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在中国,作为一个汉族人中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大学生,个人而言,相对于其他宗教,我对佛教有更多一些的了解。

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

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说: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

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

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

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

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

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

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从网上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解释: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

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

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

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在课堂上,我对于老师讲述的相关佛教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教的八正道。

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下来,就用我粗浅的认识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佛教。

在我看来,整个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看来都表现出昌盛的一面。

毕竟在中国虽然不禁止宗教信仰,但也没有大规模的对宗教进行宣传。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其他宗教,然而在这许许多多的宗教中,甚至连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大。

佛教起源至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三千年中,佛教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在日常中的许许多多事物均是来自于佛教文化。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平日中我们所讲到的大千世界即是来源于佛教用语,指的便是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三界六道,甚至在动画片中都对于佛教思想有所涉及,例如《霍顿与无名氏》就表露出了一沙一世界的思想。

同样从网上容易得知,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于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

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

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

当时人们对佛教极端狂热,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

在这样的狂热下,唐朝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今天,而且唐朝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类似于佛教在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我就不再多赘述。

然而万事万物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
武灭佛”。

首先是魏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有众十余万人。

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

崔浩趁机劝魏太武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

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其次是北周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于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

”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最后,唐武宗会昌发起的会昌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据日僧圆仁目击记述,山东、河北一带的寺院,到处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的景象。

在江南地区,也是“刹宇颓废,积有年所”的状况。

其后不久,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对佛教又是一次冲击。

由于寺院经济被削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遭毁,经籍散佚,致使佛教宗派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

经历了繁荣昌盛,也经历了“灭佛”的坎坷,当今的佛教也算是在太平中稳步向前。

根据我的认识,我认为佛教如果想要继续稳妥的发展下去是有前提的,简单说来就是根据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针对以往博大的佛教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佛教很可能成为所谓“传统”的牺牲品。

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格外的机遇,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视野。

是我们有能力对传统加以审视,进行甄别。

不论如何,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支持一个人有一些信仰。

就好像部分外国人,据我所知,因为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中有告诫信徒们不可偷窃,否则会有因果报应而选择遵纪守法。

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宗教信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如何的角色,宗教信仰又是如何对一个人起到约束作用的,但就我对于宗教的认识,我觉得大体上宗教中的很多教义对于生活是有所启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宗教是值得被保护的重要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佛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