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10危险源识别与防御教案-模块四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9-10危险源识别与防御教案-模块四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课时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一.二.三.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自我介绍,检查出勤状况。

导课部分:
播放视频,引导学员发现视频中存在的危险源。

新授部分:
一、城市公交危险源的判断
作为城市公交客运,安全防控主要从“人、车、路”三个危
险源进行管控。

(三)危险源——路的不安全因素
道路交通状况包括道路设计、通行状况、交通流量、交
通设施、交通标识等。

3、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从事长途运输或在山区运输的驾驶员经常在高速公路、
山区道路等典型道路上行车。

高速公路行车速度高,山区道
路弯多、路窄、坡长等特点,会影响安全行车。

驾驶员应了
解其中的危险因素。

⑴、典型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山区道路:连续上下坡,频繁制动易导致制动失效,上
长坡使发动机温度过高,或换档不当,引起发动机熄火或溜
车;路窄弯急,视线不清,易驶出路外,超车、会车危险性大;
山体滑坡,云雾缭绕,易引发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路况好,车速快,制动停车时间长,长时间
驾驶易疲劳,车辆性能易发生变化,容易引发事故。

客车重
心高、速度快,突发情况易侧滑、侧翻。

向教师问好。

观看视频,寻找视
频中存在问题。

学员记录要点,理
解人的不安全因素
来源。

2min
10min
5min
20min
25min
⑵、特殊路段不安全因素:
交叉路口、隧道、桥梁、城乡结合部及临时修建的道路,车辆经过时容易出现事故,驾驶员必须提高警惕。

临时修建道路:建设等级较低,压实度低,平整度差,车辆易倾翻,深陷;地形复杂,交通情况混乱,各种车辆频繁出现,带来风险,无道路标志,车辆、行人乱走,带来风险。

交叉路口:交通流量大,驾驶员有时顾全不及,易发生刮擦、碰撞事故。

隧道:隧道内光线不足,可见度低,车辆抛锚易引发碰撞事故;隧道较窄、限高,驾驶员超车易引发撞车事故。

隧道出入口明暗变化影响驾驶员视线,出口横风易影响对车辆的控制。

桥涵:路宽限制,路况不好,车辆易驶出桥面坠入河中;横风影响车辆正常行驶轨迹;冬季易结冰,车辆易失控发生侧滑。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
分析实际中的真实
现象来认识危险源
判断的依据,以加
深对危险源的认
识。

20min
城乡结合部路段:情况复杂,易出事故。

存在的危险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不分道行;
道路上摊晒物品;
车速快,异常情况处理不及,路旁树木、房屋多,遮挡视线时;
集市贸易摊位占据道路;
农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行人等争道抢行;
湿抹布擦拭用电器,触电。

四.五.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1、什么是危险源?
2、冰雪凝冻路面存在哪些危险源?
3、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是一个概念么,怎么区分?
记录作业
5min
3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