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力游戏大班教案大全

智力游戏大班教案大全

智力游戏大班教案大全【篇一: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智力游戏教案】小班智力游戏1游戏名称:分类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发展思维能力游戏准备:食品、玩具的实物卡片若干套游戏方法:分给每个幼儿一套实物(或卡片),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用?请你把它们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引导幼儿将它们分成吃的、玩的各一堆。

指导建议:刚开始游戏时,分类的材料应选择食品、玩具等幼儿熟悉的物品,种类以两种为宜,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可以将分类的材料增加到三、四种。

2游戏名称:请你照我这样做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发展观察力与模仿能力游戏方法:1、先教会幼儿能与教师对答:“请你照我这样做。

”“我就照您这样做。

”2、教师一边做幼儿熟悉的动作(如刷牙、洗脸、洗手等动作),一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让幼儿边模仿教师的动作,边说“我就照您这样做。

”3、模仿劳动与游戏中出现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3游戏名称:我的五官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不被别人动作所干扰。

游戏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指认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眉毛、耳朵游戏方法:老师发出口令如“眼睛”要求幼儿自己指认自己的相应部位,(同时老师也指出自己的五官中任意一部位,老师指得或对或错,加以干扰幼儿)。

游戏规则:幼儿指认的必须是自己所听到的,不能被老师干扰。

指导建议:五官也可扩展为自己各身体部位。

4游戏名称:分彩石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提高辨色能力游戏准备:三种颜色的彩石,三种颜色空盒子游戏方法:将彩石按颜色的不同分别放入三种颜色空盒子,如红色彩石放入红色盒子中。

指导建议:还可以进行大小的分类。

游戏名称:找娃娃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发展听觉能力游戏准备:能发出声音的娃娃一只游戏方法:请一名幼儿扮演妈妈,暂时离开集体。

其余幼儿坐成圆圈,双手放在背后。

将娃娃藏在一个幼儿的背后,然后请妈妈进入圈内找娃娃。

藏娃娃的幼儿手按娃娃,让娃娃断断续续发出声音。

妈妈根据声音寻找娃娃。

找到了便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1、妈妈找娃娃时其余幼儿不能提醒她。

2、娃娃必须藏好,妈妈只能根据娃娃的声音去寻找。

6游戏名称:分辨食物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游戏时能品尝出4种不同类型食品的味道游戏准备:事先准备几种味道、硬度和温度不同的食物和饮料。

游戏方法:准备时不让幼儿看见,然后对孩子说:“今天请宝宝扮演盲人,尝一些好吃的东西。

但要在尝好后说出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

”接着,就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

1.吃水果:分辨甜、酸味,给幼儿吃生梨、橘子、香蕉、柠檬、苹果、葡萄、西瓜等(根据当时季节选择水果)。

说说吃的是什么?是什么味道?2.吃饼干:分辨甜、咸味,给幼儿左手拿甜饼干,右手拿咸饼干。

吃后举手示意哪只手拿的是甜饼干,哪只手拿的是咸饼干。

3.吃糖:分辨硬、软的触觉,可给小儿吃硬的水果糖及软的奶糖。

要求小儿说出尝后的感觉,哪种硬,哪种软。

4.喝饮料:分辨冷、热、温的感觉,给小儿分别尝冷开水(或冰水)、温开水,让小儿喝后分辨冷、热、温的感觉。

游戏结束时,将手帕解开,让小儿看看尝过的食品、饮料,并要求再说一次是何物?何味? 7游戏名称:五彩帽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发展判断力、推理能力、辨别颜色。

游戏准备:纸折帽子两顶,颜色不同游戏玩法: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坐下,请两名幼儿站到圈内,各拿一顶帽子戴在头上。

教师要求这两名幼儿闭上眼睛,调换他们头上的帽子,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同伴所戴帽子的颜色,来判断自己所戴帽子换了没有。

游戏规则:教师给两名幼儿调换头上的帽子时,幼儿必须闭上眼睛,不偷看。

指导建议:帽子及参与游戏幼儿的数量可随幼儿能力的发展而增加。

游戏名称:动物在哪里适合年龄:3—4岁游戏准备:画有小森林的挂图一张(里面藏有一些小动物的图)游戏方法:让幼儿仔细看图,找一找森林里藏着哪几种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9游戏名称:找东西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游戏准备:汽车、娃娃、小猫等玩具或杯子、框子等物品游戏方法:教师出示5~6样东西,让幼儿一一记住名称。

然后,分别请幼儿将这些玩具当着大家的面藏在桌子下、柜子里等幼儿不易发现的地方,并请幼儿记住这些东西是藏在什么地方的,然后教师带幼儿做其他游戏或带领幼儿散步。

过一段时间后,再问幼儿刚才的东西藏在什么地方?请幼儿一一找出来。

10游戏名称:找出不大不小的东西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训练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游戏准备:大中小三种规格的衣服、盒子、杯子、盘子、书等实物或卡片若干套。

游戏方法:逐套出示衣服、盒子、杯子、盘子、书等实物(或卡片),要求幼儿指出其中不大不小的衣服、盒子、杯子等。

11游戏名称:吹泡泡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发展观察力游戏准备:图片一张,图上画一名幼儿正在吹泡泡。

(泡泡有大小、颜色不同,其中有两个肥皂泡的大小与颜色都相同)游戏方法:出示图片,请幼儿找出大小与颜色完全相同的两个肥皂泡,并连上线。

12游戏名称:颜色对对碰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感知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游戏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

(每人一块)游戏方法:教师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做做鬼脸等)。

游戏3—4次。

指导建议:1、可多进行几次游戏活动,让幼儿熟悉三种颜色。

2、游戏时提醒没碰对的幼儿找到“好朋友”。

13游戏名称:猜谜语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能通过各种形式辨别不同的小动物。

游戏玩法:教师以多种形式引出不同的小动物形象。

(1)朗诵儿歌。

——小兔小动物,耳朵长,红眼睛,白衣裳,前腿短,后腿长,爱跑爱跳本领强。

(2)作诗画。

——小乌龟它的胆子真正小,出门先向四面瞧,碰到危险把头缩,躲进硬壳静悄悄。

(3)猜谜语。

——小猫三角耳朵胡子翘,唱起歌来喵喵叫,白天就爱睡大觉,老鼠见它吓地逃。

(4)模仿动作。

——小猴子(5)歌表演。

——老牛14游戏名称:有趣的图形王国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辨认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知道其名称。

游戏准备:设置图形王国。

图形卡,音乐。

游戏方法:教师带幼儿在图形王国旅游,引起幼儿的兴趣,先沿着图形走,然后发图形卡,每个幼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找一样图形卡的小朋友结伴。

听音乐,围绕设置的相应的图形轮廓做动作,音乐停时,停在与自己相同的图形内。

熟悉后玩游戏狼和小羊,狼出来时,小羊躲到自己的图形家里,可以捉躲错的小羊。

幼儿互相交换图形卡继续玩。

指导建议:幼儿熟悉图形后可以自由交换图形。

15游戏名称:小小侦查兵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游戏准备:草地一块、各色纸板小人若干、红五星头饰10个、用大积木搭出山洞、用塑料棍棒放在地上做小河游戏方法:1、教师事先把纸板小人藏在草地各处,如:山洞和小河边。

教师在藏的时候可以故意留一些蛛丝马迹。

2、让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带着红五星头饰入场,接着教师出示手中纸板小人宣布:“今天我们要去草地上抓坏人。

”3、游戏开始,小朋友开始分头抓“坏人”,结束时教师给抓得最多的小侦查兵奖一枚“军功章”16游戏名称:把它们找出来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游戏准备:各种小画片、玩具、日用品等。

游戏方法:教师出示小画片、小皮球、玻璃玩具等,让幼儿一一辨认。

然后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这几件小物品放在与他们颜色类似的物体附近,伪装起来。

例如:小画片挂在五颜六色的画本上,小皮球放在塑料盒边,玻璃玩具放在鱼缸里。

藏好后让全体幼儿睁开眼睛,寻找所藏的东西。

游戏规则:教师藏小物品时,全体幼儿不能看。

17游戏名称:天黑了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通过观察,能够展开合理想象。

游戏准备:各种动物图卡一份游戏方法: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图卡,请幼儿模仿。

老师扮演月亮妈妈,请一位幼儿扮演迷路的小朋友,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月亮妈妈“照”到谁(点到谁),这个小动物就做相应的动作。

小朋友说出动物名称就能通过到下一条路上,以此轮流。

指导建议:1、如果幼儿对基本动物的特征掌握得都比较熟可请幼儿发挥想象自行表演。

2、要让幼儿先熟悉各种动物的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特征表现方式。

18游戏名称:喂小动物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的判断力游戏准备:动物玩具数个、画有动物爱吃的食物卡片若干,小篮数只。

游戏方法:【篇二:智力游戏教案】大班健康游戏《两人三足》【活动目标】1.锻炼下肢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2.学会合作、协商。

【活动准备】皮筋、平衡凳、轮胎、音乐(热身、放松)【活动过程】一、音乐热身跟音乐互动身体关节,重点活动下肢关节二、出示皮筋,引出游戏名称。

1.幼儿自由俩俩结合,用皮筋绑在一起,试着走一走。

在走的过程中,注意走得好的。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为什么有的小伙伴走的好,不摔跤。

让幼儿知道要协商,喊口号一起走,节奏、脚步统一。

三、分两组赛,闯关。

1.第一关,小伙伴自由分成两组,看哪组走的快。

2.第二关,加大难度,从低到高放置平衡凳。

让幼儿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走过平衡凳。

3.第三关,全部放置轮胎。

每组投放8个轮胎,一只脚在轮胎里面,一只脚在轮胎外面走过去。

4.第四关,要求幼儿协商好,一只脚在轮胎里面,一只脚在轮胎外面,一起跳过轮胎。

四、音乐放松跟小伙伴坐在地上互相捶捶腿,蹬自行车,抱一抱拍拍后背。

【活动小结】两人三足要求幼儿互相协商,喊着统一的口号往前走。

刚开始的时候幼儿之间缺乏商量,按自己的节奏走,刚走几步就摔跤。

通过练习,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协商,适应对方的节奏,逐渐找到了方法。

在活动中不断地加大难度来增加幼儿之间的默契,大部分走的很好。

再跳轮胎的环节中难度最大,有的幼儿能互相协商喊着“一二跳”的口号顺利的过关,有的幼儿之间缺少沟通,节奏不统一导致摔跤。

再放松的环节中,互相为对方着想,增进两人之间感情。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目标基本能实现,再配合方面有待加强和锻炼。

一.活动内容:智力游戏《表情娃娃》二.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相关主题