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知识点1-12章

毛概知识点1-12章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4①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四个全面是什么?及关系?P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P33《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分针,政策,办法来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的是否是真理。

而不是依主上觉得如何而定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P45——P70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道路线。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P53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P53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官僚资产主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七: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与可能性P56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P58①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②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③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九:党在过渡(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化三改)P70——P45"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立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P75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十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P78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P100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科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13党的13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揭示社会主义出街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P123(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同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而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27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P13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概括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中国梦的内涵P14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

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解释)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没有正确的道路。

在好的事情都不能实现。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各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扩大对外开放的原因P159①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③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④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69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

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没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就会脱离中国的国情,就不能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坚持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178(不太明确题目)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②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中国民主制度包含哪些内容?P182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P19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五:生态文明新理念P202①尊重自然②顺应自然③保护自然六: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P205①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④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同统一的理论一:为什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209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P217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

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

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

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重要意义: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多为选择题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性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