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物态变化.

第二章物态变化.

第二章物态变化购一二矗及其*4社I _________和曲理〕 ——I fe用方袪||——I ft 氏度的凰定学法指导1.关注热现象与生活•物理•社会的联系 本章内容与生活和自然现象紧密相连,生活中每天都会有物态变化现象, 如潮湿的衣服干了,出汗后吹电风扇感到凉快等等•自然界的雾、露、霜、云、雨、雪、雹的形成以及水循环都伴随 着物态变化过程、吸热和放热过程及能量转移过程•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热现象与生活•物 理•社会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2 .注意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的有效整合本章复习要以六种物态变化、八个学生活动为主线,对物质的三态特征和各状态之间的变化进行系统复习.要注重所经历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和体验到的热现象,并对这些现 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观察沸腾前后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 中的气泡等方面的变化, 理解什么是沸点,并思考一些问题: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影响沸点的因 素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表格收集证据 ?能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 实验中要想缩短水从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应如何对现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在这个实验中能否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沸腾和蒸发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能否用沸点知识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等等•同理,对“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也应有类似的观察和思考过程.3 .要重视物态变化的条件对物态变化的分析,首先要弄清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和与之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要注意物态变化中的温度条件和吸、放热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如雾、露、“白气”的形成.当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即气态变 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能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 能继续吸热•吸、放热条件常用来判断物态变化能否发生和在哪里发生•例如,把0C 的冰放在知识框架I 詢态症化I —lT 物质的三藏诅度的梢锻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殊习齐}1.O~C 的房间里因为无法吸热而不能熔化,0~C 的水放在O~C W 房间里因为无法放热而不能结冰.医生把小镜子放入口腔前先要在火上烧一烧,提高了小镜子的温度,放入后口中的水蒸气不会在镜 面上液化形成水滴•如果冬天在玻璃杯中倒入半杯热水,杯的内壁会出现小水滴,这是因为杯内 水蒸气的温度比杯壁高,杯内水蒸气对杯壁放热在内壁形成许多小水滴;而外面空气中水蒸气的 温度比杯壁低,不可能对杯壁放热,因此不会在外壁形成水滴•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个饮料罐, 由于外面温度比饮料罐温度高,因此饮料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对罐的外壁放热形成水滴•同样 的分析可判断冰花是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4 •正确认识“白气”、“白雾”的形成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白气”、“白雾”既然能看到,就 不是水蒸气,它们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但“白 气”的来源可能不同•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气”是口中的水蒸气呼出后液化形成的;烧水 时壶嘴附近的“白气”是壶内的水蒸气冒出后液化形成的;夏天,把冰棒纸拿掉后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舞台上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深秋的早晨,会看到漫天“白雾”,是由于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 成小水滴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形成雾.5 .理解图表信息,并科学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本章内容课本上图表较多,而图表中包含有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仔细观察图表并学会用 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正确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可以提高解答简答题的准确性.例题分析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钨 熔点厂C-39 1 064 1 083 1 515 3 410 沸点/ C3572 5002 3602 7505 900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表中所列出的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在-40 C 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分析:由表中数据知,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小,故选项 A 是错误的.因为电灯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钨丝做灯丝是由于其熔点高,故选项B 是错误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测量温度的,表中金属的沸点都比水银的沸点大得多,而水银超过357~C 时,就全部变为气态;在-40 C 时,水银又全部变为固态而不能测温,故选项C 是错误的.例2图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A. B. C. D.(2) 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___________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 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时间/ 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5) 请在图中的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一时问”关系图像.(6) 该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①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前4 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有:③ ____________ 。

(7) 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8) 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 a图线B . 6图线C . c图线D . d图线分析:实验的改进可从减少热损失、减少水的质量和减小温度差等方面去考虑.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和水的声音的变化不同,沸腾前气泡变小、声音较大,沸腾时气泡变大、声音变小.表格与图像要注意对应关系. 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分嘲啁断可从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状态的变化、吸热情况等方面去考虑. :水的声音在沸腾前的道理.当水温升到90C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 C.当时的气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⑶水不开”⑷彳写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沸腾时(选填“较大”或“较小”),这就是“响Q ■ ■ ■pnI hk答案:(1)①给烧杯加盖②适当减少水量③用热水代替冷水 (2)(b ) (a ) (3) 较大较小(4)98小于⑸略⑹水从第4 min 开始沸胯,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7)不能达到沸点,继续 吸热(8)C点评:此题是以水的沸腾为主线的一道大题,从眼睛看到的实验现象、耳朵听到的水的声音 的变化、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改进意见、对表格和图像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加深了理 解和应用•另外,还可以将该实验与“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进行对照和比较,形成 知识的迁移.本题要求对与实验有关的各部分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例3如图2—5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 冰晶,它们被上升的气流托起,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成水蒸气再 凝华到小冰晶上,有的小水滴也会变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團3 <下落过程中,如果温度低于或接近0C,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 0C,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 请依次写出上文四个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2) 上面五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O分析:水的三态是冰、水、水蒸气•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过 程.水蒸气变成水滴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 凝华现象;小水滴变成水蒸气是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 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是固态变成液态, 答案:(1)液化 凝华 汽化(蒸发) 凝固 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等点评: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状态变化,首先要搞清变化前后各自的状态,再根据两种状态之 间的变化关系确定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例如,第一个画线处的内容同时包括了两个物态变化过 程,即液化和凝华•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就很可能出错.复习练习一1•一般而言,普通人洗澡时的适宜水温是 ().A . 20CB . 40CC . 60CD . 80C2.图2-6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 是()-(蒸发)现象;小水滴变成小冰晶是液态变 是熔化现象.熔化(2)汽化熔化(3)使用节水型洁具、堆卜阿E3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确的是()•A •先液化后汽化BC •先液化后升华D4 •在“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 .先升华后汽化•先凝华后升华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松香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和松香的温度都在升高 •冰和松香都会熔化,但冰有熔点而松香没有熔点 •以上说法都不对 •给冰加热,冰会立即熔化•把5C 的水放入0C 的房间,水将会结冰•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8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像是 __________ (填写序号)•分析图像A 可获得的信息有: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像B 可获得的信息有:9 .云、 自身的状态. 物中的水分, 在缓慢地_ 雾、雨、露、冰、雪、霜、雹都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并在循环运动中不断改变着 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地球表面•江、河、湖、海中的水,潮湿的土壤,动、植 时刻被 到空气中变成水蒸气•冰山上的积雪,虽然温度远低于 0C,_________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大气后,有的 ______________ 形成小水滴,有的 —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但也 —形 .成小冰晶.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小冰晶 圈常看到饮料瓶先湿后干的现象, 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A B C D 5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B6 •以下描述的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C •冬天,缸里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7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A .①②B .②④()•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 D •云中的小冰粒下落的过程中变成雨点( ②夏天, ④冬天, C .①③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窗玻璃上会有冰花D .③④2-7(填一条即可)•下落形成雪.温度较高时冰晶还会 _______________ 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10 •通常情况下,物体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请你根据下面的表格,确定下列物质 的状态(1标准大气压).物质 熔点/ C 沸点/ C 铅 328 1 740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氧-218-183(1)80 C 的酒精是 _____ 态;⑵400 C 的铅是 __________ 水银可能是 _______ 态,可能是 _________ 态,还有可能是11 .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C.2-8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复习练习二12 •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 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 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2-9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态;(3)-220 C 的氧是_______ .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 水才沸腾.他.态;(4)-39 C 的(1) 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2) 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⑶ffl 2-913 .张华同学在做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时,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 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些冰块(如图2-10).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 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关于雨滴的形成 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C D14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B .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C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D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15 .如图2-11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D().•云是由水蒸气升人高空时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组成的 .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形成的.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吸热形成的小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物态变化为液化 物态变化为汽化•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 .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 .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 .水蒸气下降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冰是一种晶体 .冰的熔点为0C .从t l 到t 2 ,冰处于熔化过程 .从t l 到t 2,冰和水的质量保持不变图 2 = 1 1116 .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霜是大量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的小冰晶17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A C 18 AB .凝固、汽化、液化、熔化.凝华、液化、液化、熔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B .凝固、液化、液化、熔化D •凝华、汽化、液化、熔化()..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90C的水也可以沸腾C .冻肉从冷库中取出后会比原来进库时要重一些D •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出水来19 .有一位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根据下面表格里的信息,请你分析,锅中除了植物油外,还有下列三种物质中的一一•这是因为一一20 •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21.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小明通过描点画出了图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 C左右.(2) 图所示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妙[L C22 .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5天后,返回舱于10月17日上午5时左右安全着陆,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1) 火箭在发射时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勃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__________________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_______ 形成的.(2) 宇航员穿的航天服上有一个“太空喷气背包”,这种背包内装12 kg液氮,共有24个喷嘴,就像一把没有座位的椅子安在宇航员的背上,宇航员通过扶手上的开关控制24个微型喷嘴,喷射出氮气,这里出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宇航员在太空中用水很节约,水源主要是呼吸产生的湿气,经过再生处理供给宇航员使用.在对湿气处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飞船返回舱进人大气层后,与大气剧烈摩擦生热,其表面温度可达到七八千度. 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设计师为返回舱设计了合理的外形,使这些热量的80%左右散失到四周的大气中,剩下的20%左右则须依靠返回舱自行解决.设计师们在返回舱外部预先涂上了一层低密度烧蚀材料.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从而保证了返回舱映部温度的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