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学与环境适于脑的结构。已有的脑科学研究充分证明:
[21
10—4
学习是大脑最自然的功能,并且脑的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都是无穷的。研究脑的学习理论专家凯因夫妇和杰森都认 为.基于脑的学习是指承认脑有意义学习的规律,并根据 脑的自然学习规律来组织教学。因此,基于脑的教育是一 种基于人脑的结构与功能的教育理论。只有了解脑的学习 76
注释: [1][6][7][12]雷纳特・N・凯恩,等.创设联结:教学 与人脑(M].吕林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11] [14]吕林海.学习与教学:一种基于脑的解读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 [3][5]约翰・D・布兰斯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
00000
脑科学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游永永罗琬华
[摘要]基于脑科学的教学理论正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基于脑的学习及原则等理 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对其应用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脑的学习 学习原则 物理教学
近20年来.各种脑成像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脑 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迅速发展。建立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最 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基于脑的学习与教学的探讨正在世界 范围内广泛兴起。脑科学与教育的关系,已成为当今学术 界关注的热点研究主题。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 可以提高学教学的效率。为解决各种学习与认知过程提供 科学的原理与依据。教育的科学化离不开对脑的研究和对 认知科学的研究,应用脑科学理论来促进教学、推进素质 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一、基于脑的教育
“基于脑的教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是旨在将 有关人脑学习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引入教育中的一种理论与 实践.也称之为“基于脑的学习”或“适于脑的学习”。20 世纪80年代初,列斯力・哈特(Leslie Hart)首先提出“基 于脑的学习”这一术语,他把教育分为“与脑兼容的” (brain—compatible)和“与脑对抗的”(brain—antagonistic) 教育。…他认为,学校没有效率是因为学校不了解突触与 神经递质的化学构成,没有把脑看作是学习的器官,使教
(游永永。罗琬华: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 庆404100责任编辑:洪淑媛)
圃
万方数据
脑科学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游永永, 罗琬华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重庆404100 教育导刊(上半月)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3(12)
效的.并且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图3所示的是脑科学研 究的一个成果。研究发现,[”]对于一个讲座,以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24/J、时以后学生只能获得5%的信息;如果 增加阅读,可以获得10%;如果视听结合,能获得20%;如 果教师做一个示范,能获得30%;如果学生间讨论,能获得 50%:如果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能获得75%;如果教师要 学生上去讲这个问题,学生要做一个准备,这时能获得 90%。另外,脑的学习具有社会性(原则2),学习是追求社 会性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提供这种需求的学习内容、学 习活动是激发学习者学习欲望的强大动力。合作学习、榜 样学习是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物
77
万方数据
0 0 90 0
明在知识领域里学习者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据 此,在教学设计中,从物理的核心概念或主题进行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零碎的知识,建立思维导图,使 知识更具结构化,掌握的更牢固,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图2 是作者给出的弹力概念的思维导图例子。
理教学中可以开展基于问题的教学,组织合作学习,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高效课堂。
[5
意义建构是大脑最核心的功能,作为学习器官的大脑,始 终在为其所经验的事情赋予意义,这种“赋予”本质上就 是一种近乎自然、近乎本能地对信息意义的加工、建构与 创造。…]脑科学认为新知识必须与以往旧知识相关联, 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只有学生自己获得加工的经验,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所以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教学内容 的意义性、学习内容的必要性。当所获得的信息、感觉意 义和深层意义聚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真正的有意义知识, 这样的知识就与大脑中已有知识具有整体上的契合。 创设联结,就是要创设与学生旧知识、旧经验相关的 情境,把新内容镶嵌在旧知识中。如在动量定理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鸡蛋分别落在水泥地面和盛满纸屑的纸框里的演 示实验,以及跳高、跳远中起跳点和下落点硬度的不同等 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分析牛顿定律在解 决碰撞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将这两种 方式结合起来,既找到了物理课堂的生活起点,激发了学 习的动力,又对新旧知识关系的厘定,从理论和实际两个 角度明确动量定理的研究主题。 (四)创建认知地图,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与提升。注意 整体性与脉络性 脑科学研究认为人至少有两套不同类型的记忆:一套 空间记忆系统(位置记忆系统)和一套进行机械学习的系 统(分类记忆系统) (原则9),当事实和技能镶嵌在自然
[10]
视觉刺激的有无或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他感官对信息的接 受。采取直观化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视觉效果或通 过直观化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心理表象。当这些引发视觉 或心理表象的刺激达到足够量时,将这一刺激转移到其他 感觉中枢,从而促使其他感官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对事物 的认知,扩大学生接受信息的广泛性和全面性。脑科学研 究还表明: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ydk201312024.aspx
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高文.学习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M].广州:广东教育出 版社.2007. [8]刘力.学与教的变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9]
[10]
[13]吕林海.意义建构与整体学习:基于脑的学
习与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15](16]王允庆.基--7-1涪的学习规律是什么样的[J].基 础教育论坛.2012(5).
万方数据
00 00 0
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启示
隐认知、长时记忆、自动过程、程序记忆、语义记忆等) 总是找机会发挥作用。 [93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并优化
脑学习原则及特征对学科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基 于此,笔者根据物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为改进教师的 教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提出几点启示。 (一)采取直观教学的教学策略。调动多元感官,增强 感知和理解效果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了大脑的“光强化效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空间记忆中时,我们就能最佳地理解和记忆(原则10)。 位置系统利用了分类系统的内存。位置系统与分类系统之 间通过自然地相互作用来产生意义。” m3基于脑的学习观
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整体学习,
。_133它强调基于脑的学
习所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情境性等特性。而思维导图 是一种帮助大脑进行全方位思考的图形,它直观形象地阐
综上所述,从脑科学视角来研究教育,注重将脑科学 研究成果转化到教育理论中去,为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提供
图2弹力的思维导图
了科学的基础,也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决策者和实践者指 明了方向.使教育更具有效性和科学化。
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 识结构.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件而难以发挥其各 自的功能。It41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零 碎的知识构建思维导图,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 系。 (五)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 脑科学研究表明:053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有意义、高
3脑具有并行加工机制.可以同时处理来自不
同感觉通道的外界刺激。研究发现,对于同一学习任务, 多感觉通道在信息输入导致脑激活区域的数量和面积比单 一感觉通道时强得多。 基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教 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直观地看、听、摸、尝以及动手操 作,或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真正促进学生大脑中各类不同 功能的纵向神经系统的发展。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和理解水平。 (二)优化学习环境、营造放松且具有挑战性的情感氛 围。创造高效物理课堂 脑科学研究发现,情感与认知实际上是相互渗透与相 互塑造的。 [6j有意义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应至少具备两个
特征:一是一个放松的神经系统和在心理、情感和身体水 平上运作的安全感与放松感;二是学生的自我驱动,这对 于扩展那些不仅限于浅层知识层面的知识是关键的。 ㈣情
感氛围是通过相互尊重和彼此接受而获得支持并以此为标 志。大脑对于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最感兴趣。教师 不可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结构,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挑战性 任务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给学生创设一种放松且具有 高挑战的氛围,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极大地调动积 极情绪,开发学习潜能。 此外,脑科学研究证实了人类内隐学习的存在及其具 有无意识特征。183大脑的这些具有无意识的心智过程(内
【4]即
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环境濡染作用。教师要做到:一是注 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外显教学,二是可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 作、表情、语言风格、气质风格、价值倾向、理想信念等, 以不自觉的、非逻辑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实现师生 间的情感共鸣,创造高效物理课堂。 (三)创设联结,达到意义建构 基于脑的学习理论最核心的一个理念是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