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3讲——环境认知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3讲——环境认知
认知地图、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异同
• 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 际环境的对应和一致 • 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范围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 即可 • 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 • 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 歪曲;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 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环境认知——城市层面
环境认知——街区、建筑组群的层面
• 1)空间形式:大小、形状、联系、围合/边界/界面…… • 2)空间形式组织:轴线、出入口、通道、结点、序列…… • 3)空间形式与活动:人流集散……
环境认知——街区、建筑组群的层面
环境认知——结点(通道)层面
• 1)空间形式:大小、形状、限定方式、比例、视线…… • 2)界面特征:材质、绿化、小品、街道家具…… • 3)行为与场所:通过、停留、聚会……还可以细分为较私 密、较公共的场所,不同的通过和聚会方式…… • 其中,仔细观察人对场所的使用可能使设计师获益匪浅, 注意什么是人们喜爱的,这里面有哪些是设计的因素?
影响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
• 实际路途状况、转弯多少、 方向和周围环境等都会影响 对认知距离的判断 • (1)环境特点积累假设
• 对特定路段的认知距离与大 脑储存的相关信息有关,对 环境特点了解得时间越长, 了解的越仔细,所得出的认 知距离越长
• (2)路程分割假设 • 把已知路程分为若干段,使得每一段具有不同的感知特点, 会增加对距离的主观估计
认知地图的关键维度
• 1)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 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 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
• 2)边界:不一定是线形成 分但倾向于是线形的,有 限定和封闭的特征,如围 墙、法定边界、海岸线等
认知地图的关键维度
• 3)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 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 特征,如“宿舍区”、“中国 城”、古城墙内等
环境认知——结点(通道)层面
2.认知地图
什么是认知地图?
•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 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 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 1960,Kevin Lynch《城市意象》
易识别的环境特征
• 1.组织与结构——各组成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 • 2.同一性 • 3.意义(历史性、文化性)
3.寻路(空间定向)
哪些情境特征会促进寻路
• 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 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 即空间认知能力
• 研究表明,三方面的情境特征可促进寻找路径:不同地点 和位置的可区分性,视觉接近的程度及空间规划的复杂性
本章完,谢谢!
• 第一组:对这一环境的熟悉过程是被人引导的个别参观
• 第二组:以亲身参观同样的顺序看幻灯或电影,并同时可 参观这个环境的三组模型 • 第三组:控制组,直接要求找到某一地点 • 结果发现,前两组被试的找路成绩好于控制组 • 这表明,探索、看照片、看模型这些空间学习,都可以促 进空间行为及认知地图的获得
环境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讲:龚迪嘉 2015.5.26
第三章
环境认知
1 2
环境认知概述 认知地图
3
4
寻路
认知距离
1.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
• 环境认知:研究人如何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即人如何在 环境中定向、找路、寻址、判断距离远近和时间长短,并 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 • 环境是可以认知的 • 认知的范围可大可小 • 不同的人,以自己的需要认知环境 • 主题:环境知识如何获得并进行加工的过程
• 4)结点:行为较集中的点, 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是几条 路径的终点,或是路径在此处 终断,如交叉口、车站广场、 交通枢纽等
• 5)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 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 ,通常从较远处就可看到
认知地图的关键维度
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
• 1)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 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不完 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 为简单化 • 2)失真,即地理特征、方 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 征
• 可区分性:指邻近位置、地点若相似性少,就不容易混淆 • 视觉接近的程度:指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一眼看到,也有 助于定位 • 空间规划的复杂性:指交叉路口结点越少越简单,就越不 易迷失方向
促进空间行为的方法
• 学习即对环境的探索经验,可促进认知地图的形成和完善 • 如何改进老年人寻找路径的能力? • 老年被试者到一陌生的老人护理院里,被分成三组:
影响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
• 文化、时间、偏好、动机、心绪等…… • “归心似箭”、“日暮客愁”、“近乡情怯”、“青春作 伴好还乡” • 广义文化差异:父母在不远游;“出外十里为风雨计,出 外百里为病痛计,出外千里为生死计” • 时间距离(time distance) • 与处于同一范畴时相比,两个地点分属不同范畴,其间的 认知距离可能更远 • 熟悉的路程显得比陌生的更近(熟悉的信息对自己具有意 义,并已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
• 波士顿、洛衫矶和泽西市市民的 认知地图
• 研究方法包括:
• 1)画地图草图,要求市民根 据记忆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画 出所在城市的地图草图,并在 图上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
• 2)语言描述,通过访谈或文 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 特征、独特要素或体验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关于记忆的结构
• 关于记忆的结构,常会采用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一个 个小的“组块”,每个群集也许由“参考点”代表,参 考点是群集内用符号代表所有位置的“最好的例子”, 这些组块或群集以某种序列的方式储存在脑中 • 总之,认知地图在脑中记忆的表征形式有两种—— – 1)类似于外界环境的心理图像或意象 – 2)命题式的,是基于数据意义基础上的贮存,表征 为几个概念的表述
4.认知距离
认知距离的概念
• 认知距离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 又称“主观距离” • (心远地自偏) • Brenan,1948:人们总是倾向于到更接近城市中心的商店 去购物,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 人们凭记忆对距离做出的判断可能随方向而变化
• 对认知距离的判断是环境特征和个人行为的函数
• “环境意象是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提供 区别与关系,而观察者有很大的适应性,根据他自己的 目的,选择组织他所见到的一切并赋予意义”
• 曾感知过的事物在 记忆中重现的形象 称“意象” • 具体空间环境的意 象称 “认知地图”
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 1)画草图:运用一系列问题请某一环境中的个体勾画出来 他头脑中对这一环境的表象 • 2)对某一环境进行图示反应,再认一个人心理贮存的环境 图像 • 3)再认任务:除了画草图,还请被试者报告他们是否能找 出,在一些不熟悉地方的图片中,插入一些标志的图片 • 4)距离估计并建造统计意义上的地图:不用画草图,而是 通过让被试者简单地估计一个环境中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什么是指路地图
• 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 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 物中心,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 行为,在一些交叉口、结点上 都设置有“你在这里”的指路 地图
• 应遵循几个简单的原则:
• 1)与周围环境具有结构匹配性 • 2)方位指向不一定是地理坐标 系统,是自我指向的参照系统
什么是指路地图
– 当地居民与外来者
– 活动区域 – 性别差异 – 年龄差异 – 人格化地图
认知地图是如何获得的
• 1)个体认知地图的发生过程
•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环境探索经验的增加,儿童逐渐 具有了参照系统 • 7岁左右开始具有了与成人差不多的认知地图 • 空间环境的表征需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即注意并记住路 标、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对一些路标和路径形成组块与 群集、这些组块与群集再与其他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 地图的框架中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创造多样化的城市环境体验 • 适度的复杂性与新奇性的环境是人们所偏爱的环境 • 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表明对中间复杂程度 的需求 • 在设计中不仅运用视觉要素,同时调动听觉、触觉、嗅觉 等要素,丰富人们的环境体验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2)设计易于识别的空间环境 • 简洁清晰的环境在一定场合下有助于人们对空间的阅读 理解,辨别方位,减少寻路困扰,提高效率和保障安全 • (大型公建:机场、火车站,建筑内的安全出口)
• 3)除减少、丢失某些成分 外,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
塞纳河蜿蜒缠绕于城市中心,但 市民常将其看成一条流经市区的 平滑曲线和直线的形状
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
太原市五一广场的平面图 VS 认知草图
认知地图“错误”的启示
• 某些建筑师为追求图形上的整 齐、规则与对称,在旧城改造 设计中面对环境大费工夫;然 而,大多数人的空间表象会忽 略图形上的一些细节,并将其 自动简化和完形为简单的图形
• 当很想创造一个严谨、对称的 空间时,却因用地条件限制而 不能发挥时,也不必过分担心
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
• 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 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 • 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 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级的个体对 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 •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较明显, 总体上男性时空技能优于女性)
认知地图是如何获得的
认知地图是如何获得的
• 路线型和鸟瞰型认知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