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术史练习题

中国美术史练习题

填空题:
陕西西汉霍去病墓动物石雕群,以马踏匈奴为主体,气势恢宏,是汉代纪念性雕刻的杰作。

秦汉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仰韶文化彩陶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明代出现了以表现个性为主的大写意花鸟画家,其中以陈淳和徐渭为代表。

我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从此改变了“水不
容泛,人大于山”的早期幼稚构图。

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

元代画家赵孟頫在艺术上提倡复古、书画同源。

宋代的一幅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出自王希孟之手。

清初“四僧”分别是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指的是曹仲达,吴指的是吴道子。

单项选择题:
翰林书画院始建于( B )代。

A、宋代
B、五代
C、唐代
D、魏晋
王羲之的《兰亭序》属于( C )
A、楷书
B、草书
C、行书
D、隶书
理论著作《历代名画记》的作者是( C )
A石涛B董其昌C张彦远D张大千
下列属于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器是( B )
A、鹳鱼石斧彩陶缸
B、舞蹈纹彩陶盆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哪位画家最早提出了“传神写照”理论体系( A )
A顾恺之B周肪C阎立本D吴道子
《泼墨仙人图》是以下哪位各家的作品( B )
A徐渭B梁楷C马远D郑板桥
《五牛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 A )
A、韩滉
B、曹霸
C、李成
D、韦偃
水墨山水画之祖指的是( B )
A.李思训B。

王维C,李昭道D。

范宽
.在书法方面哪位名家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 C )
A、苏轼
B、文同
C、赵佶
D、金农
理论著作《画山水序》为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 A )
A、宗炳
B、范宽
C、李成
D、关仝
在我国的画坛上,用线被称为“铁丝描”的是哪一位名家( C )
A.吴道子
B.李公麟
C.顾凯之
D.周昉
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 A )
A、郭熙
B、范宽
C、李成
D、关仝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 B )的作品。

A、周文矩
B、顾闳中
C、吴道子
D、阎立本
被美术史家称为“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杰作”指的是哪一幅作品( A )
A 清明上河图B流民图C五马图D听瀑图
在美术史上,被誉为“画圣”的是( C )
A、张择端
B、李成
C、吴道子
D、范宽.
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青铜器是( A )
A、二里头青铜爵
B、司母戊大方鼎
C、大编钟
D、人面方尊.
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特的画科是在哪一时期形成的( B )
A、魏晋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我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 A )
A.秦汉
B.魏晋
C.唐代
D.清代
理论著作《历代名画记》的作者是( C )
A、石涛
B、董其昌
C、张彦远
D、张大千
'金陵八家"中成就最高的是( B )
A、高岑
B、龚贤
C、吴宏
D、邹喆
判断题:
“一角”“半边”是北宋山水画的构图风格。

(南宋)(×)
青铜器出现于夏代。

(√)
南宋时期,多用“大斧劈皴”画山石的画家是夏圭。

(马远)(×)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宋代文同的艺术主张。

(苏轼)(×)
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最早提出者是宋代的郭熙。

(√)
“借古以开今”是清初“四王”提出的艺术主张。

(石涛)(×)
我国四大石窟中以壁画著称的是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仙人出行。

(引魂升天)(×)
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王蒙。

(√)
多项选择题:
“六朝三杰”是指( A B D)
A.陆探微
B. 张僧繇
C. 宗炳
D. 顾恺之
石涛的艺术主张有( A B D )。

A、借古以开今
B、我用无法
C、日夕临摹,宛若古人
D、搜尽奇峰打草稿
下面是青绿山水画家的有( A B C D )。

A、王希孟
B、展子虔
C、李思训
D、李昭道
下列属于顾恺之作品的是( A C)。

A、洛神赋图
B、职贡图
C、女史箴图
D、历代帝王图
下面画家中是海上画派的有( A B C)。

A、吴昌硕
B、任伯年
C、虚谷
D、齐白石
属于我国四大石窟的有( A C D )。

A、云冈石窟
B、克孜尔千佛洞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五代时期属于北派山水的画家是(B C )。

A.董源
B. 荆浩
C. 关仝
D. 巨然
简答题:
怎样评价“四王”与“四僧”?
清时的王时敏、王原祁、王翚、王鉴,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若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

艺术风格和手法迎合当道者支持,为正统派。

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变,追求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为另一创新派。

谢赫的“六法论”。

谢赫是东晋的绘画理论家,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

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元四家的艺术特色。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的合称。

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

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

但情感上多流于伤感、淡泊、孤独,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爱好。

论述:
试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最有影响的部分。

他把佛教“北宗”的所谓“渐修”与南宗的所谓“顿悟”套用到绘画
风格的内涵里去分析。

在董其昌看来,属于文人画派的绘画是一
般人学不到的,是“顿悟”的潜在灵感的体现。

而属于北宗的工细画风是“渐修”的结果,只要苦练而无天趣可言。

很明显在“南北宗论”里他是有意推崇表达文人世界观审美意趣的水墨写意画风的。

“南北宗论”是时代艺术思潮中的产物,虽然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应该肯定的是,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

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鉴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

其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