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9、桃花心木主备人:王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段。
三、比读书正确流利(第一次先学后教)1、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课文了,你们读的好吗?那老师可要看看你们读的怎么样了?2、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学生再读黑板上的易错字。
过度:同学们预习的效果还真的不错,相信课文学起来会更轻松。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比说话(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一轻声读3—6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用什么方法种植桃花心木苗的,与其他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在文中画一画,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
(3分钟后比谁找得准、说得好)先学:学生读书,思考,准备。
后教:师:种树人是用什么方法种植桃花心木苗的,与其他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谁能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1、学生读:“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师:嗯,因为个子高,他种树的姿势与众不同。
谁还画了不同的句子?2、学生读:“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每天都在桃花心木苗林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哟,读了这一段,同学们你对种树人有什么感受啊?生:奇怪师:嗯,真是一个怪人!他哪里怪?小声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小声读文后举手。
师:你来说,他哪里怪?生1: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还有谁觉得他这里怪?(多数学生举手)谁能把你心中奇怪的感受读出来?课件出示:“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找一名学生读这一句。
如果读得好,老师说:老师发现他在读的时候强调了这几个词,(出示课件:“的是,他来的天数,浇水,浇得多,浇得少。
”)如果学生读得不好,老师说:当你的心中感到奇怪,语气中就会有一种疑惑,有一种惊奇,就会不由自主的强调某些词,请听老师读一遍。
(出示课件:“的是,他来的天数,浇水,浇得多,浇得少。
”老师范读)谁想读?(找两名学生读这一句。
评价建议:读得不错,谁还想试试?嗯嗯,你的语气里充满了疑惑。
读得真好,你皱起的眉头就像一个问号。
)师:这一句出现了两个“没有规律”,谁能说说什么没有规律?生:来的天数没有规律,浇水没有规律。
师:来的天数,也就是——浇水的天数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也没有规律!板书:天数多少这一段中种树人还有哪里怪?生: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刚才是两个“没有规律”,现在又有一个“不一定”,什么不一定?生:浇水的时间不一定。
教师板书:时间3、师: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浇水的天数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浇水的时间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让我奇怪的是——谁画了相关句子?找学生读:“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的就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为树苗浇水。
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容?”师:一个奇怪的种树人,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心中的疑惑与日俱增!可以说是疑问重重!谁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为树苗浇水。
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容?)(找两名名学生朗读)过渡句: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去和种树人面对面的交流。
(二)自学指导二自由读7-11自然段,从种树人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文中做出标注。
(4分钟后比谁读得好、说得好)先学:学生读书,思考,准备。
后教:1、师:谁先读一读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一名学生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生1: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几个星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
种树是百年的基业。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师:树木要面临的是百年的风雨,百年的旱涝,没有人能精心呵护它们一百年,它们必须靠自己!要学会自己找水源!你还知道了什么?生2: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
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几天下一次?——天数不一定;上午或下午?——时间不一定;一次下多少?——浇水多少不一定。
原来,种树人一直都在模仿老天下雨,为的就是让小树苗学会自己找水源啊!真是——用、心、良、苦!课文读到这里,老师有些感动,你们有没有感动?谁能说说你的感受,你想说什么?(评价语言:看似不经意,其实很用心;种树人对小树苗的爱原来如此深沉,像父母一样)因为种树人知道——谁来读?课件出示: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取水分,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只要能在不确定中去寻找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确定”出现了两次。
对于小树苗来说,“不确定”指的可能是什么?生:很多天不下雨,烈日曝晒,风吹雨淋,冬天土地冰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体会一下,谁来读?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悟?生:只有生命力顽强的树苗,才能在这种不确定中汲取水分,把根深深扎进土地,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学生意思接近即可,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话总结)师:就这样一个平凡的种树人,说出的话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让人不禁生出敬佩之心。
谁愿意扮演这位种树人,微笑着、语重心长地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指名(2-3人)读一读。
(评价:也许那位种树人就像你一样和蔼可亲;你有点严肃,但读得很动情;你真诚的声音打动了大家,谢谢你;)2、师:同学们,老师忽然有一个想法,种树人的话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小树苗太小了,所以承受不了那么多的不确定,如果树苗小的时候我们按时按量浇水,精心照料,它是不是就能茁壮成长?生:不对!(引导学生读种树人的第二段话)3、师:树苗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一个做人的大道理。
谁找到了?生: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是一件好事,能让人更加坚强,更能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生:一帆风顺的生活会让人变得软弱和无能,一点点打击都经受不了。
生:生活中的困难,能锻炼人的能力,增强人的毅力。
生:有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能让我们增强应对的能力。
……师:这句中的“不确定”可能是什么?(学生说)教师出示名人图片及资料,讲述:这些身残志坚的人,都在经历了痛苦的打击之后,经历了“不确定”之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强,他们成功了!他们是可敬、可爱的人!除了这些沉重的打击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可能是什么呢?(多让学生谈)生:放学忽然下雨(教会我们阴天要带雨伞)生:爸爸妈妈打工,没人给我按时做饭。
(锻炼你的生活自理能力)生:考试时遇到一道难题。
(告诉我们平时学习要努力)生:买东西发现钱丢了。
(教会我们做事谨慎小心)生:走路摔倒,衣服脏了。
(以后走路就不会边走边玩了)生:生活的变化无常……师:生活没有脚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许多的“不确定”会在不经意间来临。
我们就是在这些“不确定”中慢慢长大,越来越勇敢,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坚强!就像小树苗一样,当我们把根深深扎进土地里,我们就会变得强大起来,无所畏惧!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不要懊恼和哭泣,因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所以,当你伤心、失望、想要放弃的时候,请一定要对自己说——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4、师:从你们的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心中的感动,作者林清玄和我们一样被感动了!课件出示:(学生齐读)我听了种树人关于种树的谈话之后,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圃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
师:“触动”,你怎么理解?(打动、受到启发、心灵被感动震撼)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会有被触动的感觉?生:种树人朴实的话,使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
生:种树人的话对作者的影响很大。
生:作者想到自己,想要做一个能经受住生命考验的人。
生:每次走过苗圃,作者就会想起种树人和种树人说的含义深刻的话。
师:也许就是缘于这样一种“被触动”的感受,林清玄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这种通过一个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的写作手法就是——借事喻理!(板书)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经过种树人的培育,如今又怎样了呢?出示课件(图片配文字):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指名读一遍。
师:作者写桃花心木长得这么旺盛,其实是为了验证?师:我们应该感谢林清玄,这节课他不仅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还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字的美!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都像桃花心木那样,在不确定中顽强生长,长得优雅自在,生机勃勃!五、当堂训练师:让我们怀着心中的感动回顾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分钟后比比谁说得好)课件展示:这篇课文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
六、作业搜集林清玄的散文读一读。
板书设计:桃花心木天数借事喻理多少不确定生命考验时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3.学习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心木》,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检测。
指名轮流朗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桃花心木》一课,板书课题。
二、比说话——体会写法我们继续走进《桃花心木》,一起看看从《桃花心木》一课中懂得怎样的道理?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自由读文,举例说说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3.生自学,交流汇报三、比写字——美观正确1.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谁会写的字写得美观、正确。
2.课件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3分钟后听写)四、作业:抄写会写的字每字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