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检测题一、单选题1.Na2O+H2O=2NaOH的反应类型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据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可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对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3 B.质子数是3 C.中子数是1 D.电子数是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B.0.5molO3与11.2LO3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分子总数为NA 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4.与1.8 g H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 H2SO4是()A.9.8 g B.19.6 gC.0.15 mol D.0.2 mol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mol 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0 .5 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 11.2L 6.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 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 AB.12 g 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C.28 g 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 N AD.1 L1 mol/L的NH4CI溶液中NH4+和Cl-的数目均为NA7.将淀粉与KCl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A.加入碘水不变色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碘水变蓝色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墨水、豆浆都属于胶体B.Na2O、MgO、Mn2O7均为碱性氧化物C.氨水、醋酸都属于纯净物D.SO2、N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摩尔质量为28gB.1mol·L-1 NaOH溶液中所含有Na+数目为NAC.8g NH4NO3中含有0.2mol N原子D.0.5mol H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8gCO和C2H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1.2L辛烷(汽油的主要成分)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0mol·L-1CH3COOH(少部分电离)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AD.1molNH4+所含的电总数为11NA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于托盘天平的托盘上,将 NaOH 固体放在左盘称量 4.0 gB.制 Fe(OH)3胶体时,将 FeCl3溶液加入到水中,再加热煮沸一段时间C.做蒸发实验时,可将蒸发皿中溶液蒸干得固体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分离煤油和水可采用分液的方法③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可以证明含硫酸根④可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KCl溶液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3.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二、实验题14.FeCl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媒染剂。

某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制备无水FeCl2。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反应2FeCl3+C6H5Cl→2FeCl2+C6H4Cl2+HCl制取无水FeCl2并测定FeCl3的转化率。

按上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32.5g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

打开K1、K2,关闭K3,通一段时间H2后关闭K2,控制三颈烧瓶内反应温度在128-139℃,反应一段时间。

反应完成后打开K2再通氢气一段时间。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

②反应后再通入H2的目的是______。

③冷却实验装置,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过滤、用苯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回收滤液中C6H5Cl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④反应后将锥形瓶中溶液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配溶液,用0.4mol•L-1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23.60mL,则氯化铁的转化率为______。

(2)打开K1、K3,关闭K2,通氢气与氯化铁反应制取无水FeCl2。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实验制得FeCl2后并防止氧化的操作是______。

③请指出该制备方法的缺点______。

15.I.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该操作中,不能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A.苯 B.酒精 C.CCl4D.汽油若选择密度小于水的试剂从碘水中提取碘时,充分振荡,静置后,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

(2)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冷凝水由_____(填“a”或“b”)口通入.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450mL,根据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容量瓶中有少许蒸馏水,则所配的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6.用18 mol·L-1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1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④转移、洗涤,⑤定容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__(填字母)。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

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17.X、Y、Z三种物质有如下的转化关系:试推断:()1X、Z的化学式分别为:X______,Z______.()2试剂甲为______溶液.18.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 KCl 和 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

(2)试剂 a 是_____(填化学式),试剂 b 是_____,固体 B 是_____(填名称)。

(3)加入试剂 a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加入试剂 b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 (填“能”或“不能”)。

若不能,应如何改进?_____。

(若能,此问不用回答)(5)检验沉淀 A1已洗净的方法:_____。

四、计算题19.已知3.25g金属Zn恰好与250mL某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计算:(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2)标准状况下,该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

_____________20.(1)1mol H2SO4中约含有______个H2SO4,______mol H ,______mol O;(2)9.03×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L,质量是是______克。

(3)在100mL2mol/LH2SO4溶液中,H2SO4的质量是______克。

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4)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C 4.A 5.C 6.C 7.D 8.A 9.C 10.A 11.D 12.B 13.D14.球形冷凝管 无水CaCl 2(或硅胶、P 2O 5) 将反应器中的HCl 气体全部排入到锥形瓶内,使其被充分吸收 蒸馏滤液,并收集132℃的馏分 94.4% H 2+2FeCl 32FeCl 2 +2HCl 先熄灭酒精灯,再继续通入氢气一段时间 氯化铁易升华,转化率低;导管易堵塞15. D B 萃取(或萃取分液) B 无色 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 b 蒸馏烧瓶支管口 A C 烧杯 玻璃棒 B C E 2.0 无影响16.16.7 mL B 先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继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塞紧瓶塞,倒转摇匀 偏小 无影响 偏小 偏大17.4CuSO ; 2CuCl ; 2BaCl18.溶解 过滤 K 2CO 3 盐酸 氯化钡 K 2CO 3+BaCl 2=BaCO 3↓+2KClBaCO 3+2HCl=BaCl 2+CO 2↑+H 2O 不能 应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 19.0.4mol/L 1.12L20.6.02×1023 2 4 1.5 33.6 66 19.6 4 mol.L -1 11.8 mol.L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