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铸造工艺图绘制
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制定及铸件图举例(一) 首先应综合考虑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1 加工余量、2 起模 斜度,3 砂芯的部位,要画出砂芯的位置、形状和芯头。
上 下
收缩率 1%
Φ150 Φ70
全部 M15×4均布
Φ50 Φ100
110
第五章 铸件结构设计
第一节 铸件设计的内容
铸件结构设计指的是铸件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要求,满足 铸造性能和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2009总结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二节 合金的铸造性能 一、合金的充型能力
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
1、合金的流动性
二、合金的收缩性
合金收缩会造成哪些铸造缺陷?
1. 合金的收缩概念
3. 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⑵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4. 铸造内应力及铸件的变形和裂纹
⑴内应力的形成
体积不变的假设假设+最小阻力定律 拔长时的锻造比为: Y拔=S0/S, 镦粗时的锻造比为: Y镦=H0/H.
第四节 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 金属的锻造性能 — 衡量材料在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零
件难易程度的一个工艺性能。 衡量可锻性常用的指标。
第七章 锻压成形工艺
第一节 自由锻 二、自由锻工序 基本工序(轴类、盘类) 五、零件的自由锻结构工艺性
于上、下两个砂箱,造型简便
对称性铸件,如套、管、
阀类零件单件、小批生产
挖砂造型
模样为整体,但分型面不是平面, 分型面不是平面的铸件的 造型时手工挖去阻碍取模的型砂, 单件、小批生产
生产率低,技术水平高
三箱造型 活块造型
铸件两端截面尺寸比中间大,必须 主要用于手工造型,具有
有两个分型面
两个分型面的铸件的单件、
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途径
P15 .(2)、(4)、(6)
第二章 常用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第二节 工业中常用的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一、铸铁及其熔炼
1、铸铁的分类
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的不同,灰口铸铁又可分 为哪几类?
影响石墨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1.普通灰铸铁 :简称灰铸铁,其石墨呈片状。
2.可锻铸铁: 其石墨呈团絮状。如图b所示。 3.球墨铸铁: 其石墨呈球状。如图c所示。 4.蠕墨铸铁 : 其石墨呈蠕虫状。如图d所示。
a
b
c
d
第三章 金属的铸造形成工艺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整模造型
掌握各种造型方法的原理、分三特模箱点造造与型型 用途;
能根据零件的结手构工形造状型、大挖小砂与造型生产类型正确选
择铸造方法
活块造型 刮板造型等
第一节 重力作用下的铸造成形压实式造型
一、砂型铸造
震机压实式造型
微震压实式造型
机器造型 高压式造型
铸件结构应尽可能使制模、造型、造芯、合箱和清理过程
简化,并为实现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铸件结构设计的要考虑
如下问题:
铸件外形的设计
铸件内腔设计
铸件壁厚的设计
铸件壁(肋)间的的连接设计
第一节 铸件设计 的内容
一、铸件外形的设计
1 .避免外部侧凹、凸起; 2 .分型面应尽量为平直面; 3 .凸台、筋条的设计应便于起模。
下
中
中
下
上
上
二、铸件内腔的设计
1 .应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避免不必要的型芯。 2 .便于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清理。
芯撑
三、铸件壁厚的设计
1 .合理设计铸件壁厚 2 .铸件壁厚应均匀、避免厚大截面
第六章 金属塑性成形的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工艺 第三节 塑性变形理论及其假设 一、最小阻力定律 二、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假设 成形时金属流动模型——
不限
表面质量 差
高
较高
最高
较高
较高
生产批量 不限 成批、大 大批大 大批大量 成批、 成批、大
量
量
大量
量
生产率 低、中 低、中 中、高 最高
中
中、高
应用
床身,机 刀具叶片 铝活塞
架箱体带 自行车零 水暖
轮
件
化油器仪 表喇叭
缸体缸 盖壳体 螺旋桨
铁管环套 辊轴承
第4章 铸造工艺设计
第一节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 浇注位置及分形面的选择 第二节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四节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自由锻件横截面若有急剧变化或 形状较复杂时,应设计成有几个 简单件构成的组合体,再焊接 或机械连接方法连接。
第二节 锻模模膛及其功用
锤上模锻用的锻模模膛根据功用的不同,可分为:
模膛
模锻模膛 制坯模膛
终锻模膛 预锻模膛
拔长模膛 滚压模膛 弯曲模膛 切断模膛
一、模锻模膛 2. 终锻模膛
飞边槽、冲孔连皮
空气冲击式造型
射压式造型
抛砂式造型
铸件形体组合-造型方法选定
表2-2 常用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造型方法
主要特点
适用范围
整模造型 整体模,平面分型面,型腔在一个 最大截面位于一端并为平
砂箱内;造型简单,铸件精度表面 面的简单铸件的单件、小
质量较好
批生产
分模造型
模样沿最大截面分为两半,型腔位 最大截面在中部,一般为
二、制坯模膛 制坯模膛种类及作用
第八章 板料的冲压工艺
第一节 分离工序 一、 落料及冲孔 第二节 成形工序 一、 拉深 2. 拉深中常见的废品及防止措施 (1) 拉裂 拉伸系数 防止拉裂的措施。 第四节 冲压工艺的制定过程 二、 拟订冲压工艺方案
第十章 熔焊工艺
第一节 熔焊原理及过程 二、熔化焊的三要素 第三节 焊接变形与焊接应力 三、减少和防止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措施 第六节 熔焊方法及工艺 一、手弧焊 2. 手弧焊的工艺 (1)直流手弧焊
小批生产
对铸件上妨碍起模的小部分做成活 用于妨碍起模部分的铸件 动部分。起模时先取出主体部分, 的单件、小批生产 再取出活动部分
➢特种铸造 三、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熔模铸造(失蜡铸造) 熔模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五、气化模铸造 气化模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 外力作用下的铸造成形
一、 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 压力铸造 压力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铸造方法的选择
砂型铸造 熔模铸造 金属型 压力铸造 铸造
低压铸 造
离心铸造
适用金属 任意 铸钢为主 有色合 铝、锌合 有色合 铸铁、铜 金为主 金等 金为主 合金
铸件大小 任意
<25Kg 中小为 主
<10Kg
中小为 主
五、零件的自由锻结构工艺性
锻造具有锥体或斜面结构的锻件,需制造专用工具,锻件成形 也比较困难
避免锥体和斜面结构
圆柱面与圆柱面相交,锻件成形十分困难。 平面相交,消除了空间曲线,使锻造成形容易
几何体间的交接处 不应形成空间曲线
零件的自由锻结构工艺性
自由锻件上不应设计出加强筋、 凸台、工字形截面或空间曲线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