家中相聚就餐。 男家凭媒以聘书、礼物送 父母在世时,由父母把嫁出门 上女家,叫做“插记”。 的女儿请回家中,父母不在世
武夷民俗
• 喊山与开山原是武夷山御茶园内举行的一 种仪式,每年于惊蛰日由知县主持祭祀活 动,在规定的程序中,茶农齐声高喊“茶 发芽,茶发芽”,以祈求神灵保佑武夷岩 茶丰收、甘醇,是为“喊山”。“开山” 一般定于立夏前三日之内,茶农们赶早在 制茶祖师杨太白塑像前静默行祭。早餐后 由专人带至休茶地,分散采茶,待太阳升 起、露水初收之后,带山人向采茶工们分 民烟卷,表示可相互对话,开山仪式才正 式结束。喊山与开山是武夷山茶农特有的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