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

2019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

2019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C.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D.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C.BC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3.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②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科学家用18O标记同一组的CO2和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来自H2O④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⑤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④4.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遗传因子组合类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A.1/9 B.1/4 C.1/2 D.3/45.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部分染色体模式图,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3、4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B.图中的染色体只有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D.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根D.植物向光性和顶端优势的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速度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

D.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8.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 N AB.25℃,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2N AC.足量的Cu与含有0.2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转移电子数为0.2 N AD.25℃,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3N A10. 某有机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4种官能团B.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氧化、还原等反应C.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该有机物与Na、NaOH、Na2CO3均能反应11.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2.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反应为2Zn +O 2+4OH -+2H 2O===2Zn(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 +向阳极移动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4OH --2e -===Zn(OH)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 (OH -)逐渐减小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 和CuSO 4,生成CuCl 沉淀从而除去Cl -。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 sp (CuCl)的数量级为10-7B .除Cl -反应为Cu +Cu 2++2Cl -===2CuClC .加入Cu 越多,Cu +浓度越高,除Cl -效果越好D .2Cu +=== Cu 2++Cu 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北京时间xx 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I 13153→Xe 13154+Y 。

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粒子为α粒子B .若I 13153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C .生成的Xe 13154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D .I 13153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1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秒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10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 .在10-20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5-15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 .在t =10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6. 北京时间xx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如图所示)。

若卫星均沿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g rB .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均为grC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D .卫星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3rgr Rg17.如图甲所示为理想调压变压器,原线圈A 、B 端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则当此变压器工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滑动触头P 处于某一确定位置,当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下滑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小B .若滑动触头P 处于某一确定位置,当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上滑时,电压表示数增大C .若滑动触头P 和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同时上移,则电流表示数一定变大D .若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且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置于最上端,则在滑动触头P 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2.2 A18. 如图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 和等分点a 的电势、电场强度的相关描述正确的A .a 点的电势为6VB .a 点的电势为-2VC .O 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 点O 点的场强方向指向电势为2V 的点D .O 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 点19.如图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 ,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m (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 。

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

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此过程A. 杆的速度最大值为22)(d B R mg F μ-B. 流过电阻R 的电量为r R BdL +C. 恒力F 做的功与安倍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杆动能的变化量D. 恒力F 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20.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 上面,B 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 、B 静止:现用力F 沿斜面向上推A ,但A 、B 并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力一定不变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D.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21.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理想边界的电场,边界A、B将该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Ⅰ、Ⅱ,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Ⅰ中无电场。

在区域Ⅱ中边界下方某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在3.5s末回到出发点B.电场强度大小是47 mg qC.P点距边界的距离为20 2 3 v gD.若边界AB处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为20 76mvq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 (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cm.(3)分析图线,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23.(9分)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额定值,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可供选择的器材除小灯泡、开关、导线外,还有:A.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5kΩB. 电流表A1,量程0~300mA,内阻约0.25ΩC. 电流表A2,量程0~100mA,内阻约5Ω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0AE.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0AF. 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2Ω①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填写所选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