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同学们,这一学期大家读了好多书吧,就让我们在下面的竞赛中大显身手吧!
一、考考你: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
1、神话传说中射掉天上九个太阳的是夸父。
()
2、蟋蟀盖房子是在秋天初寒的时候。
()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苏轼。
()
4、“草船借箭”是《水浒传》的故事。
()
5、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松、竹、梅。
()
二、品悟语句。
(20分)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这句话中是写鸟的形态、颜色,
是写鸟的动作,这句话写了鸟的不一,各异,千姿百态。
(6分)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
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还有葡萄灰,茄子紫……
句中描写色彩变化的遣词很有特色,照样子写几个(9分):
红彤彤:
半紫半黄:
葡萄灰:
3、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5分)
句中“梅花”指的是。
把比做
,表达了作者。
三、课文品读。
(20分)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xiāo);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1、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选填序号)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第三自然段写了鹅的叫声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还采用了写
法突出鹅的叫声这一特点。
4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养鹅等于养狗?请用“”画出相关句子。
2分
4、在下列句中填上含有“然”的词语。
8分
(1)凡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如此。
(2)今天()下着雨,已经下了快一个星期了,天气()
没有一点转晴的迹象。
5、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句,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1+1+2分
四、拓展阅读。
(50分)
(一)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急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救了火柴。
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
火柴抬头对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
风回答:“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您扼杀了我短暂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4分
惋惜:
灰飞烟灭:
3、短文反映了火柴什么样的品质?2分()
(1)好出风头,想炫耀自己。
(2)忘恩负义,别人救了它,还不领情。
(3)有牺牲精神,为了照亮别人,不惜毁灭自己。
(4)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不识好人心。
4、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像火柴这样的人或物吗?4分(写出两个)
、。
5、风婆婆为火柴即将被烧掉而感到惋惜,把火柴吹灭了,你觉得对不对?为什么?3分
(二)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
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不愁吃()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
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
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街上没有鱼卖。
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
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赚了钱,()上了老鼠的当。
”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7分
(1)费:a、费用b、花费c、复杂,不容易
费事()破费()费工夫()
(2)头:a、人身器官的一部分b:物品多出部分c:头目d:第一
e:量词
一头羊()头领()梳头()铅笔头()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4分
近义词()—()反义词()—()
3、在第4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分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3分
因为…所以…虽然…却…虽然…但是……
5、阅读短文填空。
10分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于是就。
“敲竹杠”文中指;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这句话中“敌”指;“友”指。
“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这句话中的“敌”指;“友”指。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
(4)因为,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附答案
一、×、√、×、×、√
二、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叫,飞,扑;大小、颜色、动作。
2、略
3、猫的脚印、猫的脚印、小梅花、对猫的喜爱。
三、1、 A
2、大、凶;对比
3、(第三句)
4、(1)必然果然(2)依然仍然
5、中心、过渡、承上启下
四、(一)1、略2、对某事感到很可惜;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
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3、(3);
4、略;
5、略(言之有理即可)
(二)1、(1)c a b (2) e c a b
2、明白(醒悟)敌(友)
3、,:“,?”:“,,。
,,?……”
4、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虽然……却……。
5、(1)不明白、敲竹杠、抬高鱼的价钱、上了老鼠的当。
(2)猫、老鼠、老鼠、猫
(3)老鼠给猫送鱼。
(4)猫有鱼吃不去捉老鼠了
6、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分清敌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