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设备与管理
——实训报告
系部: 计算机系
班级: 13网络技术
教师: 熊咏梅
姓名: 邓天顺
目录
引言 (3)
1校园网设计 (3)
1.1 需求 (3)
1.2 定义 (3)
1.3 功能 (4)
1.4 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2校园网组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总体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拓扑结构 (5)
2.3 网络设备 (5)
2.4 划分VLAN (6)
2.5 分配IP地址 (6)
3校园网配置 (6)
3.1 交换机配置 (6)
3.1.1 端口聚合LACP配置 (6)
3.1.2 动态主机协议DHCP配置 (7)
3.1.3 生成树STP配置 (7)
3.2 路由器配置 (9)
3.2.1 静态网络地址转换Static NAT配置 (9)
3.2.2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9)
3.2.3 服务端点对点协议PPPoE配置 (10)
3.3 服务器配置 (10)
3.3.1 电子邮件Email配置 (11)
3.3.2 域名系统DNS配置 (12)
3.3.3 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配置 (13)
3.3.4 文件传输FTP配置 (14)
3.4 客户端与外网配置 (15)
总结 (16)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信息化浪潮、网络革命不断冲击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信息的重要作用,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正在受到重大的挑战,人们已开始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学习和工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
这个新时代将充满残酷的竞争和替代,孩子们的未来将依赖于她们一生中掌握的新概念、做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建设校园网络,创立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有更具深远的意义,因为21世纪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重大问题的挑战。
我们经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但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