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树栽植管理工作月历

杨树栽植管理工作月历

1、风雨后及时扶正,培土踏实,天旱及时灌水。
2、定苗:苗高30厘米时,
每株留一优势枝,除去其他萌条。注意留强去弱,留上去下,留正去斜,留粗去细,留长去短。
3、下旬第一次追肥,距苗干10-15厘米穴施,每亩氮肥20-30公斤。
4、继续防治地下害虫。
5、松土除草。
1、松土除草。每次雨后进行,里浅外深,深度5-10厘米,注意不要伤根。
4、苗木准备:选择优质、速生品种,如351、74、35等,苗高4米以上,地径3.5厘米以上,签订苗木供应协议。
1、整地。
2、地表解冻后,最低气温在0℃以上时开始造林;
3、造林坚持“四大一深”。大苗:选用当年生大苗或两年根一年干大苗,苗高4米以上,地径3.5厘米以上。大穴:挖1×1×1米的大穴。大水:水源充足且穴口较干的地方先向穴内灌水,栽后一定浇透定根水。大株行距:为培养大径材并进行林经间作的地块,要采用大株行距。深栽:栽植深度80厘米以上。
2、越冬虫情调查。
3、林政管理工作。
1、清除林地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卵、蛹。
2、林地深翻,施有机肥。
3、护林防火的布置和检查。
1、修枝。去除根部萌生枝,修掉并生枝、主梢竞争枝(双头枝)、病虫枝、枯枝、弱枝,间距过小的枝条适当疏除,修枝总高度不超过树高的三分之一。
2、清地:清除地表枯枝、落叶、杂草,制成肥料或集中焚烧。消灭在地表枯枝落叶中越冬的蛹、卵和病菌源。
秋栽的整地挖穴、完善造林规划,排定重点绿化工程。
初霜期后,苗木开始大量落叶,进行秋季栽植。技术要点同2月份,强调苗根打泥浆后栽植,栽植一定要深,定根水要灌足、灌透。
1、在地表封冻前(气温0℃以上)继续秋栽。
2、开挖树穴,为春栽作准备。
3、庄台林改造规划。
营林
管理
1、修枝、清地、深翻。
2、病虫测报:根据枯叶、枝干和土壤中病虫越冬情况分析病虫情况,进行草履蚧和杨尺蛾的预测预报。
1、3月至4月上旬为扦插期,注意一定要在芽萌动前扦插完毕。扦插密度每亩不超过3000株,以利于培养大苗、壮苗。一般株行距为0.45×0.50米或0.40×0.60米。还可大小行育苗:大行8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大行行间间种土豆、大豆等农作物,既可节省除草用工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2、为防低温寒流,插穗上部应与土平,插后覆土1-3厘米,扦插后立即灌透水。
5、防治舟蛾类、刺蛾害虫,一经发现,用敌百虫等农药喷雾防治。苗木生长较弱和密度大的地块要注意腐烂病的观测和防治,发现后可用多菌灵喷苗干。
6、风雨后苗木扶正,踏实。
1、开好排水沟。
2、松土、除草。
3、继续抹芽。
4、防治舟蛾类、刺蛾类害虫。
5、风雨后苗木扶正,踏实。
苗木调查。抽查总量的3-5%,测量高度和地径,掌握可出圃苗木的准确数据。
杨树栽植管理工作月历
月份
内容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中心
工作
植树造林动员,签订目标责任状
召开挖穴现场会,挖穴督查
召开造林现场会,造林督查
造林完成情况督查,育苗检查
新植树抗旱,病虫防治
新植树总量检查,查处焚烧麦杆
病虫防治示范及督查
省市造林检查验收
新造林保存率检查
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林权发证等林政工作布置。
3、施有机肥:对栽植一年以上树木,在树冠垂直的地面挖放射状或环状沟,深30-40厘米,宽20-30厘米,每株施有机肥50-100公斤。
4、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枯枝落叶较多的林区,实行火种管制。
5、栽植过密的庄台林,进行去密改稀,每亩不超过25株。
1、修枝。
2、防治草履蚧和杨尺蛾。在树高1米处绑扎塑料薄膜或透明胶带,防止草履蚧雌虫上树产卵,阻止杨尺蛾上树危害。注意每天清扫被阻隔的幼虫集中烧毁或药杀、水烫。害虫已经上树的,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实行药物注干或高压喷雾防治。防治草履蚧用氯氰菊脂等内吸性农药,防治杨尺蛾用敌敌畏或马拉硫磷等农药,注干防治用久效磷等内吸性农药。
3、深翻:翻耕20厘米,翻匀、翻透。
4、护林防火。
育苗
1、清沟理摘,防止圃地积水。
2、修去苗干上的侧枝。
3、如冬季干旱,应灌水一次,保持苗木不枯梢。
4、苗木出圃前的准备:做假植穴、泥浆坑,准备起苗机械和工具。
5、对新苗圃地进行深翻。
6、根据育苗计划,剪好插穗,砂藏越冬(没有条件地方可于3月份随剪随插)。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开沟、窖藏,沟宽1-1.2米,深25-30厘米,每隔2米左右插草把作为排气孔。
1、防止麦收季节人畜毁坏幼树,严禁在林地和周边焚烧麦杆。
2、去除基部萌枝及树梢竞争枝。
3、剪干萌发的苗木,注意修剪、烧水。
4、注意抗旱保苗。
风雨后新植树扶正、踏实。
干旱时对幼树浇水。
制订翌年生产计划,宜林地调查:
1、村庄、沟渠路、林网应栽未栽面积和数量。
2、造林失败后需补植面积、数量。
3、采伐迹地和庄台林改造可植树数量。
3、3月25日左右对新育苗地喷一次除草剂,不影响4月10日左右杨树萌芽。
1、灌水。保持苗圃地湿润状态。土壤湿度低于70%时即灌水,提高出苗率。
2、松土。四月上旬,苗圃地灌溉后易板结,应该用木棒等扒开插穗上部覆土,促使萌芽出土。
3、抹芽。苗高20厘米左右时,每株保留2个生长好的萌条,去除多余的萌条。
4、防虫。注意防治蛴螬(黑绒金龟子幼虫)、蝼蛄、小地老虎(土蚕)等地下害虫。方法是:(1)黑光灯诱杀成虫。(2)敌百虫1公斤加水化开后均匀拌入100公斤饼肥作饵料,傍晚撒入苗圃地诱杀。(3)发生严重,用马拉硫磷在植株行间浇灌。
2、阻止草履蚧、杨尺蛾下树产卵,及时清除地面杂草、各种垃圾和堆放物等主要产卵地,杀死虫卵。
3、注意防治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蛾。(1)注干防治。按1:1配制内吸性农药,用注干机注射。
(2)药物喷雾。用敌敌畏乳剂、马拉硫磷乳剂、敌杀死乳剂等溶液喷雾。
4、人工捕杀天牛成虫,发现杨梢叶甲用敌敌畏等农药喷雾或注干。
1、继续搞好食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2、对栽植一年以上的幼树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株0.5公斤氮肥。
1、注意观测食叶性害虫,防止暴发和蔓延。
2、注意林地排涝降渍。
1、继续搞好天牛、舟蛾等防治。
2、清除修枝后萌生的小枝条。
继续观测潜叶蛾、舟蛾、剌蛾、天牛,搞好防治。
1、林下翻土挖卵、蛹。清除枯枝落叶。
清除苗圃地落叶。
1、准备出圃的苗木修枝。
2、继续清除落叶。
规划的苗圃地深翻。
2、扶芽。除顶梢外,抹去所有萌芽。
3、中旬第二次追肥,亩施氮肥20-30公斤。
4、注意防治玉米螟,用有机磷农药喷雾。
5、叶部容易遭螨虫危害,发现后用氧化乐果或三氯杀螨醇喷雾防治。
1、开好排水沟、防涝防渍。
2、松土、除草、保持表土疏松。
3、继续抹芽。
4、第三次追肥,每亩施氮肥30公斤,中旬前结束,中旬以后不再追肥,防止树梢木质化不够。
1、上旬造林结束,补植被盗、被毁、死亡的苗木。
2、每隔7-10天检查一次树穴(扒土10厘米),土壤较干及时补水。
3、风雨过后及时培土,填实土中空隙,保证生根。
4、新植苗木没有发芽,及时从地面处截干。
1、注重新植树抗旱。沙土地杨树要勤灌,粘土地每次要灌足。
2、注意新植树风雨后扶正、踏实。
3、截干后萌发的苗木注意抹芽。
3、护林防火。
4、庄台林改造。
1、树干涂白,防治杨白潜蛾。
2、防治天牛。虫孔按胸径每1厘米注药1亳升的标准注入敌敌畏或塞磷化铝毒片。
3、喷洒敌百虫等药剂防治杨梢叶甲。
4、继续防治草履蚧和杨尺蛾。
5、护林防火。
1、受溃疡病危害的杨树,刮除患病部位树皮后,用石硫合剂或多菌灵、碱水涂干。注意灌水施肥,提高树势,增强抗性。
1、起苗:准备好草绳(捆苗)、稻草(覆盖)、标签、记号笔(记录品种)。保护好根系,当年生苗根幅30-40厘米,两根一干苗40-60厘米。苗木分级:按高度3米以下、3.0-3.5米、3.5-4.0米、4.0-4.5米、4.5米以上分为五级。
2、运苗:外调苗木要在根部打泥浆,装车后要覆盖。
3、扦插育苗:圃地每亩施土杂肥或农家肥2000-2500公斤、磷肥100公斤作为基肥,亩施2公斤呋喃丹灭杀地害虫,扦插前将圃地表土打碎、耙平。插穗粗度要达到1-1.5厘米,长度达到18-20厘米,保留好上芽,切口平滑。按每50根一捆扎好,砂藏或装袋浸泡备插。
1、调运的苗木栽植前,根部放在清水中浸泡3-5天。中下部侧枝较多的苗木要修枝后栽植。顶梢木质化不好或顶芽不饱满的,可截梢至饱满的侧芽处。
2、除带根苗常规造林外,还可平茬造林、插条造林。平茬造林:在苗木贴地面处剪掉,重新萌发新芽,新芽萌发后,保留一粗壮芽。插条造林:插条长50-80厘米,扦插后插条上端与地面平,新芽萌发后,保留一粗壮芽。
秋栽,护林防火
总结全年造林绿化工作
造林
1、整地:全面深翻30-40厘米。
2、株行距:林经间作要扩大株行距,一般为10×6米或10×8米,适宜种植大棚蔬菜。单行栽植可按不低于4米株距,双行栽植按4×6米或5×5米株行距。
3、挖穴:在土壤瘠薄板结的地方一定要按1×1×1米的标准挖穴,沙土地和其他疏松、潮湿造林地挖穴也一定要深,深度达到1米。
2、成活一年以上的树木,发芽后追施复合肥或氮肥。在树冠垂直部位的地面开穴点施,穴深20厘米左右。幼树每株0.5公斤尿素,大树每株1公斤。施肥前要除净杂草,遇干旱时施肥后应灌透水,填平。注意施肥方位,每次要错开。
3、继续防治天牛、草履蚧、杨尺蛾。
4、护林防火。
1、月底前完成追肥工作,幼树每株0.5公斤尿素,大树每株1公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