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信息产业是指集信息、通信、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提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并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渗透式发展的集群化的产业。

现代信息产业突破了原来信息产业的各方面孤立的发展,把信息,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联系起来,并与娱乐产业相挂钩所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信息网络。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现代信息产业因其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渐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占据了主角位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信息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资源消耗量少、科技含有量高、创新驱动力强等特点,是实施产业联动、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着力点。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建成创新型城市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信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1.1信息产业的概念和分类信息产业是信息经济的核心,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始终处于一个较大的、分化的、动态的过程,加上各国的产业结构不同,对信息产业的理解必然也存在差异,准确定义信息产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信息产业的界定尚无同一的标准。

目前,根据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即狭义的信息产业和广义的信息产业。

所谓的狭义信息产业的观点,以日本对信息产业结构的划分为代表。

这种观点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信息技术产业,它是生产信息技术产品、提供信息劳动资料的产业,具体包括:信息机器产业、软件业、提供信息媒介等。

第二类,信息商品化产业。

它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代理社会、企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化活动的产业,具体包括:传媒业、出版业、数据库业、咨询业、代理人业、教育业等。

二是广义信息产业。

广义信息产业的观点以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分类体系为代表。

其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逐一识别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分类体系。

按照这一分类体系,信息产业被划分为所谓的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一级信息部门是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制造、电信、印刷、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宣传、会计工作、教育等;二级信息部门是信息生产者、政府公共部门和一切私人企业管理部门。

本文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信息产业是以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从事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与服务的产业群体。

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为信息服务业提供设备和技术的部门,在我国最能代表信息技术产业的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信息服务业是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的。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

信息服务业是从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

信息服务业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

对生产与消费的带动作用大,产业关联度高,发展信息服务业有助于扩大信息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和增加对信息用户的供给。

现代信息产业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关联度和渗透性上,对其它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产业本身发展速度快,产业规模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征为信息和通信的可获得性,表现在城市的图书馆系统、信息和交通设施中。

城市作为信息交流中心,其信息密集度越高,城市中的个人和机构就越容易了解城市内外创新活动的最新发展和具体实践。

1.2 信息产业的特点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快速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具有许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产业所具有的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创新能力。

信息产业对创新系统的建立起到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于信息产业的特征,复旦大学的博士李怡(2005)指出信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八个特点:l、信息产业是一个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复合型的产业。

2、信息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

3、信息产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的产业。

4、信息产业是一个高R&D投入的产业。

5、信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型产业。

6、信息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

7、信息产业是一个环保的产业,但电子垃圾的威胁不容忽视。

8、信息产业是一个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

同济大学许华芳(2006)对信息产业特点的界定中对信息产业的突出基本特征总结为:l、技术和资本密集,创新与风险并存2、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低。

3、研制开发投资高,生产制造成本低。

4、研制开发投资高,生产制造成本相对低。

需求方规模经济效益突出5、对标准的高度依赖6、高渗透性。

张洪(2000)在《现代信息产业特征研究》中给出了现代信息产业的十大特征:l、信息产业是战略性的领头型产业。

2、信息产业是渗透性强、关联度高的带动型产业。

3、信息产业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4、信息产业是技术更新最快的创新型产业。

5、信息产业是需求广、增长快的新兴产业。

6、信息产业是产出效益高的高增值型产业。

7、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和高风险型产业。

8、信息产业是高竞争型产业。

9、信息产业是高就业型产业。

lO、信息产业是省资源、低能耗、少公害的新型产业。

2信息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 指的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存贮、传播及其相关服务的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1 信息产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科技进步并且产业化的结果,其发展程度与一国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对提高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进入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提升,它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核心因素之一,且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2.2信息产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随着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城市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也相应不同。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社会开始步人信息化社会。

伴随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到来,世界许多城市的制造业逐渐地向外扩散和转移,取而代之的是迅速崛起的信息产业。

即使保留在中心城市的高科技制造业,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

由于信息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具有替代物资和能源的作用,信息产业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创造了巨大的效益,成为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2.3 信息产业是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与信息产业密不可分,信息产业从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信息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克服时空上的差异与局限,因此,信息产业在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使环境保护变得更为经济,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信息服务是现代经济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任何一个经济中心城市,都是其所辐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由于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关键性的战略资源,因而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群带及其区域的辐射逐步转变为信息流型辐射。

中心城市由以制造业为主体逐步转变为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

许多从事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贮、传播的机构在中心城市中迅速发展。

中心城市在功能上发生了转换,即由制造中心功能转换为信息中心功能,由物流中心功能转换为信息流中心功能。

现代经济中心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信息服务。

主要是提供各种融资、投资信息,开展相关服务;二是商贸信息服务。

主要是提供各种产品、原材料供求信息、市场动态以及相关的商贸服务;三是科技信息服务。

包括提供最新科技动态、科技资料、各种专利产品资料、科技人才等。

3信息产业对城市的影响3.1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已完成了工业经济形态向服务型经济形态的转换,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

8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每年快速递增,远远超过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总和,产业结构效益高,各次产业比较协调。

因为信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催化性。

信息产业赖以生存的信息技术能渗透到其他各个部门,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传统产业明显带着信息化的痕迹。

信息渗透到农业中产生精细农业,渗透到制造业中构成了多种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部分,渗透到教育中构成了现代的远程教育系统,而商业中最时髦的就是电子商务。

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使城市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2 信息产业对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影响目前, 西方发达国家已处于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 城市的主要功能也由聚集经济功能转变为信息经济功能, 即城市由生产型转入经营服务型, 其活动过程是高信息、高技术的复杂脑力劳动, 不再需要像传统制造业那样, 必须在一定区域集聚大量劳动力进行面对面的生产。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导致产业空间布局的进一步变化, 如信息产业占用空间小, 可以不必在平面上扩展而向高空发展, 信息产业对运输的区位要求不高, 趋向靠近信息网络发达区和智力资源密集区, 以获得信息效益。

尽管有这些变化,后工业社会城市的生产功能仍是存在和强大的。

因此, 城市的各种活动表现出分散化和中心化的结合, 城市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在后工业社会,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3.2.1 CBD 出现新的发展趋势CBD 一般被认为是城市发展与繁荣的标志,在城市经济和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是城市商务活动中心、购物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

CBD 的形成,是基于可达性而产生对特定地段土地的竞争需求,竞争导致地价峰值,使开发强度达到全市的峰值。

CBD 外化表现为一种城市的人工景观,但其背后是城市功能、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造就了今日的CBD。

进入80 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逐渐显现出西欧、北美、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不仅把世界各国引入愈演愈烈的全球范围的竞争, 而且在无形贸易的地位日益上升的条件下, 将经济竞争变成一场国际大都市CBD 的发展竞争, 并使CBD 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 1) CBD 职能升级, 国际商务办公在CBD 职能转变及规模扩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新兴的国际性CBD 不断崛起, 例如, 由于东京CBD 的地价遥居世界各大都市之首, 一些西方公司退出东京, 取向香港或新加坡。

( 2)高等级办公机构继续向CBD聚集, 而低等级办公机构则不断外迁。

与此同时,CBD圈内就业机会的增加会超过城市其他地区, 就业人员的素质层次也将是最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