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库39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将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相应职责。
2.在新增建设用地年计划中,要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应做到(应保尽保)。
3.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
4.国外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收费标准会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和成本)适时调整,整体上处于持续增长之中。
5.网上银行提供“一站式”服务基金,您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基金签约、开户、购买、赎回、定投和(变更分红)方式等操作。
6.大多数基金产品通过网银购买可享受申购费率折扣优惠,最低不超过(0.6%),而在柜台购买基金不能享受任何折扣优惠。
7.客户在一家银行的金融资产达到一定标准或满足银行规定的相关条件,则可晋升为(贵宾客户)。
8.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人员开展电话营销时,必须留存清晰的录音资料,录音资料应当至少保存(2)年备查。
9.消费者金融教育是提升银行业消费者(维权意识、维权能力以及银行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10.银监会机关各部门及派出机构要本着(统一行动、协调有序、边界清晰、追求高效)的原则,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
11.银行应建立一套(快捷、规范、透明)的应诉机制,是有效调解消费者和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纠纷的必要条件。
12.商业银行应建立规范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客户投诉的登记、统计制度,指定专门的人员或部门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并对客户投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3.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完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制定投诉处理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积极预防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
14.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应完善各项业务处理流程,严格操作规范,保护消费者(个人账户信息),依法保障存款安全。
15.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16.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收费价目名录),同一收费项目必须使用统一收费项目名称、内容描述、客户界定等要素,并由法人机构统一制定价格,任何分支机构不得自行制定和调整收费项目名称等要素。
17.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
18.从2011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向救灾专用账户捐款)的跨行转账手续费、电子汇划费、邮费和电报费。
19.从2011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通过(本行柜台)、ATM机具、电子银行等提供的境内本行查询服务收费。
20.从2011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转账手续费,但除(贷记卡账户)外。
21.中国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审慎经营规则),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22.当出现突发事件、重大投诉或其他重大风险事件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应当密切配合,立即妥善处理,有效化解相关风险并及时向(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报告。
23.对于客户投诉多、(设计上存在缺陷)的问题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停止销售,与保险公司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24.商业银行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介和营销投资连结保险等复杂保险产品时,应当向其出具(投保提示书),要求客户仔细阅读并理解。
25.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26.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能力建设,规范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有效提升现场投诉处理能力。
27.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偏好自主选择银保产品代理银行作为交易对象,自主决定所购买的银保产品(购买方式、购买金额、购买时间)。
28.银行有权审核消费者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权拒绝为所提供资料不符合要求的消费者办理业务。
29.(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期限结构固定,投资风险较低。
30.理财产品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属于流动性最高、安全性最好,同时兼顾收益性的一种产品,适合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
31.按照产品存续形态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封闭式产品和(开放式产品)。
32.(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33.消费者办理业务前,查看自助设插卡口、(出钞口、键盘)及机器其他部位是否加装多余装置或摄像头,留心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发现可疑现象立即向银行反映。
34.消费者可以通过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为手机银行所有账户的转账交易设置,(单笔交易限额和每日累计限额),确保账户支付的额度限制。
35.部分银行网银采用(“用户名+登录密码”)登录模式,只在对外转账等有关业务时才要求插入USBKey验证证书。
36.银行服务收费包括政府指导价的收费项目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
37.(个人购汇)是指个人向银行购买用于向境外支付的外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
38.贵金属业务是指银行与消费者签订协议。
通过(网点柜台或网银、电话银行、客户端)等电子渠道,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的贵金属产品及相关服务。
39.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大力推广(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
40.银行代理保险产品分为代理人身险产品和代理(财产险)产品。
41.2010年3月1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公平对待消费者自律公约》,向全社会公开提出并郑重承诺(公平对待消费者)。
42.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43.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培训,提升员工为残疾人客户服务的意识,普及(无障碍服务知识)。
44.(2014年3月15日)颁布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将金融消费者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体系。
45.在监管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强化消费者保护并大力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关注并推动媒体积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正面引导),避免用负面信息片面误导社会舆论,与监管部门工作方向形成抵触和对立,削弱整体。
46.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条件的营业网点为肢体残疾人驾驶或者乘坐的机动车设置(无障碍停车位)。
47.特殊群体消费者主要指在银行服务中可能面对的特殊客户,主要包括(残障、老年、孕妇、严重体弱)等特殊客户。
48.会员银行应当以(热情的态度、良好的作风和文明的形象),向残障人士提供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文明规范服务。
49.客户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由客户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银行服务。
50.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51.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应优化资源匹配,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消费者教育工作,普及银行业务知识,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52.高风险账户操作应至少包括:向非本人,不含与本行签订业务合作等法律协议和客户预先约定的指定账户,如:代收费、第三方支付、贷款还款帐户等,账户转移资金单笔超过(1000元)或日累计超过(5000元)。
53.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俗称(阳光私募)54.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起存金额为(1)元。
55.(个人经营性贷款)是指银行向符合相关规定的借款人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人贷款。
56.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种类为(自营贷款)。
57.个人贷款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58.持卡人发现信用卡丢失,应及时进行(挂失),经发卡银行核准后,防范可能造成的损失。
59.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到期还款日前还清全部欠款,发卡银行对于持卡人的(消费交易欠款)免收透支利息,取现、转账交易不免息。
60.信用卡透支取现单日一般不超过(2000)元。
61.信用卡境内ATM取现,如属于客户溢交款,取现单日一般不超过(2万)元。
62.银行卡按等级分为(普通卡、金卡、白金卡)。
63.银行卡按币种分为(单币卡、双币种卡和多币种卡)。
64.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65.商业银行应当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对购买投资连结保险等复杂保险产品的客户,应当建立客户风险测评和适合度评估制度,防止错误销售。
66.外币活期储蓄存款起存金额为不低于(20)元人民币的等值外汇。
67.在代收代付业务中,银行仅作为委托方执行委托单位的收付指令,银行仅对(指令执行的准确与否)负责,而不对收付指令的正确与否负责。
68.(活期)储蓄存款是存款时不限定存期可随时存取的产品。
69.外汇储蓄存款帐户按交易性质分为(外汇结算帐户、外汇储蓄帐户、资本项目帐户)。
70.消费者不得(出租、转借)银行个人结算帐户,不得利用银行个人结算帐户套取银行信用。
71.消费者有权获知储蓄存款(种类、利率及计结息方式)。
72.储蓄消费者有权自己选择存款的(种类、期限、金额)。
73.开展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74.香港证监会在2009年9月25日公布了(《建议加强投资者保障措施的咨询文件》),在金融产品的售前阶段、产品销售过程中及销售后的信息披露方面均做出要求。
75.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先、教育为主、依法维权、协调处置)。
76.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首次引入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强调隐含的金融创新必须以切实保障银行消费者权益为基础。
77.日本大规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78.银行业务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
79.(支付结算)是指商业银行利于其广泛的网络,为客户完成资金给付或清算的行为。
80.商业银行应当依法建立消费者(信息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防范消费者信息被不当使用;建立文档保存制度,妥善保存理财产品销售环节涉及所有文件、记录、录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