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关于市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改革创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认真落实国家、省、XX市医改和卫生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突破。
一、全市卫生工作回顾――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4年1至11月,全市参合农民人数为235634人,参合率为%同比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参合率创历来新高。
本年度应筹集参合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万元,省财政万元,XX市财政万元,XX市财政万元,农民个人缴费万元。
截止目前,全市享受新农合基金补偿的参合农民达到106843人次,补助金额6613万元,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其中:普通疾病住院补助22215人次,补助金额5424万元;单病种住院补助2922人次,补助金额525万元;住院分娩补助1608人,补助金额183万元;普通门诊补助79830人次,补助金额454万元;慢性病门诊补助268人次,补偿27万元。
今年,进一步完善市内定点医疗住院费用补偿总额预付制度。
健全完善新农合门诊补偿制度,推行参合农民限额内免费刷卡门诊消费制度,即:参合农民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的,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在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免费刷卡服务。
――城乡医疗差距进一步缩减。
2013年,XX市被湖南省确定为首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县,在7个乡镇、12个村启动了试点工作,共有4000余户村民与乡村医生签订了以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协议。
2014年。
我市全面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签约率以户为单位达80%以上。
我市是全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示XX县,目前全市25家乡镇卫生院和108家村卫生室已开通并使用农村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我市还是全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8个试点单位之一,完成投资1190万元,其中省级660万、市财政配套200万、自筹330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率先通过省、XX市验收,初步建成覆盖省、郴、市、乡、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平台。
全市居民可通过平台查询体检、就诊、农合补偿等相关信息,也可以预约挂号省内各医院专家号。
建成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的远程心电会诊中心,会诊中心位于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运行前期由第三军医大重庆大坪医院远程心电会诊中心提供技术支持,4月份上线以来,已为数百位患者提供了心电检查服务,方便了群众就医。
――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缓解。
我市是湖南省首批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
从2010年起,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了看病就医费用。
从2012年,基本药物制度延伸至村卫生室,目前,已有69家启动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确定了村卫生室补助标准,并逐步提高,2014年基本药物补助标准按照6360元/年?室,继续给予不高于1000元/年?室的网络服务费、为其购买1000元/年?室的养老保险,进一步提咼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的积极性。
全市四家二级医院积极开展单病种付费管理,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选择比较明显的诊疗规程和治愈标准,又易于成本核算的病种为单病种付费病种。
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资矿总医院单病种付费数为13、10、6、10,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便民惠民措施进一步落实。
我市县级公立医院未纳入全省的改革试点,但我市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为优化资源配置,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整合组建医疗集团,2013年9月挂牌成立,2014年全面推进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立了药品配送中心,完善药品集中采购;120实行统一调度就近救治,撤并中医医院icu、五官科住院部;建立和完善专家会诊制度,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开展业务指导和轮训;进一步规范了住院病人市外转诊制度;全面推进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中层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建立和完善了薪酬分配方案;实行了设备和技术的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建成市医疗集团远程会诊中心,与湘雅医院等省级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了电话、导诊服务台、专家门诊、网络等多种形式预约诊疗和“先诊疗、后结算”等便民措施。
――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市通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明确并落实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加强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改善服务,制定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开展面向人群的主动服务,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截止目前,全市城乡累计建档人数29万份,电子建档率达85%高血压患者累计在管人数万人,糖尿病患者累计在管人数万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人数1208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人数万人。
2014年城乡孕产妇健康管理3522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万人。
2014年免费健康体检万人。
全市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22435人,儿童中医调养4728人。
全市城乡累计活产数3908 人,新生儿疾病筛查3411例,新生儿访视数3499人次,0-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1980人,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孕产妇早孕建卡3423人,产前筛查人数2506 人,产后访视数3533人,农村孕产妇享受到了住院分娩补助2962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 2014年全市预防接种建卡、发证率达到100%适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97%――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市是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医疗集团中医医院是全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兴宁卫生院是全省农村中医工作示范卫生院,青腰中心卫生院、三都卫生院和32家村卫生室、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确定为湖南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
市中医医院的针灸推拿科、骨伤科为XX市级重点专科。
同时,医保、新农合补偿政策进一步向中医药倾斜,43种中医药治疗项目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住院费用补偿比例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5% 22所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了中医科、中药房、煎药室,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及中药饮片。
兴宁、州门司、蓼江卫生院,东江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中医馆,发挥中医示范作用。
为市医疗集团中医医院、州门司、蓼江卫生院和59家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平台,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余人次、乡村医生280人次,乡村医生培训率达100%。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一步强化。
一是实施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管理。
目前,累计完成对全市336家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暂缓校验医疗机构6家,查处医疗机构和非法行医案件21起,取缔无证行医14家,新增医疗机构2家。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监督检查45家,下达记分及监督意见书45份。
二是狠抓医院感染控制。
目前,全市100%的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区个体诊所和100%村卫生室产出的医疗废物已全部交XX 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处置。
三是科学合理用血。
截止到10月底,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袋,比去年同期减少用血107袋。
四是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资矿总医院分别开设10、5、5、5个优质护理病房,实施率在达100% 100% 100% 70%五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纠纷明显减少。
截止到11月26日,全市发生纠纷14起,调处成功10起(另4起正在进行调处),赔款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六是积极开展“整洁医院”行动。
结合我市创国卫以及城乡环境同治工作要求,在全市二级医院开展创建“整洁医院”行动。
集中治理医院病房、门诊等公共场所的脏、舌L、差等现象,改善医院内部环境,提高了患者就医舒适度。
――卫生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市是全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示XX县,目前全市25家乡镇卫生院和108家村卫生室已开通并使用农村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我市还是全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8个试点单位之一。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率先通过省、XX市验收,初步建成覆盖省、郴、市、乡、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平台。
全市居民可通过平台查询体检、就诊、农合补偿等相关信息,也可以预约挂号省内各医院专家号。
建成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的远程心电会诊中心,4月份上线以来,已为数百位患者提供了心电检查服务,方便了群众就医。
---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进一步强化。
一是健全制度建设。
制定了《XX市2014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XX 市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关于开展坚决纠正食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XX 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XX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办法》等文件,以及出台了舆情监测制度、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和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
二是强化组织协调。
定期召开食品安全例会,交办工作任务,牵头组织开展多项联合执法行动,发布风险监测信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
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750家,全部监管到位,证照齐全,制度上墙,其中餐饮单位1300家,有1249家进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另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66家,食品摊贩208个,进行了合理的引导和疏散,对非法经营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
先后组织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肉制品、畜禽水产品、桶装饮用水、酒类、食用油、米粉等食品专项整治和重要节假期间的专项行动,确保了我市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
一是加强疾病预防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设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全市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全市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有关部门要求;城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正常运转。
全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是强化健康教育工作。
在街道、社区、广场、剧院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各种宣传单(册)6万余份,在各无人管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地方新增健康教育宣传专栏1000余块,城区共有健康教育宣传栏1153块,印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15000余份,宣传海报2000余张。
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人民的卫生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