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真气运行法部分常见疑问

自学真气运行法部分常见疑问

自学真气运行法部分常见疑问参考(陈山水)
每个人情况不同,每个问题需认真对待。

强烈建议自学者写日记!论坛网友间交流可供参考,请勿当成标准!
首先自学者要看相关书籍,看过书后再看以下说明,具体书上操作这里不重复了。

1、
第一步常见错误,由于外部网络上最流行的资料是呼气时意念从喉部经过,是错误的,部分人照此练习会出现喉部及胸部不适,也有部分人照此练习练成的。

书上说“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部分人对“趋向”理解有误,也从喉咙里过。

最好意念不用研究具体路线,如果非要有个路线,也是从身体外面。

“意念在身体外好像随着鼻子呼出的气,到达心窝部”这个操作虽然不正确,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容易理解些。

更简单操作可以在呼气的时候,意念直接想着心窝部,没有路线。

按照“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操作最正确,后面的方法只是针对部分操作不适的一种调节。

2、
第二步的方法基本自学者都理解有误,但大部分人练错了也能练成,达到气沉丹田。

意息相随是意念随呼气或者真气,真气没动时只是意念随呼气到达下丹田,真气下行时意念随真气及呼气,不是意念控制真气,仅仅是意念走或跟随。

这时意念是从身体里经络上过。

以后练也一样,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用意念主观控制真气(不可主观导引真气)!!!对
于这一步确实掌握困难的,可以跳过此步,直接守下丹田。

练和不练这一步的区别就是时间上稍快稍慢的区别,不用担心其它。

3、
第三步很多人练时反应弱了,或者没有以前强,以为第一二步基础没打好,又退回去练第一二步。

出现这类情况建议守住下丹田,不要来回调整。

来回调整会延续通督时间,没其他影响。

4、
第四步,自学者需认真看书上介绍的相关反应,如心肺系统有问题建议有条件最好面授。

如果对于提肛和目视顶的操作前提不明白,就不要随便去操作,守好下丹田。

不明白“勿忘”内涵的自学者守好下丹田就可以了。

5、
第五步,对于搞不清守哪个丹田的自学者,守好下丹田就可以了,女性特殊阶段例外。

最正确的守丹田的操作: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下丹田。

不明白“有意无意”的自学者,可参考理解怎么轻守、越轻越好。

注意不可以意守病灶,不要把头部病灶反应当成什么玄妙了。

守上丹田是有前提的,搞不清楚就一直守下丹田。

第五步,时间就是方法。

有些情况不同练法不同,简单说下,实际情况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有时也复杂:a、呼气有意无意止于下丹田(女性特殊阶段可改守鼻尖)。

b、能体会到内呼吸了,就不管外呼吸了,内呼吸有意无意止于丹田。

c、有时体会不到呼吸了或者胎息了,就不用管呼吸了,一直有意无意守着下丹田。

d、到一定阶段了可以轻守上丹
田。

e、有时入静入定了,丹田也找不到了,就不管丹田了,保持静定的状态。

有些人是臆想出的类似胎息、入静、入定等现象,要避免臆想,还有一些个别其他原因,最好是练功中自然达到这些境界。

对于极少数逻辑判断能力不强的学友(看到不同说法就不会判断、迷惑了),初期是不适合网络上‘多方交流互动式’学习的。

对于练功方面总是疑问很多的建议参加面授或者本论坛咨询,自学练到一半时不要去东问西问,东问西问通常会使疑惑者更迷糊,有时经验有限的热心者的帮助也可能会出现误导,有时适合他人的一些调整不一定适合另外的个别人,要慎重。

能进入第三步就算成功一大半了,剩下主要看时间,当然还有一些相关注意事项,请参看有关书籍。

面授学习的环境才最具价值。

找对老师,树立正确的第一认识也很重要。

特别注意事项:
A.如出现自发动(无法主观控制的动作),无论动作大小,必须调整,不可顺其自然!初期可心里反复默念:我要静下来......通常自发动慢慢会停止。

如果心里默念无效果,“自发动刚刚要出现的初期就搓手搓脸梳头收功,活动十几分钟后再继续静坐”反复如此操作,通常要花一段时间,自发动就会得到控制。

不要认为自发动有利调病就不加调整!
B.
情绪波动时就不要练静功(如生气时),可采取散步等方法缓解平复情绪后再练。

如果在静坐过程中受到惊吓,导致情绪波动,反而需要再多坐几分钟,使情绪平复后再收功,注意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