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积为正;
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为0时,积为0.
师生共完成,建立解模型,规范书写过程
巩固新知
明确计算步骤,规范书写过程
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计算:
1 ⑵
(3)

【闯关游戏】
1.2的倒数是;0.25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0)的倒数是;
学科:数学授课教师:年级:
课 题
1.4.1有理数的乘法(1)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符号法则及其应用。
2.会求一个不为0的有理数的倒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学兴趣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这些知识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教学重点
1.有理数乘法法则及应用;2. 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及符号法则的探索过程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媒体资源
多媒体投影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 学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观察甲、乙两水库每天水位的变化: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cm ,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 3cm ,
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提高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符号法则,注意:计算结果为负时,负号先写;
2.怎样求一个不为0 的有理数的倒数;注意:负数的倒数仍为负数。
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P38第1、2题;
2.(选做题)《优化设计》能力提升
教学反思
回顾反思本节对有理数乘法及符号法则探索过程,以及求负数的倒数、结果为负时容易漏掉负号的问题。
【提出问题】:4 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
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等能力.
探究新知
从第二个因数减少 1 时,积的变化中找出规律,从而进行猜想:两个负有理数相乘与积的关系,归纳获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倒数等于本身的是。
2.绝对值小于2016的所有整数的积等于。
3.下列计算: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如果 ,则 的符号为( )
A. B.
C. D.
5.已知 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 的绝对值等于1,求 的值。
6.计算:
展示学友板书,由师傅点评
师友合作交流一起抢答
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发挥学生合作、交流作用
体验新知应用
【试一试,看谁算得快】
(1)6×(-9) (2)4×5
(3)(-7)×(-9) (4)(-12)×3
学生
口答,
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主体探究
例1 计算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归纳】有理数相乘关键步骤:①确定积的符号②绝对值相乘
例2、计算
⑴ ⑵

【归纳符号法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