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最新2020年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完整题库398题(含答案)

精选最新2020年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完整题库398题(含答案)

2020年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库39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2.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3.国外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收费标准会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和成本)适时调整,整体上处于持续增长之中。

4.目前,中资银行对客户每日柜台存取款均未制定上限,只针对大额取款建立了提前预约制度,对客户办理柜台存取款业务均实行(免费)。

5.网上银行提供“一站式”服务基金,您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基金签约、开户、购买、赎回、定投和(变更分红)方式等操作。

6.大多数基金产品通过网银购买可享受申购费率折扣优惠,最低不超过(0.6%),而在柜台购买基金不能享受任何折扣优惠。

7.客户在一家银行的金融资产达到一定标准或满足银行规定的相关条件,则可晋升为(贵宾客户)。

8.商业银行为给客户提供更加优惠、便利的服务,会联合一些商户推出(联名)卡。

9.消费者金融教育是提升银行业消费者(维权意识、维权能力以及银行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10.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审批、营销及售后评估)等全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义务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要求。

11.银行应建立一套(快捷、规范、透明)的应诉机制,是有效调解消费者和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纠纷的必要条件。

12.银行业监管机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市场准入审批的必要条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设计和审批之初,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款预设其中。

13.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各分支机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管理,将投诉处理工作纳入(经营绩效考评和内控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投诉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的有效性。

14.2010年3月1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公平对待消费者自律公约》,向全社会公开提出并郑重承诺(公平对待消费者)。

15.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应充分反映(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笼统将贷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额。

16.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平对待消费者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办法。

17.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法承担贷款业务及其他服务中产生的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不得将经营成本以费用形式转嫁给客户。

18.加强安全防护机制建设,部署多重防护措施,不断提升系统应对互联网各种(新兴黑客攻击技术)的能力,提高网银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19.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制定统一的准入、退出和持续性合作的相关规定,对合作主体、方式和内容进行统一管理和(授权)。

20.商业银行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介和营销投资连结保险等复杂保险产品时,应当向其出具(投保提示书),要求客户仔细阅读并理解。

21.商业银行应当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对购买投资连结保险等复杂保险产品的客户,应当建立客户风险测评和适合度评估制度,防止错误销售。

22.商业银行应建立规范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客户投诉的登记、统计制度,指定专门的人员或部门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并对客户投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23.银行有权遵循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规定,开展(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做好各类风险防范,保障消费者与银行的权利。

24.银行对消费者的(个人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依法保密的义务。

25.银行保险产品消费者对本人的账户信息、密码、保单以及其他相关凭证有进行(自我安全防范和保密)的义务。

26.(保险)产品在应对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意外损失的同时,也通过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向客户提供了理财的功能。

27.消费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存款的区别。

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长期投资、分摊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消费者既可获得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

28.基金消费者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事项行使(表决)权。

29.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完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制定投诉处理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积极预防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

30.(2014年3月15日)颁布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将金融消费者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体系。

31.消费者要认真阅读理财条款特别是(除外责任、费用)等信息,认真判断后再确定购买与否,并签名确认。

32.(QDII)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将悉数投资于境外市场。

33.(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的产生源自于股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的套利机会。

34.(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期限结构固定,投资风险较低。

35.(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36.消费者办理业务前,查看自助设插卡口、(出钞口、键盘)及机器其他部位是否加装多余装置或摄像头,留心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发现可疑现象立即向银行反映。

37.银行服务收费包括政府指导价的收费项目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

38.(个人购汇)是指个人向银行购买用于向境外支付的外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

39.消费者办理外汇业务,应按照银行公布的(收费标准)和(外汇产品)自身涵盖的收费细则支付相关费用。

40.贵金属业务是指银行与消费者签订协议。

通过(网点柜台或网银、电话银行、客户端)等电子渠道,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的贵金属产品及相关服务。

41.银行有权了解消费者的家庭财务、现状、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经历)等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

42.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俗称(阳光私募)43.与国际同行相比,境内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基本服务大多免费,更多体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

44.中国银监会于2013年8月30日发布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逐步趋于成熟。

45.银行处理一般性投诉时要求明确人员权限划分,使全员(知其职、尽其责),构建无缝链接的快速处理通道,井确保畅通,迅速化解投诉矛盾。

46.(银行)是实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主体,是对消费者投诉做出快捷、规范、合理应对的第一责任主体47.在监管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强化消费者保护并大力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关注并推动媒体积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正面引导),避免用负面信息片面误导社会舆论,与监管部门工作方向形成抵触和对立,削弱整体。

48.《2013年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点》指出,与消费者发生纠纷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责任受理并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银行业监管机构仅受理(二次投诉)。

49.会员银行应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与销售等环节,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推行(无障碍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满足残障人士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50.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条件的营业网点为肢体残疾人驾驶或者乘坐的机动车设置(无障碍停车位)。

51.完善营业网点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无障碍坡道或采取无障碍服务措施,并在明显位置安放(无障碍设施标识),保障残障人士顺利办理业务。

52.特殊群体消费者主要指在银行服务中可能面对的特殊客户,主要包括(残障、老年、孕妇、严重体弱)等特殊客户。

53.中国银行业个人有偿服务中人民币结算业务包括个人结算和(账户管理)。

54.银行应充分尊重客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履行服务收费(告知义务),提供收费信息服务的透明度。

55.中国银行业协会可以根据违约程度对违反本公约的会员单位采取自律惩戒措施,对涉嫌违规经营的,经查实后,将有关违规情况及时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56.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应制定消费者投诉受理程序和时限,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提高(投诉处理满意度)。

57.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应优化资源匹配,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消费者教育工作,普及银行业务知识,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58.每年9月,银监会发起的银行业消费者金融知识和维权宣传活动名称是(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

59.跨行取款包括同城跨行取款和(异地跨行取款)。

60.(最高额抵押)是指经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签订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61.(个人经营性贷款)是指银行向符合相关规定的借款人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人贷款。

62.(个人消费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个人或家庭所需的产品或服务的贷款。

63.个人贷款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64.(个人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65.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到期还款日前还清全部欠款,发卡银行对于持卡人的(消费交易欠款)免收透支利息,取现、转账交易不免息。

66.信用卡境内ATM取现,如属于客户溢交款,取现单日一般不超过(2万)元。

67.持卡人透支用款超过信用额度,发卡银行以超过部分为基数收取(超限费)。

68.银行卡按信息载体分为(磁条卡、芯片【IC)卡、磁条芯片复合卡】。

69.银行卡按币种分为(单币卡、双币种卡和多币种卡)。

70.银行卡是我们最常用的支付结算工具,包括(借记卡)和贷记卡。

71.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支付信用、现金存取、转帐收付和消费)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工具。

72.消费者应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及时下载补丁程序,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程序、链接、邮件),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

73.汇兑凭证记载的汇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其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必须记载其(账号),欠缺记载的,银行不予受理。

74.(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

75.外汇储蓄存款帐户按交易性质分为(外汇结算帐户、外汇储蓄帐户、资本项目帐户)。

76.消费者不得(出租、转借)银行个人结算帐户,不得利用银行个人结算帐户套取银行信用。

77.储蓄消费者有权自己选择存款的(种类、期限、金额)。

78.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在开立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帐户时,可以要求银行为其办理(定期存款到期约定转存)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