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a 。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4.气体是()的流体。
B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b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7、流体在管中稳定流动时的流速与管内径的关系是 c 。
a.与管内径成正比
b.与管内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管内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管内径成反比。
8.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9、14、真空度为0.092MPa在标准大气压下,绝对压力为 b MPa。
a.0.092
b.0.009
c.760
d.0.1013
10.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B. 管边不够光滑;
C. 流体具有粘性。
11.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3.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二、填空题
1.1atm= mmH2O= kPa。
2.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_质量守恒定律_,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_能量守恒定律_。
3.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小_,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大_。
4、若二甲胺的相对密度是0.68,则它的实际密度是 kg/m3
5、对不可压缩流体,当体积流量一定时,流速与管径的成反比;若体积流量
不变,管径减小一倍,管内流体流速为原来的倍。
6、在连通的同一种静止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的流体压强。
7、当雷诺数Re≤2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当雷诺数Re≥4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
8、工程上将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量统称为压头
9、无缝钢管的直径通常以Φ外径X 壁厚来表示。
三、判断题
1、伯努利方程式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
(×)
2、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无论它的状态怎样变化,它的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与它的绝对温度之比始终不变。
(√)
3、伯努利方程式描述的流体总机械能守恒,并不是说导管内各项机械能在各个截面都相等。
(√)
4、表压和真空度都是流体的实际压强。
(×)
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
一、选择题
1、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
A
A. 气缚现象;
B. 汽蚀现象;
C. 汽化现象;
D. 气浮现象。
2、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
B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3、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获得的( )。
B
A. 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
B. 机械能;
C. 压能;
D. 位能
4、离心泵的扬程是 ( )。
D
A. 实际的升扬高度;
B. 泵的吸液高度;
C. 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液柱高度
D. 输送机械向单位重量液体提供的能量
5、离心泵的叶轮能提高液体的 c 。
a.静压能
b.动能
c.静压能和动能
6、离心泵内进入空气将发生 a 。
a.气缚现象 b.气蚀现象 c.烧坏电机现象
7、为了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必须使泵入口处压强 c 流体的饱和蒸汽压。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8、
二、填空题。
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如下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泵壳;叶轮;泵轴
2、调节泵流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阀门
的开度;改变泵的转速;车削叶轮外径
3、铭牌上标明的流量是泵在设计时作为依据的流量,称为设计流量或
在此流量下泵的效率
4、离心泵的扬程一般随流量的增大而,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
5、是依靠往复运动的活塞依此开启吸入阀和排出阀,从而吸入和排出流体的输送机械;
6、用搅拌器把能量加给液体的迫使其流动的操作称为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
一、选择题:
1、降尘室的特点是。
D
A.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分离效率高,但体积庞大;
B.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但流体阻力大,体积庞大;
C.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体积小,但流体阻力大;
D.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但体积庞大,分离效率低
2、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C
A.颗粒的几何尺寸 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
C.流体的水平流速; D.颗粒的形状
5、助滤剂的作用是。
B
A.降低滤液粘度,减少流动阻力;
B.形成疏松饼层,使滤液得以畅流;
C.帮助介质拦截固体颗粒;
D.使得滤饼密实并具有一定的刚性
6、恒压过滤,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
量 C 。
A.增大至原来的2倍;
B. 增大至原来的4倍;
C 增大至原来的倍; D. 增大至原来的1.5倍
7、实现过滤操作的外力可以是、或惯性离心力。
重力;
压强差;
8、在饼层过滤中,真正发挥拦截颗粒作用的主要是而不是。
滤饼层;过滤介质
第四章传热
一、选择题
1、在传热方程Q=k A△t中,k指 a 。
a.传热系数
b.传热面积
c.平均温差
3、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A、管避热阻;
B、污垢热阻;
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答案:B
答案:A
6、对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A、提高空气流速;
B、提高蒸汽流速;
C、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
答案:A
8、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A、表面光滑,颜色较浅;B、表面粗糙,颜色较深;
C、表面粗糙,颜色较浅;D、表面光滑,颜色较深;
答案:A
9、一个满足生产要求的换热器其传热速度 d 热负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或大于
10、两种流体在环热器内,两侧分别以相同的方向流动称为 a 。
a.并流
b.逆流
c.错流
d.折流
11、为了提高冷、热流体间的平均传热温差,在实际生产中,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采用 b 操作。
a.并流
b.逆流
c.折流。
三、判断题
1、温差是传热过程进行的推动力,所以强化传热的途径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传热温差ΔTm。
(×)
2、水蒸气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加热剂。
(√)
3、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过程,称之为热量传递过程。
(√)
4、比较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可见气体的导热性能最差,因此对强制传热过程,应尽量选用气体导热。
(×)
5、间壁两侧分别为373K的饱和水蒸汽和373K的饱和水,两流体可以发生热量传递。
(×)
第五章溶液的蒸发
一、选择题
1、在蒸发过程中, c 在蒸发前后的质量不变。
a.溶剂
b.溶液
c.溶质。
2、
三、判断题
1、利用加热方式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析出固体溶质的操作叫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