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服装史复习题

中国服装史复习题

中国服装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关于服装的起源,后人归纳出了不同的学说,诸如遮羞说、迷信说、保
护说、御寒说、异性吸引说等等。

2、“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实行的军服改革。

3、“帔”是唐时女子肩臂上经常围披之物,与现今围巾相类似。

4、骨针的出现表明了史前人类已经懂得缝纫的方式,将兽皮接缝而成
衣的可能。

5、古代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6、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

7、汉武帝时,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大道——丝绸之路。

8、曲裾深衣是汉代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
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9、素纱褝衣是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实物中最为罕见的一件,衣长128 cm,两袖通长190 cm,全部重量只有48 g。

10、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

衫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袪,而衫为宽大
敞袖。

11、短襦长裙是隋代女服的基本形式。

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
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12、明代官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

13、明代命妇燕居与平民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帔子、背子、比甲、
裙子等。

14、明代普通女子服饰多以紫花粗布为衣,不许金绣。

15、行褂是指一种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的短衣,俗呼“马褂”。

二、选择题
1、人类祖先的出现,距今约________年以前,现代人称它为“上古”时期或者“远古”时期。

A 5000
B 6000
C 5000万
D 300万
2、上古时期,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就依赖________遮盖,这种行为说明人已经脱离了动物的范畴。

A 兽皮
B 衣服
C 树皮
D 树叶
3、旧石器时代蒙昧时期,人类是以________为主的时期。

A 驯养牲畜
B 栽培植物
C 采集天然产物
D 织布
4、西汉时期,我国可以织造多种图案纹样的五彩丝织物,品种有:________等。

A 纵
B 绢
C 布帛
D 繒
5、民国初年,欧洲的________等新型纺织品拓宽了我国女性对衣料的需求面。

A 绸缎
B 羽纱
C 呢绒
D 织锦
6、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包括:________。

A顾绣B苏绣C湘绣D蜀绣
7、后人称的“胡服骑射”,是_______皇帝进行的军服改革。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赵武灵王 D李世民
8、( )是级位最高的冠帽,是皇帝的礼冠。

A . 冕冠 B.进贤冠 C.通天冠 D.平巾帻
9、宋代的“私服”指的是_______服装?
A 官服
B 朝服
C 礼服
D 家居服
10、赭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彩,官员不得乱用的规定是从朝开始规定的。

A 唐
B 宋
C 隋
D 明
11、承袭汉族和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是朝。

A 宋B元 C 明 D 清
12、南朝服式以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

A 半臂B襦裙 C 袄 D 袍
13、古代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_______。

A 带结
B 腰带
C 扣饰
D 绳结
14、唐代除官吏的章服规定之外,另有佩的佩定。

A 珠宝B鱼 C 香囊 D 玉
15、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

A立领 B 圆领 C 交颌领 D 斜领
16、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长后短,以襻相连的便服。

A比甲 B 比肩 C 半臂 D 质孙服
17、唐代规定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

A 章服
B 深衣
C 大带
D 袍山
18、清代文官一品官补子的纹饰是。

A 彪
B 狮子C仙鹤 D 孔雀
19、十二章服纹饰中,表示“变化无方”含意的是。

A 火
B 山
C 粉米
D 龙
20、在古代十分正统,而且是起始最早的服式是。

A朝服 B 补服 C 胡服 D 祭服
三、判断题
1、最典型的冕服应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

(√)
2、行过笄礼的女子,自此开始被视为成人,故史称女子成年为“及笄之年”。

(√)
3、直裾深衣是汉代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
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
4、“补服”是清朝品官的标志,缝缀在章服的胸前背后,以所绣图案纹饰区别
等级。

文官在补子上绣飞禽,武将在补子上绣走兽。

(√)
5、对襟大袖衫、披帛、长裙是清代女子的装束。

(×)
6、袆衣,是皇后最贵重的服饰,只有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穿着。

(√)
7、马甲:为无袖短衣,也称“背心”或“坎肩”,男女均服,清初时多穿于内,
晚清时讲究穿在外面。

(√)
8、汉女平时穿袄裙、披风等。

上衣由内到外为:兜肚—贴身小袄—大袄—坎肩
—披风。

(√)
9、镶滚彩绣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

(√)
10、“胡服骑射”是汉高祖实行的军服改革。

(×)
四、名词解释
1、裤褶:裤褶是以缚裤及褶衣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套服饰。

上衣叫褶,下衣叫裤,
胡服的一种,是一种衣裳分制的服装。

2、裲裆:所谓裲裆,也就是我们说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
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扎。

3、半臂:是由短襦演变出来的一种服式,一般都用对襟,穿时在胸前结带。

4、补服:形如袍,略短、对襟、袖端平,是清代官服中最重要的一种,穿用场
合很多。

5、朝珠:这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贵的装饰品。

6、领衣:清代服式一般没有领子,所以穿礼服时需加一硬领,为领衣。

五、简答题
1、简述十二章服饰纹样极其寓意。

答: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分列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前身上有黼、绂,下有宗彝、藻,后身上有星辰、山、龙、华虫,下有火、粉米。

十二章纹发展历经数千年,每一章纹饰都有取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灵变;华虫取其文才;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滋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取其明辩。


2、简述秦汉军服的两种基本类型。

答:(一)护甲由整体皮革制成,上嵌金属片或犀皮,
四周留阔边,为官员所服。

(二)护甲由甲片编缀而成,从上套下,再用带或
钩扣住,里面衬战炮,为低级将领和普通士
兵所服。

3、简述隋唐五代时期的女子服饰特点。

答:隋唐五代时期的女子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大唐三百余年中的女子服饰形象,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4、简述宋代妇女平常所穿的背子的特点。

答:宋代妇女平常所穿的背子,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

5、简述三个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

答:⑴契丹族服装一般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下穿裤,裤放靴筒之内。

女子在袍内着裙,亦穿长筒皮靴。

⑵金——女真族服装主要采用兽皮制作,特别是到了冬天,不分贵贱都穿
兽皮服装,就连裤子和袜子也都用毛皮制成,以挡风寒的侵袭。

⑶蒙古族男女均以长袍为主,样式较契丹族长袍更为宽大。

六、描述一下图片中人物的姓名身份及所处的历史年代。

1、关羽,字云长,三国时代蜀国人。

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

他头戴幅巾,手拿兵书,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被民间尊为“关公”。

2、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为匡扶蜀汉政权,诸葛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头戴纶巾,身披鹤
氅,手拿羽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