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控制理论与实践

成本控制理论与实践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引言 (5)
一、成本控制概念 (5)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6)
案例分析 (6)
(一)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 (7)
(二)成本是补偿生产的尺度 (7)
(三)成本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8)
(四)降低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8)
(五)成本是控制发展的基础 (8)
三、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8)
(一)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层面进行成本控制 (9)
1、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搞好采购管理工作 (9)
2、完善基础工作,加强市场价格跟踪 (9)
3、推动阳光工程,实施比质比价采购 (9)
4、建立外协、采购战略合作伙伴 (10)
(二)企业在管理层面上降低成本的策略 (10)
1.建立严格的费用报销制度,促减经费支出 (10)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促降办公费用 (10)
3.应用OA系统或者ERP系统降低成本 (11)
(三)从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 (11)
1.JIT( JUST IN TIME )准时生产方式 (11)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11)
3.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材料 (12)
四、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谢辞 (14)
成本控制理论与实践
摘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长期工作。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成本控制,通过对目前我国某些企业的日常成本控制中的缺陷引出对成本控制的策略讨论,并提出用全面成本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控制的意义。

关键字:成本控制鞍钢巨亏成本策略
Cost Control Theory and Practice
ABSTRA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enterprise daily management work of the center,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comprehensive cost management is a 2 the transference long-term work.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in daily production oper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through to the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some enterprise daily cost control of the defects of the cost control strategy lead discussion.
Key words: Cost control AnGang giant losses Cost strategy
引言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总是处在微利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在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实行低成本战略是最优的策略选择。

鞍钢集团正是由于对日常采购的不力控制,导致了其2011年的失败。

而要真正实现有效的降低成本,首先要转变观念,即降低成本的战略思维要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变。

要从单一原先单一控的制转变为全面的立体的控制。

一、成本控制概念
成本,通常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指为获得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生产性耗费,这种耗费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系。

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成本管理的对象最终是资本流出,包括历史成本的,现在的,未来的资金耗费。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影响顾客满意度,不侵害员工利益,不影响技术进步,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经营耗费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

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也不能仅仅是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应包括各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要发动广大职工群众,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

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鞍钢巨亏
2011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遭遇阵阵寒流,整个行业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

近期,许多上市钢企陆续预告了2011年业绩,多数同比大幅下滑。

其中,龙头宝钢股份(600019,收盘价5.09元)2011年净
利润下降幅度超过40%。

同样是行业中的巨无霸,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4.76元)的日子更为难过。

2012年1月31日,鞍钢发布业绩预告,宣布2011年亏损达到21.51亿元。

这个成绩不但远远逊于宝钢,甚至不如行业中一些地区性中型企业。

受此利空影响,鞍钢股份A股1月31日大跌4.38%,H股当天更是重挫超过10%。

是什么原因导致鞍钢这家昔日钢铁霸主虎落平阳?
在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中,鞍钢这样解释全年巨亏的原因:“受原燃料价格涨幅高于钢材价格涨幅以及高炉检修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四季度钢材价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亏损局面,导致全年亏损。


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公司向集团采购铁矿石价格的成本定价模式,导致其不能迅速对原材料价格下跌进行反应;加之产品销售价格政策又过于谨慎;这两个因素导致公司巨亏。

分析师:矿价高于同行是主因。

行业低迷是所有钢铁公司共同面临的困难,为什么独独鞍钢受到影响最为明显?
“鞍钢在所有(钢铁)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是因为公司特殊的成本定价模式。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

“鞍钢购买铁矿石必须要通过集团途径,而且价格并不随行就市,是半年签订一次合同。

这样一来,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鞍钢还必须使用高价原材料。

这是导致鞍钢巨亏的最主要原因。


这位分析师进一步介绍道,鞍钢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铁精矿,约有将近一半由集团提供;另有50%来自进口。

即使是进口这部分,也需要走集团通道,因为鞍钢本身没有外贸资质。

“在铁矿石上涨时期,这种原材料供应模式曾经为鞍钢股份起到了锁定成本的作用,但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适得其反。

鞍钢生产出来的产品随行就市,行情不好时价格下调,但生产所采用的铁矿石却维持高价。

这样一来,行业走熊时,鞍钢表现会大大逊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即使在行业还没有走到冰冻期,鞍钢业绩在2011年早些时候就亮起了红灯。

到底鞍钢股份的铁矿石定价模式是怎样的?
鞍钢公司采购铁矿石,50%是向鞍钢集团采购,另外50%则是进口。

从现在来讲,从集团采购的原材料定价是根据跟母公司签署的协议,简单点说,定价原则是按照中国海关事务署所公布的上一半年度海关进口价格为出厂价格,同时母公司再给予鞍钢5%的优惠;而进口的部分,鞍钢是通过母公司的进出口公司进行采购,定价与宝钢他们那种长协矿定价相似。

由于去年下半年的铁矿石价格比前年下半年的铁矿石价格要低,所以我们去年下半年铁矿石采购价格与同行业相比是较高的。

鞍钢向集团采购的价格每半年才调整一次,这样的话,对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有滞后性。

目前,行业对铁矿石的采购基本都采用的要么是现货定价,要么是季度定价(长协矿),而鞍钢现在只是50%采取和行业相同的定价模式,这样我们成本变动就会较行业滞后半年。

鞍钢集团公司在2006年整体上市开始,就与集团商议过采购铁矿石的问题,当时的定价就是这么定的。

但那个时候铁矿石国际上的价格是持续走高的,因此对投资者是有利的,集团虽这方面吃一点亏,但它们有鞍钢大部分股权,鞍钢赚了钱也会增厚他们的投资收益。

但是去年铁矿石价格下跌,鞍钢的采购价格无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