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授课教师:冯宋彻)
学号:01-0654-256 姓名:杨艳秋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通过学习在网络上学习冯宋彻老师教授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门课程,使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业素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道德人格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教师德性的养成更多依赖于教师职业生活实践中的子午修养,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同时,对进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道德品质上都有善有恶,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完人”。
而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和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出色的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教师的素质由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组成,高校教师正确
的职业道德观的建立直接影响这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爱因斯坦就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他们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高素质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为前提。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就是指品德,师德,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是值得尊敬的,正所谓“见贤思齐”,他们会在潜意识里去模仿老师,向教师看齐。
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行程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品德,身要直,心要正,说话要有修养,行为光明磊落,教师要塑造他人的灵魂,自己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这样才能塑造一个立体的人民教师的形象,给学生以积极和向上的印象。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信赖,成为一名合格的灵魂塑造者。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教师人格精神伟大的光辉闪现。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时代赋
予教育任务。
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好青年一代,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修养:
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素养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高校教师必备的首要条件,也是国家对高校教师的根本要求。
2.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
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教师的道德、情操、作风、甚至兴趣爱好的教育和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乃至终生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学生优良品德形成中表率和楷模。
教师道德修养的养成不是孤立完成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与人互相交往和影响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正所谓“见贤思齐”。
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是教师道德修养的一个好方法。
3.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渗透性和综合性的趋势,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依赖于相关学科的支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学有所长,又要广泛涉猎,做到既“专”又“博”。
4.勤奋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要想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要靠积累,坚持不懈,不畏艰苦的学习和探索。
总之,加强教师的修养不是空泛的理论,不要仅仅挂在口头上,它需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
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选择能力,从而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道德品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