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龙源期刊网
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作者:陈东晖陈丽勤
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行论述。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健康;心理成长
班级,是一所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环境。

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基本工作任务是要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基础上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因此,本文将对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行论述。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笔者在认真研读各类文章后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身心发展协调一致,对环境变化能够做出良好的适应,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

大量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而又极其不平衡,其心理成长历程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

因此,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了解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与行为
(一)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

其形成的原因是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的迅速发展,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管束了。

因此,对于家长或老师“不顺意”的管教,他们会表现出一种反叛和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二)厌学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