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7课 尊重自由平等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7课 尊重自由平等
法和法律规定的 各项义务。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 的无限向往。( )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A
课堂练习
2.拥有自由,能( A ) ①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②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③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④杜绝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3.下列能体现法律上平等的做法有( D ) ①男女同工同酬 ②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③老人、残疾人等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 得优先权 ④《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孕期的妇 女等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4.根据宪法和选举法,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各少数民族都有适当名额 的代表,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至少有1名代表。 从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始,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 一直保持在14%左右,大大高于少数民族占全 国人口8%左右的比例。这表明我国( B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等
课后训练
4.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 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C )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自由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课后训练
5.“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 。”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A A.自由是可以不受束缚和限制的 B.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C.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课后训练
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
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不得损 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B
课后训练
3.网络大V任志强微博账号持续公开发布违法 信息,影响恶劣,2016年2月28日,国家互联 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依 规关闭任志强的微博账号。关于此事,下列 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A.公众人物无言论自由,应谨言慎行 B.言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C.网络生活中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D.任何人不得利用网式启动。该行动聚 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 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 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 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 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 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
课堂练习
9.观察右边《不平等》漫画,有关漫画说法正 确的是( A ) ①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③违背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④外来户口与本地户口区别 对待无可厚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10.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 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这表明( C ) A.公民都享有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 B.城乡居民都能享受一样的教学机会、权利 C.公民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D.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能做到绝对平等
课堂练习
5.下列对自由和法治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A ) 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 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 行使的各项权利 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 法律的红线 ④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练习
6.观察右边漫画,有关漫画说法正确的是(B ) ①在景区内购物违反旅游 公司规定,受到殴打是 正常的 ②在景区内购物影响景区 内商家利益,受到殴打是正常的 ③旅游公司的保安擅自殴打他人是侵犯他人权 利的行为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旅游公司保安不能违反 这一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思维导图
课堂练习
课前预习
课后训练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而 且能激发每个人的 活力 ,从而推动 社会 的进 步与繁荣。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 有限制 的、 相对 的。 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 网络 空间,自由都是 法律之内 的自由。
课堂练习
7.
、
、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 ) ①爱国 ②自由 ③富强 ④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课堂练习
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 自由的无限向往。下列对自由的理解,有误的 是( )D A.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B.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C.拥有自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D.自由就是为所欲为,它是无限制的
课前预习
3.法治与 自由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 规范 自由又 保障 自由。 4. 平等 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 的永 恒主题。 5. 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 志,也是社会主义 法治 的基本原则之一。
课前预习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 6.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等,都一律 平等 地享有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 各项权利 ,同时必须 平等 地履行宪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 列车的厕所里抽起烟来,致使烟雾警报器报 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 以500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D ) A.吸烟行为是个人自由行为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C.公民的自由和法治是对立的 D.公民要正确行使自由权利,自觉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