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课题: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备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三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性质。

为本课中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基础。

在本课学生要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初步进行实际应用,浙江为后续的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的混合运算做准备。

教材首先通过包装纸和彩带这一实际问题情境引出本课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问题,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试一试一方面是对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巩固,一方面渗透了估算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计算小数乘法时,养成先估算再进行计算的习惯。

练一练则是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特别是之前学习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对本课的学习能起到正迁移作用。

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理解算理上还是有难度的。

同时,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也尚不完全,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估算习惯以及发展应用意识。

(3)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2、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法和学法: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笑笑要过生日了,同学们都在为她准备生日礼物!可是在准备生日礼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替他们解决吗?(课件显示情境图)
1、从这个图上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包装纸:每米2.6元用了0.8米彩带:每米0.85元)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包装这个礼品盒用了多少钱的包装纸?
3、列式:2.6×0.8
二、建立模型。

1、估算。

2、试做,并说明理由。

3、汇报交流算法。

4、课件显示演算过程。

通过对比明确算理:2.6->26,2.6扩大10倍;0.8->8,0.8扩大10倍,积就扩大可100倍,所以2.6×0.8的积就是把26×8的积缩小100倍。

5、总结小数乘法的规律:
(1)、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

(2)、看乘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3)、如果彩带用了2.4米,那么彩带花了多少钱?
(估算、试做、反馈)
提问:结果为什么是两位小数而不是三位小数?明确积的末尾的0也算在的计算的位数之内。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
2、
3、4题。

2、实际应用,完成练一练的第5、6题。

学生单独列式,然后小组交流。

注意评价同伴的列式是否正确。

3、拓展。

一扇玻璃窗户的长是2.4米,宽是1.6米,每平方米的玻璃价格是48元,安装3扇这样的窗户需要多少钱?
不要求所有的学生掌握,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知识,怎样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反思】
重点强调,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教师应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讲解解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