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张月光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张月光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张月光
发表时间:2018-07-20T15:37:59.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张月光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水利工程建设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巨大、服务全社会为主要特征,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塔河县财政局黑龙江省 165200
摘要: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水利工程建设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巨大、服务全社会为主要特征,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前,基本上是处于人工管理的模式。

人工管理模式又叫传统型经验管理模式,是以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利用常规的工具和普通的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人工观测、手工操作,从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监控,并发布水情和工情调度的指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的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是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通信联络、文字编辑和图表绘制以及一些简单的编程计算等工作,现代化管理技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逐步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2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逐步建立建设实施竞争机制的新格局。

当前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管理应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模式是由董事会及所聘任的项目经理单位、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承包公司、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将基建与生产、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投资、建设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责、权、利三者统一,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将为提高我国水电工程管理。

项目的管理组织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工程建设的管理组织方式,业主班子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组织机构。

在设计项目管理组织时,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了按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

这一构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行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

施工单位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更好地发挥公司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的作用,加快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协助业主进行施工招投标和签约;承包商质量体系的检查与认可;设计图纸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控制测量成果验收;进场材料、设备检验;业主提供条件检查;发布开工令等。

2、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有效控制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加强信息管理,并协调建设各方。

质量管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工程投;资费用等目标的控制承担合同责任。

合同管理内容涉及合同履行管理、违约管理、变更管理、索赔管理、保函与保险管理等。

3、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的质量管理工作
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监督承包商按计划完成尾工项目,协助业主验;收尾工工程;监督承包商修补缺陷、保修工程,督促承包商移交工程资料等。

4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质量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清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作为业主和施工单位的中介方,从这方面上讲,质量管理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水利工程质量好坏的利益关系到业主的利益,由此,质量管理主要是为业主的利益方面出发,力争让业主获得最好的结果。

然而在当前,由于市场化经济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质量管理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识不清楚,特别在参与施工监督的过程中,进行超越权力的行为与承包商和质量员相互协助,对工程的质量质量管理不严格,这样完全没有把业主的利益放在首位,势必会影响到业主的利益,这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能正确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的结果,并且这种现象在当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广泛地存在着。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行为不规范
水利工程施工时要加强企业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当前出现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停工、转包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并且在质量管理工中,一些行为不规范,包括所签订的合同不规范,招投标项目的管理不科学,对质量管理的执法力度不强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人的因素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来说,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工程师自身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针对一些施工项目高素质质量管理人员匮乏,不能积极地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地发现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偏远的项目,由于环境恶劣,质量管理人员都不愿去,有时会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
1、严格水利工程原材料管理。

水利工程的主要原材料有:起反滤效果的粗砂和砂砾料;起排水效果的逆止阀和集水管;起保温效果的聚苯乙烯保温板;起防渗效果的复合土工膜;起固坡、防护、抗渗效果的混凝土所用各种原资料。

对于以上原资料重点操控粗砂及砂砾的颗粒含量和供货料源的安稳性,保证反滤料的效果和操控压实目标的安稳;复合土工膜的质量安稳,保证不同批次的土工膜焊接能相
容;混凝土用砂的石粉含量操控保证混凝土的抗裂功能。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实现质量权责的划分,在此基础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一旦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反馈,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2)强化教育和宣传的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强调质量意识,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3)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一方面与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做好各项质量检查工作,另外一方面积极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到施工过程,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把握。

3、科学预测客观因素变化趋势。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需要对天气、市场、政策、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查,从而可以提现对其进行预测,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当地的天气及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明确施工期间的天气以及地质条件的变化;对于市场的变更,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调研及分析人员对市场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充分的掌握,提前做好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储备。

4、合理构建安全施工体系。

(1)结合实际,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按照生产等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在此基础上,对于各个阶层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权限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2)积极建立施工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的披露机制和档案机制,将此作为对于部门,单位,个人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良好安全生产氛围的营造;其三,强化安全工具,设备的采购力度,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使得整个水利工程项目处于安全,科学,合理的环境下进行。

6结语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工程建设管理也在不断提高,并逐渐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模式转换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现总结了水利建设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建议,促进事业发展,帮助基础建设的合理完成。

参考文献:
[1]曾蜀兰.对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
[2]李慧,李强,苏亮.水利工程管理运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