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学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

一、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及步骤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图和构件详图。

1.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看图名、比例。

图名常用1—1断面、2—2断面……或用基础代号表示。

读图时先用基础详图的名字(1—1或2—2等)去对应基础平面的位置,了解这是哪一道基础上的断面;2)看基础断面图中轴线及其编号。

如果该基础断面适用于多道基础的断面,则轴线的圆圈内可不予编号;3)看基础断面各部分详细尺寸和室内外底面、基础底面的标高。

如基础厚度、大放脚的尺寸、基础的底宽尺寸以及它们与轴线的相对位置尺寸。

从基础底面标高可了解基础的埋置深度;4)看基础断面图中基础梁的高、宽或标高及配筋;5)看施工说明等。

了解对基础的施工要求。

2.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查看图名、比例;2)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保持一致;3)与建筑图配合,明确各柱的编号、数量及位置;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5)根据各柱的编号,查阅图中截面标注或柱表,明确柱的标高、截面尺寸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如纵向钢筋连接的方式、位置和搭接长度、弯折要求、柱头锚固要求、箍筋加密区的范围)。

3.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查看图名、比例;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图、基础平面图保持一致;3)与建筑图配合,明确各段剪力墙的暗柱和端柱的编号、数量及位置、墙身的编号和长度、洞口的定位尺寸;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5)所有洞口的上方必须设置连梁,如剪力墙洞口编号,连梁的编号应与剪力墙洞口编号相对应。

根据连梁的编号,査阅剪力墙梁表或图中标注,明确连梁的截面尺寸、标高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如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箍筋的位置要求等);6)根据各段剪力墙端柱、暗柱和小墙肢的编号,查阅剪力墙柱表或图中截面标注等,明确暗柱、端柱和小墙肢的截面尺寸、标高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注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如箍筋加密区的范围、纵向钢筋连接的方式、位置和搭接长度、弯折要求、柱头锚固要求);7)根据各段剪力墙身的编号,查阅剪力墙身表或图中标注,明确剪力墙身的厚度、标高和配筋情况。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和拉筋的构造要求(如水平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弯折要求;竖向钢筋连接的方式、位置和搭接长度、弯折和锚固要求);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下向上会有变化,同一楼层柱、墙和梁、板的混凝土可能也有所不同,应格外注意。

4.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查看图名、比例。

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图、剪力墙施工图、柱施工图保持一致;3)与建筑配合,明确梁的编号、数量和布置。

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他要求。

5)根据梁的编号,查阅图中标注或截面标注,明确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标高。

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箍筋和吊筋的构造要求(如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切断位置、弯折要求和连接方式、搭接长度等;箍筋加密区的范围;附加箍筋、吊筋的构造)。

5.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查看图名、比例。

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须与建筑图、剪力墙施工图、柱施工图、梁施工图保持一致;3)与建筑配合,明确板块编号、数量和布置。

4)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或有关说明,明确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他要求。

5)根据板的编号,查阅图中标注,明确板厚、贯通纵筋、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再根据抗震等级、设计要求和标准构造详图确定纵向钢筋、分布筋构造及末端弯钩。

二、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构件汇总钢筋工程量计算按构件类型分为基础类构件、柱类构件、墙类构件、梁类构件、板类构件、二次结构类构件、其他零星类构件等。

汇总如图1-4-1~图1-4-7所示。

以下是一位钢筋翻样人员总结的易遗漏项目的汇总(完成在后面打钩)三、基本识图1.基础的平法施工的基本知识1.1.主要介绍现浇混凝土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的有关规定。

1.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与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

1.2.1.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1.2.1.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1.2.1.2.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的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属相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必要的文字注解。

a)注写独立基础的编号,见下表:其中阶形截面下加标“J”,如DJ J××、BJ J××;坡形截面下加标“P”,如DJ P××、BJ P ××。

b)注写独立基础的竖向尺寸普通独立基础:当基础为阶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h1/h2/……,如图1-1,注写为h1/h2/h3。

当基础为坡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h1/h2,如图1-2。

图1-1 图1-2 杯口独立基础:当基础为阶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a0/a1,h1/h2/……,其中如图1-3,注写为a/a1,h 1/h2/h3。

当基础为坡形截面基础时,注写为a0/a1,h1/h2/h3,如图1-4。

其中a表示杯口深度,为柱插入杯口的尺寸加50mm。

图1-3 图1-4c)注写独立基础配筋1)独立基础底部双向配筋注写规则如下: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如图1-5,表示基础底部配置HRB400级钢筋,X向直径为16mm,分布间距150mm;Y向直径为16mm,分布间距为200mm。

图1-52)以Sn打头引注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的各边钢筋。

如图1-6,表示杯口顶部每边配置2根HRB400级直径为14mm的焊接钢筋网。

如图1-7,表示杯口每边和双杯口中间杯壁的顶部均配置2根HRB400级直径为16mm的焊接钢筋网。

图1-6 图1-7〖说明〗当双杯口独立基础中间杯壁厚度小于400mm时,在中间杯壁中配置构造钢筋,见相应标准构造详图,设计不注。

3)高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注写规定:以O代表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先注写杯壁外侧和短柱纵筋,再注写箍筋。

注写为:角筋/长边中部筋/短边中部筋,箍筋(两种间距);当杯壁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时,注写为:角筋/x边中部筋/y边中部筋,箍筋(两种间距,杯口方位内箍筋间距/短柱范围内箍筋间距)对于双高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配筋,标注形式与单高杯口相同,区别在于杯壁外侧配筋为同时环住两个杯口的外壁配筋。

如图1-8,表示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置HRB400级竖向钢筋和HPB300级箍筋,其竖向钢筋为4根直径为20mm的角筋,直径16mm间距220的长边中部筋和直径16mm间距200的短边中部筋;其箍筋直径为10mm,杯口范围间距150mm,短柱范围间距300mm。

图1-8 图1-94)普通独立深基础的短柱竖向尺寸及钢筋注写规定:当独立基础埋深较大,设置短柱时,短柱配筋应注写在独立基础中。

以DZ代表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先注写短柱纵筋,再注写箍筋,最后注写短柱标高范围。

注写为:角筋/长边中部筋/短边中部筋,箍筋,短柱标高范围;当杯壁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时,注写为:角筋/x边中部筋/y边中部筋,箍筋,短柱标高范围。

如图1-9,表示独立基础的短柱设置在-2.500~-0.050高度范围内,配置HRB400级竖向钢筋和HPB300级箍筋。

其竖向钢筋为4根直径为20mm的角筋,5根直径为18mm的x边中部筋,5根直径为18mm的y边中部筋;其箍筋直径为10mm,间距100mm。

d)注写基础底面标高(选注)当独立基础的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独立基础底面标高直接注写在“()”内e)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当独立基础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

如,基础底板配筋长度是否要求采用减短方式等等,可在该项内注明。

1.2.1.3.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对相同编号的基础,可选择一个进行原位标注,其他相同编号者仅注编号。

原位标准的具体内容规定如下:a)普通独立基础原位标注x、y、xc 、yc(或圆柱直径dc),xi、yi,i=1、2、3……。

其中x、y为普通独立基础的两向边长,xc 、yc为柱截面尺寸,xi、yi为阶宽或坡形平面尺寸(当设置短柱时,还应标注短柱的截面尺寸)。

如图1-10,表示的是非对称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如图1-11,表示的是设置短柱的对称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

图1-10 图1-11b)杯口独立基础原位标注为x、y、xu 、yu、ti、xi、yi,i=1,2,3……。

其中,x、y为杯口独立基础两向边长,xu 、yu为杯口上口尺寸,ti为杯壁厚度,xi、yi为阶宽或坡形截面尺寸。

杯口上口尺寸xu 、yu按柱截面边长两侧双向各加75mm;杯口下口尺寸按标准构造详图(为插入杯口的相应柱截面边长尺寸,每边各加50mm),设计不注。

1.2.1.4.采用平面注写方式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综合设计表达如图1-12,表示带短柱的普通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如图1-13,表示杯口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图1-12 图1-131.2.1.5.多柱独立基础的平面表示多柱独立基础的编号、几何尺寸和配筋的标注方法与单柱独立基础相同。

当为双柱独立基础且柱距较大时,需在两柱间配置基础顶部钢筋或设置基础梁;当为四柱独立基础时,通常可设置两道平行的基础梁,需要时可在两道基础梁之间配置基础顶部钢筋。

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和基础梁的注写方法规定如下:a)注写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双柱独立基础底板的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两侧,注写为: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

当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非满布时,应注明其总根数。

b)注写双柱独立基础的基础梁配筋当双柱独立基础为基础底板与基础梁相结合时,注写基础梁的编号、几何尺寸和配筋。

如JL××(1)表示该基础梁为1跨,两端无外伸;如JL××(1A)表示该基础梁为1跨,一端有外伸;如JL××(1B)表示该基础梁为1跨,两端均有外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