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校专业建设规划与县产业相衔接,使我校职业教育能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我县经济现状,我校打造具有经济特色的丝绸工艺专业,重点建设目前人才需求量大和就读人数较多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扶持与以上专业相辅助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专业建设方案采用“1+1+2”模式,即:一个特色专业,一个重点专业,两个辅助专业。
一、各专业建设概况
(一)丝绸工艺专业
丝绸生产及深加工是我县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已经初步建成了集桑蚕饲养、蚕丝生产、丝绸加工、真丝服装、丝绸家纺为一体的特色丝绸综合产业基地,成为带动我县农业工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4年,县丝绸产业园区被《茧丝绸业发展规划》列为绢纺加工、机织绸加工和针织绸加工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区五个重点建设的丝绸工业园之一。
丝绸工艺专业2012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60人,2013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64人,成人函授41人,2014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50人,成人函授学生40人。
我校现有丝绸工艺专业中级教师2人,初级教师3人,另外外聘企业专业技术教师5人。
目前为止,该专业的专业教师基本能满足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开展。
另外我校在每个学期均安排有专业教师利用节假日
时间进驻县城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我校现有丝绸工艺专业的实训设备总价值达300万元,购置于2009年,设备已经过时,故障频出,现无法正常运转。
学校与华虹、五丰、华顺、辉明等4家大型丝绸加工企业进行了联合办学合作,同时也在以上企业建设了丝绸工艺专业的实训基地。
基地每学期均接受我校该专业学生进驻进行参观学习和顶岗实习。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现阶段,汽车已经逐渐普及,汽车越来越大众化。
县虽为小县城,但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相对较高。
县内各汽车维修、美容、保养企业林立,对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历年来报读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稳中有升,学生就业前景一片看好。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2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53人,2013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36人, 2014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73人。
我校现有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中级教师2人,初级教师3人,另外外聘企业专业技术教师3人。
目前师资培训主要是采用校本研修和驻厂实习的方式。
该专业目前拥有两个实训基地,一个为县内的荣城汽修厂,一个为桂林丰田企沃汽车公司。
两基地每年可以接收汽修专业的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
另外在师资培训方面,桂林丰田企沃汽车公司给与我校大力的支持,2014年,我校派遣4名专业教师进驻该企业进行了培训学习,教师专业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辅助专业
学校保留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并作为辅助性专业,与学校进行联合办学。
以上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部分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纹织CAD、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气设备等,本专业教师无法进行组织教学,需要与该课程相匹配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因此保有一个与以上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相辅助的专业群尤为重要。
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做好特色和重点专业的引导和宣传
目前来讲,我校的特色和重点专业的在知名度上还不够响亮。
专业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就业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尚未完全到位,社会上对专业的前景和优势了解不足。
因此专业的引导和宣传尤为必要。
另外在全日制学生招生的时候,向广大适龄学生宣传专业的内容和前景,吸引广大初中毕业生报读该专业。
争取在2016年确保两大专业宣传知识在全县范围内做到全覆盖。
(二)做好稳生和招生工作
目前在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要下力气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在引导学生做好专业的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技能,并引导学生对该专业产生良好的就业愿景,确保在校学生稳得住,学生辍学率保持在20%以下。
其次我校将确保在未来几年内能够保持招生规模。
争取到2016年确保特色和重点专业招生规模达到全日制300人,成人函授100人以上。
(三)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围绕产业的发展,我校经过多次下到企业进行专业调研。
制定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并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
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专业的课程开始必须符合企业的生产活动规律。
因此我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均与企业进行联动,由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
目前能够融合到企业生产的专业课程如:桑蚕的种植、纺织材料、制丝工艺、丝织工艺、汽车二级养护、汽车美容等。
力争到2016年制定出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课程标准。
(四)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
在目前实训基地的合作项目基础上,加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
例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选用机制项目上要加强合作,实训基地不仅仅是学生实训的场所,也应该是就业的天堂。
另外还要增加与其他新进驻的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校内闲置的设备与企业进行联合生产合作,在学生的校内实训过程中,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或者进行产品的初加工等合作。
到2016年争取再增加实训基地2个,总共可容纳实习和见习岗位在200个以上。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政府每年投入用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经费不少于10万元,因此,争取政府加大经费投入,逐年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培训的形式主要是采用驻厂实习的方式,在实际的生产中锻炼。
通过培训能够提升我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三、政策扶持
根据县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我县人民政府将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
鼓励学校面向市场需求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并取得合法收入,用于支付本校教职工开展课题研究、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的课(劳)酬,以及教师到企业管理学生实习、外聘人员、开展招生就业等方面工作的支出。
除了县财政资金划拨和学校自筹资金之外,我校丝绸工艺专业和汽车运用维修专业规划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恳请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学校
201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