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九章学习策略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
A.有意识记B.多种感官参与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划线2.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
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3.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的是( )。
A.丹瑟洛B.尼斯比特C.皮连生D.鲍斯菲尔德7.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8.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9.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10.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
A.讲演慢一点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划线B.记笔记C.列提纲D.画关系图2.元认知知识包括(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E.对教师的认识3.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
A.先高后低B.先低后高C.中间低两头高D.中间高两头低E.白天高晚上低4.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
A.流通的空气B.适宜的温度C.空间范围D.室内布置7.如何教学生划线( )。
A.要解释在一个段落中什么是重要的B.教学生谨慎地划线,也许只划一到两个句子C.教学生复习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划线部分D.教学生一些圈点批注的方法8.如何做关系图( )。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D.一般从左向右展开,用箭头连接各步9.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 )。
A.系统结构图B.模型图C.层次结构图D.流程图10.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对注意加以跟踪B.设置学习目标C.浏览阅读材料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三、填空题1.在学习中,_________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2.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_________。
3.精细加工强调在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________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4.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_________作用和增效作用。
5.列提纲时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但其效果取决于_________。
6.网络关系图,目前,人们将它称为_________,在学习、_________和_________中加以广泛利用。
7.___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8.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_________。
9.学习策略的使用依赖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充分发挥。
四、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2.复述策略3.合作学习4.生成性学习五、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2.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3.简述如何运用复述策略。
4.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
5.谈谈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六、论述题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2.C 【解析】形象联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
3.A 【解析】略。
4.B 【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5.D 【解析】由复述策略的定义可知。
6.D 【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7.A 【解析】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3.ABD 【解析】学习时,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4.ABCD 【解析】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
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5.ABCD 【解析】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领会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6.ABCD 【解析】以上选择均为学习策略的特征,E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
7.ABCD 【解析】划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以上选项均为教学生划线的要求。
8.ABC 【解析】D项是流程图的要求。
9.CD 【解析】双向图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10.BCDE 【解析】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三、填空题1.复述2.视觉想象3.背景知识的多少4.变通5.概括性条理性学习者是如何使用它的6.概念图教学测评7.随意识记8.具体情况9.学生主动性能动性10.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11.集中注意领会监控12.整体识记分段识记13.编简14.一览表双向表15.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四、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3.合作学习: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
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
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
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内化性原则。
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
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
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5)有效的监控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3.【答案要点】(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划线。
4.【答案要点】(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5.【答案要点】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程序化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1)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
(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
(3)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指导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保持。
(2)程序化训练模式。
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
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
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
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
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5)合作学习模式。
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
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