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总结(精选20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总结(精选20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结篇1“做中学,学中做”是知行统一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除了每天35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外,若能有课堂教学之外的数学实践活动作为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定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偏重书本知识、运算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要改变学生这种学习状况,把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中解放出来,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重要的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的空间,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创设了重要的活动环境。
一、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再认识与再理解:数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一致,但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使这种活动与之相比表现出更加自主、灵活、丰富、开放。
从活动内容和空间看,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数学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也可以是不受课内学习内容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受教材、课时的限制,可多可少,可以是按照课本上安排的活动内容开展活动实践,对课本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可以选择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素材做学习、调查研究性的内容,还可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开拓视野,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其他学生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活动,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指导地位,忌放任自流。
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二、开展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1、我们不断更新了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我们引导孩子们做中学,学中做,回顾这个课题整个的实验与研究的过程,我们自己何尝不也是“做中学,学中做”。
我们引导孩子如何捕捉“生活现象”,联系“生活画面”,设计“生活情境”,把数学知识巧妙地结合于学生生活之中,让他们体验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
知识源于实践,更应用于实践,结合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们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2、数学来源于实践。
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
三、数学实践活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数学教材中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众所周知,实践活动开展得好,将强化数学学习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但由于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滞后及一些现代教学技能、素质的欠缺,影响了活动效果。
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设想: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无论从内容、形式、方法上讲都是新的。
因此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理解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尝试之后还认识到,与实际情境密切相联的方式,不只在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也是需要的,应该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它来组织学生学习。
数学实践活动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拓宽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空间,增强数学学习的意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结篇2期末考试已临近,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
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数学冀教版教材,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挑战。
但是我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
一、对学生的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总体水平一般,约有半数学生基础较好,约三分之一学生成绩很差,甚至有的学生连最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计算都有困难,书写不认真,作业脏乱者有之。
二、具体工作。
(一)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初,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二)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
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
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适度使用学具。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
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花片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法。
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到好处,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教学,也可以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社会生活知识教学。
《新课标》中强调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应该生活化,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学习的知识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小红做了23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8朵,还剩下多少朵?这道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应用题,如果要二年级的学生做出来,有的同学们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有一些同学连题意都不明白。
这时,如果我们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具体地给出这道题的实际意思,再根据结果和减法的意义,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这样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因为本来他们就知道结果,只不过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罢了。
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中,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
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3、充分利用游戏、小组讨论。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多高”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同学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的动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
我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
通过实践,学生从中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找窍门,体会手脑并用的益处。
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浓郁,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利用社会环境提高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学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有意义事物,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
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知识后,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通过观察、计量、比较,从而收集到有意的信息和知识。
如统计班内同学鞋号的大小,学生在收集、比较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加深了印象。
三、所取得的成绩。
1、圆满完成了开学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的成绩较以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存在问题。
1、虽然对学困生进行了辅导,但人多,时间少,成效不是特别明显。
2、个别学生各方面能力仍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由于学困生较多,优秀学生的拔高训练较少。
由于本人刚开始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存在不足之处,一切还在探索当中。
走进09年的时间隧道,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成绩而喜悦,也不必为自己的失败而懊恼,因为数学教学,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展望未来,争取通过努力的耕耘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我们要思考的是学生的受益终生。
就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小学二年级数学总结篇3本学期在“培优辅差”工作中,我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辅差”的内容。
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现将“培优转差”的工作总结如下:1、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
2、能够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培优或辅差的学生名单,利用空余时间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