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020年开学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恢复线下培训活动工作指引》的通知(琼教基〔2020〕41号)要求,全面深入细致做好2020年开学工作,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按照“安全第一、属地主责、精准有序、防教并重”的原则,坚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严格防控管理、措施错峰推进,统筹稳妥做好各学校开学各项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和保教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开学时间2020年秋季学期各中小学校正常开学后。
三、主要措施(一)开学前1.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开学工作“两案十制”:包括学校开学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安全应急预案和人员动态摸排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晨午晚测温登记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卫生及消杀检查管理制度、校园封闭管理及隔离制度、分散就餐制度、住宿及走读管理制度、防疫技能和健康管理培训制度、防疫物资保障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制度、联防联控和应急处置制度等,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学重点环节和管理科学规范。
开学“两案”以正式文件形式在开学前上报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审核后实施。
2.全面开展人员摸排。
逐一摸排即将返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精准掌握每名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出行情况等,并实施动态监测。
在开学前对全体员工和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排摸,组织填报《学校教职工和幼儿健康申报表》(详见附件1),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做好师生健康全覆盖监测工作,确定允许返校上岗人员名单。
3.防控物资准备。
高度重视复课前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按照“应急和储备相结合”原则,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求,配备充足的防护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用品;做好发热患者“临时隔离”,明确隔离办法、要求;熟悉就近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联系方式,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4.场所清洁消毒。
严格开展中心清洁消毒工作。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专业防疫人员要求,对学校(幼儿园)各类教学、生活场所和食堂进行通风、清洁,全面消杀,重视学校卫生间建设管理,并落实专人负责,定时打扫、冲洗和消毒。
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问题逐一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化解、稳控方案,及时落实各项整改任务,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整治。
5.实施“封闭式”管理。
要全面实施场所“封闭式”管理制度,严控人员进出,除教职员工、学生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幼儿园。
所有进出学校人员(含保安、保洁等)均须落实“身份核实、测温、登记、放行”等工作流程。
6.开展防疫培训和演练。
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培训,针对开学后学生发热应急处置,开展一次实战演练,让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熟悉各项制度、工作流程,掌握防护、登记、报告、应急处置等标准流程和工作要求,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做好突发应急处置准备。
7.做好开学提示。
各学校具体开学时间明确后,要通过“告家长书”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开学时间以及开学后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平稳有序。
要提醒教职工上下班、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
8.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
通过家长群、《告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及时告知家长开学(园)时间、学校疫情防控安排、需要家长配合事项等,共同做好开学(园)准备工作,要明确家长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校园疫情防空的第一关口,向家长宣传疫情防控形势,引导家长履行好课后监护责任,在疫情解除前,尽量不带子女参加各种聚会或到人流密集场所,减少人员接触风险。
(二)报名注册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张网上、线上报名工作,防止报到当日校门口交通拥挤和家长大量聚集。
(三)开学后1.实施错时错峰入校。
要按照参训学生的人数,错时错峰安排学生进入中心,注意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2.继续实施“封闭式”管理。
严格大门出入管理,除允许返校的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以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内。
对进入人员要做到“四必”: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对进入学校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填写《疫情期间学校人员出入登记表》(详见附件2)。
对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应予劝返。
3.加强体温检测。
所有师生员工进入后,晨午各检测体温1次,建立全体师生员工晨午晚体温异常人员台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
4.严格卫生消毒管理。
严格按卫生消毒制度,每天按标准实施消毒措施。
卫生间应放洗手液等消毒用品,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室)、等室内场所每天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至少3次。
要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物资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保管等过程规范有序,切实加强对消毒液、酒精等有毒、易燃品的管理,规范操作程序,避免出现学生误食、杜绝中毒、火灾事故发生。
5.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要开展多种形式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和相关政策,指导教职员工加强个人防护。
要求教职员工和学生养成勤洗手习惯,严禁随地吐痰,注意咳嗽、打喷嚏时的卫生礼仪,人际交谈应保持适当距离。
6.加强聚集活动等管理。
在疫情结束前,停止组织聚集学生进行校内外大型集体活动,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
原则上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7.建立缺课登记追访制度。
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详见附件3),落实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必须掌握所有未正常到岗到课的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对缺勤、请假、早退的员工和学生,了解其身体状况,进行情绪安抚,提出健康建议,并记录、汇总相关情况,及时填写《学校教职员工体温监测情况汇总表》《学生体温监测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4、5),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至所在乡镇(居委会)和市教育局。
8.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若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疑似患者,各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联系当地卫生疾控部门、教育部门请求指导处理,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四、明确责任,成立工作小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李旭鋆副组长:王大驰组员: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1、建立健全防控责任制。
(责任人:李旭鋆)2、强化健康教育工作。
(责任人:王大驰)(1)向学生及家长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
(责任人: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2)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可治;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病能力,避免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责任人: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3)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提醒家长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与疫情暴发区归来人员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让学校了解掌握情况。
(责任人: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3、建立学生及家长外出登记制度。
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
凡从湖北、武汉等地归来人员务必登记,有与上述地区归来人员接触史务必登记。
健全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日常晨午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疑似症状的学生,及时带领或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责任人: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4、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
(责任人: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5、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
对餐厅、教室、走廊、厕所等重点场所进行日消毒,教室等重点场所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责任人:林桂青何佳陈月菊林贻誉王海清黄丽颜)6、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
按疾控部门要求,做好口罩、手套、消毒水、体温计等防范物资储备,预置好隔离室。
(责任人:陈月菊)7、严控人员出入。
疫情解除之前,对在校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外出。
严格封闭管理,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谢绝各类来访参观。
原来向社会提供体育场等场地场所的,停止提供。
(责任人:王大驰)8、在必要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教育局报告。
(责任人:李旭鋆)五、组织保障(一)强化思想认识。
开学工作是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活动中心应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把开学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守住校园一方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给学生家庭“定心丸”,给社会稳定“镇定剂”,要压实责任,联防联控,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确保安全有序顺利开学。
(二)强化物资保障。
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开学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报教育局统筹解决。
(三)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家长群等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控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全方位宣传学校开学工作,加强正面引导,挖掘工作典型,积极营造良好工作和舆论氛围。
(四)强化督导检查。
要落实防控工作纪律,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切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开学万无一失。
五指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202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