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老年人从了解老年人心理需求开始来源:新华养老
在对老年人进行护理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老年人的身心状态和各自的心境有所理解。
对老年人的事不能以偏概全,因此,学习一下老年人行为和心理的一般倾向,在社会中的状况以及生活环境很有必要。
老年人会随着身体的老化而带来一些变化:
1、身高和体重比以前减少了
2、由骨质疏松症和变形带来的脊柱和关节变化
3、头发和牙齿脱落,数量减少
4、皮肤干燥,失去弹性,色素沉淀和白斑,血管硬化
5、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降低
6、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7、视力和听力比以前下降
8、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低下,视力、听力困难,学习需要时间
老年人一般的心理背景:
1、否定的心理背景——衰退和消失
(1)由孩子的自立带来的孤独感、退休、收入下降、与社会接触的减少带来社会层面上的衰退和损失
(2)高龄容易使得身体机能的衰弱,健康容易损坏
(3)丧偶结果带来生物机能的衰退,生存欲望会失去,也越沮丧
2、积极的心理背景——人生经验的自信和加深
(1)这时有人生成就感和充实感
(2)丰富的人生经验加上深思熟虑、宽容、忍耐力、生活的智慧、传统的技能
(3)结果就有深度的思想和性格,掌握固有的能力
3、时代背景和生活史——价值观方面
社会形势(战争、经济等)、个人所受的教育、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对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都有很大影响。
结论是要好好地了解每位老年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就能够理解老年人现在的心境。
老年人的感情变化
1、喜怒哀乐的感觉
(1)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情绪会变的相对稳定
(2)另一方面如果感到悲伤,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3)具有进入某种感情就有很难摆脱的特征
2、会感到各种各样的不安
(1)年老导致身心衰弱,身体不适或疼痛,对死和家庭的事不安
(2)会有被周围的人抛弃的想法
(3)不安、寂寞、担心、失望
(4)进入恶化和抑郁状态,会陷入焦虑情绪状态
(5)更加严重的话,会指责别人讲坏话,攻击性的言行,陷入任性、怀疑人、妒忌的精神状态。
3 、无力和依存的情况
(1)在身心衰弱的实感中生活,更加积极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会变得很难
(2)面对更大问题的时候,会陷入极端的无力感和强烈的依存感
(3)自己的力量想对付这种精力丢失,人得到这样的心情变得理所当然
4、抑郁状态的情绪
(1)与亲人死别造成的冲击、脑动脉硬化、轻度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2)“老年期抑郁症”的无力感、不安焦虑、疑病、妄想症状等强烈出现,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自杀的情况
5、随着年龄的变化,性格也会改变
老年期不仅感情会变化,性格本身也会发生改变。
例如:乐观变成悲观、否定性易怒变成积极平静等。
变化因人而异,在个人本身的性格基础上,身体的老化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被认为是普遍现象。
6、与老年人顺利交流的方法
(1)灵活地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
(2)语言交流时,用清楚易懂的语言
(3)非语言的交流,让人感到温柔和放心
7、交流的要点
(1)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轻松的对话
(2)眼睛的高度一致,面对面说话,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嘴唇的动作
(3)低的声音、慢慢地、清楚的说,高分贝声音令人非常讨厌
(4)运用手势、动作等
(5)文字和实物展示交谈的效果
(6)用倾听的姿势认真听
(7)随声附和用感同身受的姿势反复询问
8、给老年人心灵的支持
(1)接触时要考虑老年人经历的年代,要考虑老年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短暂的未来 (2)尊重老年人的自尊心,不知不觉轻视的态度,会伤害到对方。
应该对老年人走过的人生,怀有敬意
(3)寻找更高的目标(支援老年人心灵的自立),只是一味地“加油”反而会给老年人增加负担。
寻找老年人的意向和具体目标,鼓励老年人提高热情。
对老年人的努力和结果称赞,一起高兴一起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