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环境化学(3)-4-22

水环境化学(3)-4-22


迁移过程中,大部分重金属在水体 中的可溶态都是配合形态,随环境条件 改变而运动和变化。
至于毒性,自由铜离子的毒性大于 配合态铜;甲基汞的毒性大于无机汞。
1、天然水体中配合作用的特点
(Character of Complexation in Natrual Water Bodies)
(1)大多数配合物稳定地存在于水中;
(2)羟基、卤素配体的竞争配位作用, 影响金属难溶盐的溶解度; (3)重金属离子与不同配体的配位作用, 改变其化学形态和毒性。
2、分类 (Classification)
天然水体中常见的配位体可分为 无机和有机两类。 其中重要的无机配体有:OH-、Cl-、 CO32- 、 HCO3- 、 F- 、 S2- ,其中最重要的 无机配体是OH-、Cl-。
3、腐殖质形成的螯合物
腐殖质对环境中几乎所有金属离子都有螯合作用,尤其是对过渡金 属 螯 合 性 更 强 。 对 金 属 螯 合 能 力 强 弱 一 般 符 合 欧 文 - 威 廉 ( Irving-
Willian)次序,即
Mg<Ca<Cd<Mn<Co<Zn≈Ni<Cu<Hg
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出的腐殖质,其对金属的总螯合容量约97-150mg/g; 对于不同金属其螯合能力不同,Cu、Zn、Ni、Co、Mn,螯合容量分别为
无机螯合剂较少,如聚合磷酸盐,由相 邻的PO43-基团中的氧原子同金属离子形成环 状配位结构。
聚合磷酸盐最基本结构形式为:
(二)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稳定常数是衡量配合物稳定性大小的尺度,例如Zn(NH3)2+ 总反应 Zn2+ + 4NH3 = Zn(NH3)42+
可由下面反应生成
Zn2+ + NH3 = ZnNH32+ Zn2+ + NH3 = ZnNH32+
2、腐殖质的化学结构
腐殖质具有非常复杂的化学结构,而 且结构还随其来源(如土壤、淡水、海 水、褐煤、沉积物)而异。腐植酸分子 核心是一个含有大量有机杂原子基团的 高分子化合物,核心外围联结很多功能 基团。
腐殖质三种分子间的区别在于分子量 和官能团含量的不同。如腐植酸和胡敏 质比富里酸有更高的分子量和较少的亲 水官能团。总的来说,腐殖质的结构中 还有羧基、酚基、醇基、羰基等官能团.
络合物的特性。
人们利用这种特性将一些重金属盐类用作混
凝剂进行废水处理,取得了很好效果。

类别 名称 硫酸铝 氯化铝 含铁硫酸铝 硫酸铝钾 聚硫酸铝 聚氯化铝 硫酸亚铁 硫酸铁 三氯化铁 聚合硫酸铁 聚氯化铁 消石灰 氧化镁 碳酸镁
常用无机混凝剂
分子式 Al2(SO4)3·18H2O AlCl3 Al2(SO4)3+ Fe2(SO4)3 Al2(SO4)3·K2SO4·24H2O [Al2(OH)n(SO4)3-n/2]m [Al2(OH)nCl6-n]m FeSO4·7H2O Fe2(SO4)3·2H2O FeCl3·6H2O [Fe2(OH)n(SO4)3-n/2]m [Fe2(OH)nCl6-n+]m Ca(OH)2 MgO MgCO3 略记号 AS AC MIC KA PAS PAC FSS FS FC PFS PFC CHO MO MC 使用 pH
海水中腐殖质含量约占有机物总量的6%-30%, 一般在 100-300ug/l 范围内。海水中腐殖质经高分子 多孔聚合物 XAD-2 吸附浓集后,再用酸碱处理,即 可获得腐殖质的三种重要组分:
其中: (1)腐植酸,是能溶于碱而沉积于酸的组分; (2)富里酸,是兼能溶于酸和碱的组分; (3)胡敏质,是酸碱皆不溶的组分。
一类是简单配位化合物,包括单核配位化合物(如 Cu(NH3)42+)和多核配位化合物,如
OH ( H 2 O) 4 Fe OH Fe( H 2 O) 4
4
配位化合物的另一大类螯合物,是由多基配位体 与金属离子同时生成多齿配位键,构成环状螯合结构的 产物。 大多数螯合剂都是有机配体;
课后思考与作业
1.腐殖质的环境化学意义 ;腐殖质与金属离子间的螯 合方式有哪几种?
低分子 铝盐 高分子
6.0~8.5
6.0~8.5 8.0~11 4.0~11 4.0~11 4.0~11 4.0~11 9.5~14 9.5~14
低分子 铁盐 高分子
其他
低分子
(四) 腐殖质的配合作用 (Complex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腐殖质是带负电荷的高分子弱电解质。 是生物体物质在土壤、水和沉积物中转化 而成。 多含有–COOH、–OH等。 分子量300-30000。
ZnNH32+ + NH3 = Zn(NH3)22+
Zn(NH3)22+ + NH3 = Zn(NH3)32+ Zn(NH3)32+ + NH3 = Zn(NH3)42+ K1 K2 K3 K4
Zn2+ + 2NH3 = Zn(NH3)22+
Zn2+ + 3NH3 = Zn(NH3)32+ Zn2+ + 4NH3 = Zn(NH3)42+ β1 β2 β3 β4
络离子的电荷降低,并且羟基数目增多, 都有利于羟基桥联,生成更高级的多核络合 物。
这里的水解和羟基桥联两种反应交替进行,其最 终结果则是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铝沉淀。
[Aln(OH)3n] → [Al(OH)3]n
除Fe3+和Al3+外,许多金属离子如Zn2+、Cu2+、
Mg2+ 、 Pb2+ 、 Hg2+ 、 Sn2+ 等,也都具有生成多核
为累积稳定常数(或累积生成常数):
[Zn( NH 3 ) 2 4 2 ] 2 K K 8 . 2 10 1 2 2 2 [Zn ][NH 3 ]
概括起来配合物反应的逐级生成常数和累积生成常数可 表示如下:
L L L M ML ML2 MLn
有机配体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体 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或他 们残骸的分解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腐殖质, 此外还有泥炭、厩肥、植物残体、微生物的 代谢产物、动植物生活分泌物等; 另一类属于人为污染物,包括洗涤剂、 清洁剂、农药、表面活性剂如 NTA(氨基三 乙酸)、EDTA等。
天然水体中常见的配位化合物可分为两类:
2 [ Zn ( NH ) 2 2 2 ] 生成常数K2为 : K 2 . 1 10 2 [ZnNH3 ][NH 3 ]
这里 K1 、 K2 、 K3 、 K4 称为逐级生成常数(或逐级稳定 常数),表示NH3加至中心Zn2+上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累积稳定常数是指几个配位体加到中心金属离子过 程的加和。例如,Zn(NH3)22+的生成可用下面反应式表 示: Zn2+ + 2NH3 = Zn(NH3)22+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Wat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第一节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四节 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Pollutants)
(1)在pH较高的碱性溶液中或离子强度低的条件 下,羟基和羧基大多离解,使高分子呈现的负电 荷相互排斥,构型伸展,亲水性强,因而趋于溶 解。 ( 2 )在 pH 降低而呈酸性溶液中,或有较高浓度的 金属阳离子时,各官能团难于离解而电荷减少, 高分子趋于卷缩成团,亲水性弱,因而趋于沉淀 或凝聚。
1、腐殖质的生成及其主要成分
腐殖质的化学结构特征
( 1 )以碳链为骨架,以 —O— , —N— 为交联 基团; (2)含氢键,带有很多含氧功能基; (3)分子量大,如胡敏质、腐植酸分子量可达 几万; (4)分子内多处带有电荷,高度极性; (5)分子内蛋白质类和碳水化合物类的部分很 容易发生水解;芳香核部分不易发生化学降 解和生物降解。
一、污染物在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 (吸附-解吸) 二、溶解和沉淀
三、氧化-还原
四、配合作用
(一)概述
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大部分以配合物形 态存在于水体,其迁移、转化及毒性等均与 配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例如,许多污染物就是以配合物的形式 排放,像无氰镀镉和有氰镀镉的废水中,镉 分别以氨羧酸配合物和氰络离子 Cd(CN)42- 的 形式排入水体中。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剂也是 良好的配位体。
Zn2+ + NH3 = ZnNH32+
生成常数K1为:
[ ZnNH32 ] 2 K1 3 . 9 10 [ Zn 2 ][NH 3 ]
在上述反应中为了方便起见,把结合水省略了。 然后ZnNH32+继续与NH3反应,生成Zn(NH3)22+:
ZnNH32+ + NH3 = Zn(NH3)22+
67.4、26.1、17.4、9.6、5.6mg/g。
腐殖质与金属形成的螯合物一般都不溶于水; 富里酸与金属生成的螯合物相对易溶些,当 [FA]/[Me]>2时,倾向于易溶。
金属离子与富里酸生成螯合物的可溶程度
在pH=6-8范围内,天 然水中各金属离子与富里酸 生成螯合物的可溶程度如图 所示。 一般地说Fe3+、Cr3 + 、 Al3 + 、Pb2+、Cu2 +的螯合 物更为难溶,所以这些螯合 物容易在土壤或沉积物中富 集累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