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错误中成长

在错误中成长

在错误中成长
记得我在学生时代学数学时,是经常出错的,不管自己多么细心,多么仔
细,往往还是会出错!这让我学数学特别苦恼。现在我换了一个角色,从学生转
变成一名老师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我的学生和当初的我一样,不管讲得多么仔
细的知识,即使他们能在黑板上板演正确,或能做对一次,但在后面的作业或考
试中还是容易出错!于是我在想既然“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能否将这些错
误变“废”为“宝”呢?当然,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与我们
预设的答案一致,可真实的课堂往往不是如此,可是忽略哪些错误,只解释正确
的答案,于是,错误就会稍纵即逝,同学们都很“聪明”地不再提及刚才的错误
答案,那些出错的学生犹如一个摔了一跤的孩子,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摔倒的,
就被其他人拽起来往前奔,一路上仍然跌跌撞撞„„
我想理想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的课堂。叶澜教授曾经
说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
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
成性资源。” 错误非但不是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反而是一笔亟待开发的
宝贵教学资源。我们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应该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呵护。教师
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发现学生所犯错误的教育价值,
有效地利用错误,鼓励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让错误成为学生前进的垫脚石。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它对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都具
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如何看待错误呢?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位学习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他们
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那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课堂上、在作业中、在实践中、
在运用中„„错误总是真实而自然地发生着。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
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所以出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
段,错误并不可怕,因为它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习就是在不断
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所以抓
住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信息,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和研究,如果
我们对“错”之所以“错”了解得越深,那么关于“对”之所以“对”也就认识
得越透。
二、如何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资源利用?
(一)、剖析错误的面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
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
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够
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剖析学生所犯的各种错误,顺
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克与千克这一课的练习中,学生由于对吨这一重量单位的概念不够清晰,
常常容易出错。
例如:选一选
(1) 妈妈买的西瓜真沉啊,有(5000克,50千克) 重呢!
(2) 小明的体重约(400克,40千克)。
师:请**同学说说第(1)题选什么?
学1:第(1)选50千克。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不一次否定,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学2:不可能是50千克啊!我妈妈体重差不多50千克,哪有和我妈妈一样重的
西瓜啊!所以应该选择5000克!(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豁然开朗!)
学3:应该是5000克,我在超市买过西瓜的。
师:说的真棒!同学们赞同他们的看法吗?
学生:赞同!
师:那么第(2)个选什么呢?我们有同学选的是小明中400克!你们认为对吗?
学:不对,还没一个西瓜重啊!
师:大家非常棒!能够自己发现同学的错误!
教师利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通过讨论分析,追根溯源,巧妙地调整教学起
点,把抽象的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将正确答案融入其自身的知识体
系,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自我否定”,学生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二)、诱导错误的陷阱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扶得太多,放得太少,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在教
学中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让学生认认真真地
错一回,再引导学生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
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时,学生很容易将退掉的那一位
减掉一个1.
请大家计算518-469=?
师:老师算了算好像是等于149还是159!请同学们帮我找检验下吧
于是我请同学验证,如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结果检查两个答案都
出错了,在通过计算探索究竟哪里出错了!逐步发现是在退位上出了错!然后再
用正确的方法算出正确答案!
通过体验检验,发现错误,更正错误这一过程,让他们记忆深刻。从而也警
示自己别范这样的错误!
教师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
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评赏错误的魅力
出现错题,指出错误原因,再纠正错误。通常对错题的利用往往到此为止。其实,
如果我们能再深一步,引导学生一起评议欣赏错误,也许就能发现,错误中也会
隐藏着闪光点,把这些闪光点放大,“错误”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为
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为国庆节排舞的同学们在操场上站队,男生站了2排,每排8人,
女生站了3排,每排6人,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
师: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做一做,列算式解答!
大部分都能解答正确:2×8+3×6=34(棵)
但有学生的算式是:(8+6)×2×3,请他板书在黑板上,请他说说他是怎么想
的。把男生和女生看成一长排。就是8加6„„”再请他继续说下去,于是他发
现了自己的错误,应该是:(8+6)×2+6,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了掌!他的
脸兴奋得通红,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找回了自信。在他的思路启发下,同学们的
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很快又出现了另外不同的解法。
让我们再次为他鼓掌,那位同学也特别高兴.
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并不终于错误本身,而是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
迪.

(四)、记载错误的历史
为了让错误留下深深的痕迹,让学生彻底领悟出错的原因。可以提倡让学生
准备一个“改错本”,将做错的题收集起来,写清楚自己为什么错了。每阅读一
次就是对出错、纠错过程的一次回忆,使学生懂得从什么地方“跌倒”了,就应
该记着这个“痛”,并从什么地方“站”起来。“改错本”中积累的不仅仅是学
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承认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让学生这样做,
纠正的不只是错误,提高的也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这里记录着每位学生因错误而
成长的足迹。人的一生是会犯下大大小小许多错误,在错误面前要敢于正视错误,
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
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一笔永恒的财富。“不经历
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
误”才变得真实、鲜活。我们要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
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教学的天空不会因为学生的出错而阴云密布,拨开
云雾展现的将是广阔的蔚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