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GIS中的空间数据
GIS基本功能的实现过程
文件图表
数据获取
原始数据
数据编辑 投影变换
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是GIS核心
结构化数据
空间查询 空间分析
数据输出
交互展示
存储检索
制图、表格
空间 数据库
本章内容
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1.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地理空间 常规的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 ◦ ◦ ◦
§3.GIS中的地理数学基础
地理基础是地理信息数据表示格式与规 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 ◦ 统一的地理网格坐标系 ◦ 统一的地理编码系统。
它为各种地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匹 配处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定位框架,从 而使各种地理信息和数据能够具有共同 的地理基础。
地图投影概述
A
的计算,为此,最好把地面上的点表示在平面上,采用平面坐 标系(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 由于地球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也就是说曲面上的各点不能 直接表示在平面上,因此必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 S 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任一个由地理坐标 (x,y)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它相对应的点
3 地图投影变形
由于要将不可展的地球椭球面展开成平面, 且不能有断裂,那么图形必将在某些地方被 拉伸,某些地方被压缩,因而投影变形是不 可避免的。
面积变形 角度变形 长度变形
4 地图投影分类
地图投影分类 基于投影面与球面相关位置的分类 基于投影变形的分类 基于投影方程的分类
基于投影方法的分类
4 地图投影分类
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 精确度的重要的数学 基础之一。
2 什么是地图投影?
可假设地球按比例尺缩小成一个透明的地球仪那样的球体 ,在其球心、球面或球外安放一个发光点,将地球仪上经 纬线(连同控制点及地形、地物)投影到球外的平面上, 即成为地图,如图所示:
局部投影
变形较大
投影面
2 什么是地图投影?
科学的投影方法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的经纬线网与平面 上相应的经纬线网相应的数学基础,其实质就是建立地球 椭球面上点的坐标(λ,φ)与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的 函数关系。 x f , ; 投影函数表达式 y f , .
一幅遥感影像
遥感图像解译-地貌和地质信息
地理空间信息的数字化描述方法
对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就是要使 计算机能够识别地理事物的形状,为此, 必须精确地指出空间模式如何处理、如 何显示等。在计算机内描述空间实体有 两种形式:显式描述和隐式描述。
一条河流的表示
◦ 显示表示,就是栅格中的一系列像元。 ◦ 隐式表示,是由一系列定义了始点和终点 的线及某种连接关系来描述,线的始点和 终点坐标定义为一条表示河流及其河心洲 形状的矢量
直接剥开,必然产生破 裂或褶皱,无法完整呈 现原本的地球实际形态
地图投影保证信息连续 性、完整性和可测度性
2 什么是地图投影?
简单地讲: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按 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具体来说: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经度、纬 度)表示,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 (极径、极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 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 坐标之间的关系。 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称为地图投影。
河流的显式和隐式表示
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显式描述也称栅格 数据结构,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隐式描 述也称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和矢量结构是计算机描述空间实体 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地图的矢量和栅格表示
遥感图像中信息的矢量和栅格表示
§2.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空间数据的类型 空间特征数据(定位数据)、时间属性数 据(尺度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非定 位数据)。 对于绝大部分地形信息系统的应用来说, 时间和专题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共同作 为属性特征数据,而空间特征数据和属 性特征数据统称为空间数据(或地理数 据)。
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用和维护空间数据、 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 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 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 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地理空间数据; 3)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 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4)提供有关信息,以便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元数据是使数据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它 可以用于许多方面,包括数据文档建立、数据发布、 数据浏览、数据转换等。元数据对于促进数据的管 理、使用相共享均有重要的作用。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 空间特征又称定位特征或几何特征。数据的空间 性是指这些数据反映现象的空间位臵及空间位臵关系。 通常以坐标数据形式来表示空间位臵,以拓扑关系来 表示空间位臵关系。
2、属性特征
数据的属性是指描述实体的特征,如实体的名称、 类别、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等。属性数据本身属于非 空间数据,但它是空间数据中的重要数据成分。
遥感影像对地理空间的描述
遥感影像对空间信息的描述主要是通过 不同的颜色和灰度来表示的。这是因为 地物的结构;成分、分布等的不同,其 反射光谱特性和发射光诺特性也各不相 同,传感器记录的各种地物在某一波段 的电磁辐射反射能量也各不相同,反映 在遥感影像上,则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和 灰度信息。所以说,通过遥感影像可以 获取大量的空间地物的特征信息。
数学模型
水准面
铅垂线
地球表面 大地水准面
地球椭球体
地理空间坐标系
N
确定地面点的位臵,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用地理坐标(纬度、 经度)来表示 地理坐标系
直接建立在球体上用经度和纬度表达地理对象位臵 本 以地理极(北极、南极)为极点。地理极是地轴 初 子 (地球椭球体的旋转轴)与椭球面的交点 E 含有地轴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午 子午面与地球椭球体的交线,称为经线 线 垂直地轴的平面与椭球体的交线为纬线 地理坐标是一种球面坐标,难以进行距离、方向、面积等参数
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
地球自然表面
相对抽象的面-大地水准面 地球椭球体模型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起来的地球椭球体模型
• •
扁率 α=(a-b)/b 平均椭球体——全球范围内贴合大地基准面 参考椭球体——局部范围内贴合大地基准面
1954 北京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1980 西安坐标系
二、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 3、时间特征 空间数据的时间性是指空间数据的空间特征和属性
特征随时间而变化。它们可以同时随时间变化,也可
以分别独立随时间变化。 实体随时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其变化的周期有超
短周期的、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
空间特征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重要的 特征之一,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与时间过程相结合, 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的应用价值。
第2章:GIS中的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
表征地理空间内事物的数量、质量、分 布、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形、图像、 符号、文字和数据等统称为空间(地理) 数据。 空间数据是GIS的核心,也有人称它是 GIS的血液,因为GIS操作对象是地理数 据,因此,设计和使用GIS的第一步工 作就是根据系统的功能,获取所需要的 地理数据,并创建空间数据库 。
面状要素 面状分布的地理事物很多。其分布状况并不 一样,有连续分布的,如气温、土壤等,有 不连续分布的,如森林、油田、农作物等 对于不连续分布或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分 布范围和质量特征,一般可以用面状符号表 示。 对于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数量特征及变化 趋势,常常可以用一组线状符号——等值线 表示,如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 高线等,其中等高线是以后GIS建库中经常用 到的一种数据表示方式。
点状要素
线状要素 208 25 206 206 207
街道
航线
.
20 5
20 6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Metadata可以译成元数据,是描述数据 的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中,元数据说 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扣其他有关特 征的背景信息。
元数据的主要作用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 位置 •圆锥投影 •圆柱投影 •方位投影
投影变形性质 •等角投影 •等积投影 •任意投影
线状要素 对于地面上呈线状或带状的事物如交通 线、河流、境界线、构造线等,在地图 上均用线状符号来表示。当然,对于线 状和面状实体的区分,也和地图的比例 尺有很大的关系。如河流,在小比例尺 的地图上,被表示成线状地物,而在大 比例尺的地图上,则被表示成面状地物。 通常用线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 的差别,用线状符号的尺寸变化(线宽 的变化)表示数量特征。
在地图学上,把地理空间的实体分为点、 线、面三种要素,分别用点状、线状、 面状符号来表示。具体分述如下: 点状要素。指那些占面积较小,不能按 比例尺表示,又要定位的事物。因此, 面状事物和点状事物的界限并不严格。 如居民点,在大、中比例尺地图上被表 示为面状地物,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则被 表示为点状地物。 对点状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特征,用点状 符号表示。
摊开在平面上的地球
1 为什么要进行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 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 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 图 投 影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 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 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 可展曲面,而地 图是一个平面, 当球面展开为平 面时必然产生破 裂或褶皱。“地 图投影”就是要 解决球面不可展 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