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试题选萃
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 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
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 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 求
答
出
两
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 室 温, 打 开 铁 夹 后, 水 能 否 进 入 集 气 瓶? 为 什 么? ________________ 。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 地
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 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 A 是底面积为50 cm3、高20cm
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 为单位的刻度.B 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他们的 操作过程如下: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入水并调整 B 的高度.使A 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 处;c .将过量的 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 d .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 B 的高度使
容器A 、B 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 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操作a 中检查装置气密性
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填字母)。
A.红磷
B .木炭
C .铁粉
⑶ 往操作d 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 __________________ c m (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 结束时, 装置A 中液面刻度在11cm 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_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⑷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 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
实验。
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精品文档
-*
电10?
-■'-]
气 I I I h
精品文档
(3) 图1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 20mL 的注射器活
塞置于10mL 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
图1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 _____________ 10mL 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 刻度
处才停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
图12实验,你认为图 1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
13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 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70%。
(1)右图中A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测定空气中 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 后左
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_______ (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
算, _________ 约占21%
4.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 步的
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用放大镜会聚6V 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 梯”处的白磷上。
请回答问题。
(1)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
相比,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
1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
12)(选用容积 为45mL 的18 x 180mm 勺试管作反应容器)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指出实验中A 、B 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
(2) 图1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
11、图12实验,。
"金属
图11
图12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的体积约为其容
______ %。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精品文档
【假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
(Mg 3N 2)固体。
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 _______ 。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
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 。
⑶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
可)。
7•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
25mL 空气,
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 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 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_ % (填“ >”、“=”、
“ <”)。
造成该实
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
(填序号)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
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8.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
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