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宣传手册

环保宣传手册

X市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宣传手册二0一0年十一月环保行为规范一、保持环境整洁1、不乱丢果皮、纸屑;2、主动清理、打扫脏物;二、保持环境安静1、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吵闹;2、听音乐、看电视时应不影响他人;三、合理利用物资1,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等用品;2、过年过节不互送贺卡;3、对于可再利用的东西,如:水、纸张等,尽量再利用;四、保护植物动物1、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折枝,积极参加绿化;2、不捕捉野生动物;3、不吃国家保护的动物;4、不随便给动物园动物喂食;5、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五、爱护公共财物1、爱护桌椅;2、外出活动时,不在文物古迹和建筑物上涂抹刻画;六、正确处理垃圾1、垃圾要袋装,尽量分类处理;2、不乱倒垃圾;七、节约用水用电1、用水后要及时关掉水龙头;2、提倡一水多用;3、离开房间时,要随手关灯;八、珍惜点滴粮食1、外出活动要保护庄稼;2、用餐时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扔剩饭菜;九、制止不良行为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能主动劝阻,并向其宣传道理。

我能为环保做什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

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砍伐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但我们可以节约每一张纸,可以抑制自己要换家具的欲望(家具能用就用,不赶时髦,以免刺激对森林的砍伐),我们可以爱护花草树木。

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捕乱杀珍稀动物,但我们能做到不捕、不吃国家保护的所有动物。

我们无法阻止工厂、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们可以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尽可能地节约用水(生活用水重复使用:洗菜洗手的水积攒起来浇花)。

我们无法阻止铺天盖地的白色垃圾污染环境,但我们可以买菜提起菜篮子,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我们可以把用过的电池收集起来送到收集点;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能回收再利用的决不丢弃;无论在哪里都不乱扔废弃物。

我们无法阻止小煤窑小金矿的胡扒乱采,无法阻止对海洋资源的疯狂掳夺,无法阻止废气污染天空。

我们无法阻止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们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也不少,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我们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一些污染。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我们身边存在的污染1、空气污染:汽车排气、焚烧垃圾的烟气、做饭炒菜的油烟、厕所臭气、吸烟吐出的烟雾、蚊香、杀虫剂、新的塑料制品、强放射性花岗岩、冰箱内散发的氟里昂物质、下水道排出来的沼气、垃圾池的腐败气、严重污染河流的沼气。

2、水污染:向江河湖海倒垃圾、倒油污及有毒物质、冲厕排水、洗涤排水、未经净化处理的工业污水。

3、噪声污染:家庭噪声(高音量的电视机声、音响声、厨房中的剁菜声、吵闹声、敲击声等)、社会噪声(汽车、摩托车、打桩机、搅拌机、电锯、电钻等产生的噪声及装修房屋时的敲打声等)、工业噪声(工厂里的柴油机、鼓风机、电锯、机床、纺织机等产生的噪声)、社会噪声(鞭炮声、商店的叫卖声、商店高音喇叭音响声等)。

4、城市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如废纸、废金属制品、废塑料、废橡胶、废纺织品等。

5、光污染:建筑幕墙、霓虹灯、广告灯、激光舞厅灯等。

6、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的误用、带农药的果蔬等。

7、放射性污染:如X光机、CT机、放射性同位素、料位仪、核子秤、黄金分析仪、探伤机等都属放射源,都有放射性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的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等。

(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

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

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体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化学因素,根据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达1100余种;生物学因素,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已经证明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病毒引素的。

另外,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

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环境污染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废弃电池的污染与危害钮扣电池。

钮扣电池含有汞,当其废弃在自然界里,外层金属锈蚀后,汞就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在下雨之后进入地下水,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内脏。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变成甲基汞,聚积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

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

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一般都含有有害重金属镉,在自然界中渗出后,污染土地和水流,最终进入人体。

镉会使骨质疏松,并造成骨骼变形、骨痛,并引起肝和肾受损等等严重后果。

普通电池。

普通干电池也含有汞,还含有铅和酸碱,对环境也很有害。

因此,在发达国家,废旧电池被列为危险有毒废物,必须单独投放和回收处理、绝不能随便丢弃在自然界中。

在德国,废旧电池可以送到每个卖电池的商店,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地球上有多少可供生命使用的淡水虽然地球表面有75%被海水覆盖,但海水却不能直接用于灌溉。

地球上的水量是这样分布的:海洋占97.2%,冰山和冰川占2.15%,地下水占0.31%,湖泊占0.009%,大气中(水蒸汽)占0.001%,而河流与小溪仅占0.0001%。

其中,只有地下水、湖泊、河流与小溪中的淡水可以被人、动物、植物利用,也就是说:地球可以供给陆地上生命的水量不到它的总水量的1%。

可见,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非常珍贵的。

它被污染会更加减少可供动植物和人类使用的淡水量,因而,会直接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生存。

分类垃圾怎样投在许多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摆放着不少垃圾箱。

为了有效地分类回收垃圾,垃圾箱分成了“可回收物”和“废弃物”两面。

但是,很多人在投放垃圾的时候都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物,哪些垃圾是废弃物。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举例说明如下。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可回收物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废弃物。

比如烟头、鸡毛、废电池、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等。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参与环保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环保纪念日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

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世界气象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

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梅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

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

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

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

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

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

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

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