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

一、判断题1.“儿童认知学习最有效的来源是第一手经验,因此要提倡发现式学习法。

”这是儿童中心主义教学观的重要立场。

正确2.擦黑板属于课堂运转常规。

错误3.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过程是一种多元主体的合作评价。

正确4.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惩罚本身不能减少捣乱的欲望,不能教会学生受人欢迎的行为举止。

正确5.触觉/运动感知型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是先看后模仿,喜欢亲身实践。

正确6.大多数人能更好地处理来自一个感官(视觉、听觉或触觉)的外部信息。

正确7.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丧失的因素可能来自教师自身,如教师的口头禅太多。

正确8.对比中、西方小学课堂教学及其管理,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

正确9.对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动机的评价会影响教师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正确10.关注女生的教育发展,就要突破传统性别刻板观念的界限,拓展女生发展领域。

正确11.观察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可帮助观察者灵活地选择和实施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案。

正确12.观察对象的合作程度会影响教师课堂观察的结果。

正确13.观察其他同行的教学和管理活动是教师有意识进行专业观察的唯一对象。

错误14.观察者的身份可能影响教师课堂观察的结果。

正确15.观察自身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是教师有意识进行专业观察的重压对象。

正确16.教师采用悬空式的提问方式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

错误17.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直接纠正行为本身就是打扰性的,必要才用。

(正确)1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巡视整个课堂是监控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方法。

正确19.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了口头禅会影响教学节奏。

正确20.教室环境的安全和庇护功能不仅指环境的物理安全,还要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正确21.教室环境的安全和庇护功能就是指教室为学生提供的物理安全。

错误22.教室环境的象征性标识主要通过展示儿童的作品、作业、资料来表现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就。

正确23.教室桌椅座位的“组列式”摆放方式更适合小组任务和合作学习。

正确24.教室桌椅座位的摆放方式影响师生间的交流。

正确25.教学管理中,教师对待所有学生的期望、态度和帮助要一视同仁,体现平等。

正确26.教学管理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资源和帮助,体现公平。

正确27.教学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社会情感,如自信心、自控力、文明的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发展的社会活动。

正确28.教育公平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和对处境不利者的补偿原则。

正确29.教育公平是在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促进个体充分发展。

正确30.教育平等,指人人均有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或者利用教育资源的受教育权利,不受社会阶层、宗教信仰、民族、种族、性别、语言等条件的排斥和阻碍。

正确31.开放学校注重儿童的自发学习,教师的任务是为儿童创设各种环境。

正确32.课堂教学管理的终极目的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会教学内容,还要促进学生养成社会参与、自律、人际交往等能力。

正确33.课堂教学管理的重点是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

错误34.美国的课堂教学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现代教育哲学的影响,普遍比较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正确35.美国课堂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培养和调动儿童兴趣。

正确36.如果教师要检查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更合适。

错误37.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匿名方式提问,可能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和松散。

正确38.社会性别文化的传递开始很早,很多父母从胎教阶段就对胎儿进行性别化教育。

正确39.社会中的男性和女性是在生理差别的基础上的文化塑造。

正确40.师生交流属于班级运转常规。

错误41.视觉学习者比较难听懂口头授课内容。

正确42.斯蒂尔的物理环境6功能理论为我们思考教室的环境布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正确43.听觉学习者擅长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记忆书面材料。

正确44.我们对课堂问题行为类型的划分以课堂教学秩序被干扰的程度为标准。

正确45.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正确46.性别刻板观念是人们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及其行为所持有的相对固定的看法和信念。

忽略对性别内的个体差异的认知、尊重和帮助。

正确47.学生参与教室的规划和布置会让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确48.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正确49.学生同伴间的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正确50.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动机等情感因素会影响学科教学的效果。

(正确)51.学生中心说倡导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错误52.学生中心说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经验、学生活动为中心。

正确53.学生中心说认为课本中的经验是死经验,要通过儿童活动的方式激活这些经验。

正确54.学生中心说是针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说提出来的。

正确55.学习障碍者的智力是正常的,但是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则需要额外督促和辅导。

正确56.学习障碍者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是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造成的。

错误57.学习障碍者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是由于情绪障碍造成的。

错误58.学习障碍者指在学校学习中有严重困难的学习者,如注意力缺失、阅读障碍等。

正确59.要求学生举手回答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

正确60.要求学生举手回答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在全班分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机会。

正确61.一般而言,监督性观察对观察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建设性。

错误62.一般而言,教师采用开放性的课堂提问类型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正确63.一般而言,提高性观察不可能观察到被观察教师的典型教学行为。

错误64.依据斯蒂尔的物理环境功能论,物理安全是教室环境布置首先要满足的条件。

正确65.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学校教育没有达到促进女生扬长补短的教育功能。

正确66.有意识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极为重要。

正确67.与其他类型的课堂教学管理风格相比较,可帮助我们更清楚认清自身的教学管理。

正确68.在加拿大小学,发现法被看作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

正确69.在加拿大小学,很多人承认直接教学(讲授法)有重要地位,它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非常有效。

正确70.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用非直接的方法如眼光接触、触摸、要求回答问题等技巧阻止问题行为。

正确71.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每个问题行为都进行干涉反而对课堂教学形成干扰。

正确72.在美国小学,强调和鼓励儿童和自己竞争被认为是培养儿童自信心的重要方法。

正确73.中国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教育教学的某些因素。

正确74.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通过明确地展示出活动的进展要求和步骤就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错误75.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用书面的形式展示活动的进展要求和步骤收效会更好。

正确二、分析题1.请分析下列课堂教学管理的案例,说明该案例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哪些研究领域,并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或者存在的不足。

预备铃响了,学生们快步走进教室,迅速回到座位上,学习用品早已准备好了,整齐地放在桌面上,腰挺得直直的,坐得很端正,眼睛注视着已经进入教室的老师。

值日班长迅速走到了讲台前,带着同学们高声地背诵起了古诗,课前准备井然有序。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老师和同学彬彬有礼地互相问好,一节课就在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了。

伴随着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得到了老师的允许,一名学生大声响亮地回答,而其他学生则是安静地倾听,静心思考,随后另一些同学再举手补充,教师不断地给予恰当的引导,教学环环相扣。

在静心读书时,学生们一手按书,一手握笔,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圈圈画画;齐读时,个个双手拿好了书本,声音整齐响亮,有的学生表情也很投入。

小组合作学习时,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司其职,迅速而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堂练习时,一个个迅速拿出了练习本,专心致志地做起了习题,教师则在四周巡视,学生有问题迅速举手,教师快步走到其身边,小声地和其交流。

课堂秩序井然,课堂效率很高。

(参考答案)请谈出自己的认识即可,提倡百花齐放.具体说明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采用的方法25.努力实现有效教学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课堂教学要努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正表现。

评述: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要做到“两好”:教得好,学得好。

具体来说,就是老师教得有趣,学生学得轻松。

有效教学的阐释是多元的,功利化教学的有效多指向为了成绩的训练,而人文性教学的有效更注重面向全体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师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教的灵活有意义,然后才能让学生学的深刻有意思。

26.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老师站到学生中间,忘掉自己是老师,这不是刻意在寻找一种感觉,而完全是以一颗童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这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师生情。

评述:教师上课不能一节课40分钟全站在讲台上。

比如,提问的是后排的学生,教师就应当走下来接近他(过远不行,当然过近也不行,这样学生会有心理压力),教师要让学生感觉你注意到他,也要走下来。

有时老师的身份是和学生一起思考,那么教师就要走到学生中间去,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中间的一份子。

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走轨迹,行走时机,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我们都忽略了。

2.请分析下列课堂教学管理的案例,说明该案例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哪些研究领域,并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或者存在的不足。

这是一年级新生培训的第一节课,孩子们眼里满是新奇,东看看,西看看。

老师亲切地问:“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小学生,说说看你觉得咱们学校怎么样呀?”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这个小学比我们幼儿园大。

”“这里小朋友好多哦!”“这个教室没我们幼儿园好,里面没有厕所。

”……“安静一点,老师不是说过要举手一个一个说吗?”大部分学生安静下来,仍有一些孩子抑制不住兴奋,仍大声说着:“老师,我们学校……”“你看,别人都知道要举手才能发言,为什么你还要插嘴?”孩子住了嘴,课堂安静下来,小手举起,老师满意地请学生回答,可才一会儿,孩子们又在私底下小声嘀咕交流起来,并且声音又逐渐开始响亮。

为什么要举手才能发言?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着疑问。

(参考答案)谈出自己的认识的即可,提倡百花齐放.本案例反映的是课堂管理规范建立的情况;不足:教师没有事先说明发言规范;教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行为没有采用明确的指导性描述;我们以为,对一年级新生来说,熟悉新环境的要求是小学生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第一步,因此……3.请分析下列课堂教学管理的案例,说明该案例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哪些研究领域,并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或者存在的不足。

这是一年级新生培训的第二节课,上课铃刚响,老师走进教室,一些孩子已经坐端正,更多的孩子仍在说话,老师手指着坐端正的孩子说:“这几个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记住老师的话,上课铃声一响就坐好了,来,向他们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