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孔子拜师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教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一、会写“闷、闻、仆、境、授、尘”6个字。

会读16个词语
二、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四、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6个生字、会读16个词语、了解拜师的经过。

难点:会写6个生字。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磁性字卡、彩色粉笔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认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板书“孔子”
2、师:关于孔子,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3、师:从刚才的发言中老师看出大家都非常认真完成了预习作业,提出表扬。

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总结和补充的一些资料。

出示孔子资料
4、师:孔子是如何成为大思想家的呢?《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有所发现。

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课时目标。

学生默读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扫清词语障碍
师:需要帮助的小组请举手?哪位同学来帮助他们?
4、出示词语,检测合作学习成果多种形式朗读
5、汇报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读课文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课文主要内容?
7、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习生字
师:都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刚才我们课文也读过,资料也交流过了。

现在来动笔学生字吧!
1、“比一比谁是称职小老师”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汇报交流
3、指导书写。

学生练习。

展示。

四、检测与作业布置
1、当堂检测。

出示习题。

2、公布答案,当堂反馈。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境授
薛五小王硕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第十七课《孔子拜师》。

一、关于内容
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

课文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其内容是涉及我国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年轻时拜老子为师的经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已拥有的知识量,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读16个词语,会写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并主动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愿意与小组伙伴讨论学习共同成长进步。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6个生字、会读16个词语、了解拜师的经过。

难点:会写6个生字。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法:
1、图片演示法
2、小组讨论交流法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
用第五单元导语导入新课,接着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再出示孔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清晰明确认识孔子。

2、小组合作读文,整体感知内容(16分钟)
先出示课题目标,明确任务。

接着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并出示要求。

扫清词语障碍,提倡生生互动,生生互助。

出示词语列表,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指名汇报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指名小组汇报朗读,全班评价交流。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清晰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生字(14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有疑问的提问,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指导书写,学生模仿练习,课堂作业展示。

4、检测和作业布置(5分钟)
出示习题当堂检测,公布答案当堂反馈。

布置作业。

六、说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反应积极,课堂纪律良好,不足之处是第二个教学环节有些拖沓,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教学流程未按计划完成。

我从教时间短,经验不足,在处理教学流程时常觉得不得力,敬请各位老师各位前辈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感谢倾听。

薛五小王硕
集体备课记录
薛五小三年级组针对《孔子拜师》这一课,进行了两次集体备课。

参加人:巴吉米斯、马丽珍、贾瑞、王硕
第一次时间是11月8日,地点是三年级组办公室。

巴老师:《孔子拜师》这一课内容比较浅显,课时目标要设立明确。

不过第十七课是第五单元的开篇,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也就是说一定要上好。

马老师:我们的导入也可以学一学近来比较火的语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比如穿越时空隧道,穿越系列的不是一直都很火爆吗。

贾老师:对,用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会觉得传统文化离自己很远。

传统文化也可以有新花样。

王硕:用穿越时空隧道引出孔子,直接导入新课。

第二次时间是11月11日,地点是三年级办公室
巴老师:第一课时的目标现在很清晰了,不过学习的生字有些少,原来的字本来就比较简单,再加上一个字,让教学内容更充实。

马老师:学习生字后要有检测,反馈效果,如果哪个字集体掌握得不好,下节课就要再补充了。

贾老师:在小组汇报朗读之前,加上指名分段朗读,教师可以正音。

王硕:布置作业时,应该提倡分层作业,正好用大屏幕出示,非常清晰。

评课记录
时间2013年11月12日地点小会议室
参加人张文江老师田粉白老师杨莉副校长全体语文老师发言内容摘要
一、基础知识教学得当(田老师)
1、人文教育适时,规范学生习惯。

2、备课充分,识字教学有侧重点。

3、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

4、注重朗读训练,区别不同标点符号的不同语气。

二、课堂形式有新意(田老师)
1、朗读和字词教学设置为课堂转型的模式。

2、目标明确。

要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参与。

3、朗读教学时,关注个别语言单位。

4、概括主要内容时,注意难度层次,由易到难。

5、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三、新课堂转型的注意事项(张老师)
1、转型后的新课堂教师不宜涉及过多。

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

2、我们探讨的新课堂教学环节是汇报—检测—反馈。

强调自主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意识、树立信心以及
培养习惯。

3、课时目标出示时可以考虑分步出示,不要一齐出示。

4、学生介绍资料后,教师要及时补充、归纳。

人物资料出示时脉络要清晰:生平、荣誉、著作
5、语文课时有限,新课堂千万不要流于形式。

6、语文课改任重而道远,多尝试、多思考、常总结。

薛五小王硕
课后反思
11月12日我讲了《孔子拜师》的第一课时。

首先要感谢校领导的信任、同组老师的帮助、教研室老师的指点。

我从课时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课时目标的确立比较清晰,符合一课三课时的安排,没有脱离学情。

教学流程进行比较顺利,但在评价朗读环节时耽误了时间,导致流程没有全部进行。

在评价朗读时,学生参与率高,也很积极。

可是我发现有的学生为了发言而发言,所反馈情况很多不属实,甚至他也没有听清楚同学是否读正确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向同组老师请教过,大家建议我采用逐段点评的办法,由老师组织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汇报读错的地方,可能会避免上面的问题。

第二天早读,我检测了生字部分的教学效果:一共听写了九个词语,全班有40人全对,出错最多的字是“授”。

总之语文课要让学生动嘴、动脑也要动手。

作为语文教学的新手,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不吝赐教。

谢谢!
薛五小王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